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照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邯郸记》《南柯记》的传播研究
作者:杨桐 日期: 202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戏剧传播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特点,且随着传播媒介的丰富而日益复杂化和多元化,但文本传播和演出传播却贯穿着戏剧传播的始终。本文以《邯郸记》《南柯记》的文本与演出传播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其传播特征,分成明清时期、民国时期和建国后三个不同的时段加以分析考察。这三段时段并非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传承的,他们共同构成《邯郸记》《南柯记》的传播史。此外,还专开一章讨论传播过程中的有关《邯郸记》《南柯记》主题的论争。总体而言,文章大致分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章从全本、选本和评点三个角度分析明清时期《邯郸记》《南柯记》文本传播的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并简单地分析了其对后世的影响。而这一时期的演出传播主要考察传播主体中各艺人群体间的特征和相互关系,以及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的变化和原因。第二章以《申报》为考察中心,收集其中与《邯郸记》《南柯记》文本和演出有关的传播信息,可分为戏剧新闻、戏剧广告等不同的传播形式,而记载最多的是《邯郸记》《南柯记》的折子戏演出。最后从几个不同的方面论述这一时期影响《邯郸记》《南柯记》传播的因素。第三章主要从全本版本和改编本两个方面分析《邯郸记》《南柯记》建国后文本传播的特征。这时期的全本版本和明清时期版本有明显的继承关系,并且种类更加多样,各类型版本又都有其独特的传播价值;改编本则为文本传播创造了更多的可能。对建国后演出传播的研究,重点考察了剧种、唱腔以及现代舞台演出的继承与创新,并分析了制约演出的因素。第四章主要叙述在传播过程中历代学者对《邯郸记》《南柯记》主题的多样化认识,并在综合考察作者、作品及时代的前提下,提出自己对《邯郸记》《南柯记》主题的理解和认识。《邯郸记》《南柯记》是具有代表性的戏剧作品,通过对其从明朝至今的文本与演出传播的梳理,或许可以找到古典戏剧作品传播的一般轨迹,进而总结传播规律,促进古典戏剧作品在当代社会的传播。
传播学视野下的《牡丹亭》
作者:陈宁 日期: 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牡丹亭》是中国戏曲史上的一座高峰。她上承西厢,下启红楼,自完稿之日起,人们对她的欣赏、品评、改编,从未间断。时至传媒时代里,人们对她的关注方兴未艾。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章是“《牡丹亭》的文本传播”的研究。汤显祖的家庭、学习、交游对《牡丹亭》的创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汤显祖是促进《牡丹亭》文本传播的最关键最核心的因素。《牡丹亭》描写了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生死爱情,突出至情思想。明清时期《牡丹亭》的众多版本和改编本,说明了《牡丹亭》文本传播之繁荣,受欢迎之广泛。第二章是“《牡丹亭》的舞台传播”的研究。众多剧种将《牡丹亭》搬演舞台,比如宜黄腔、调腔、新腔、皮黄腔、豫剧、昆曲等;当时很多名伶传唱《牡丹亭》,比如宜伶、戏班名伶、女戏家伶等等。舞台上的《牡丹亭》,流芳溢彩,迤逦而来,满足士大夫阶层和平民阶层的不同的精神需求,成为那个时代独特的文化消费方式。第三章是“《牡丹亭》的文人评点传播”的研究。对《牡丹亭》进行评点的文人主要有汤显祖的好友及文人戏曲家。他们的评点方式多样,比如序跋、眉批、题词、题诗、整本评点、论著评点等等。这些评点有的恰如其分地解释了作品和作者,有的对读者起到正面或负面的导向作用,有的推广了作品,有的借作品提升了自己的知名度等。评点者主要对至情主题、戏中人物、文辞曲调和关目等作出评点,使得读者更易了解作品和作者,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赋予其有新的内涵。第四章是“《牡丹亭》的闺阁传播”的研究。明清女子有机会展现她们的才能,产生了自我意识,一些闺阁知识女性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想要的幸福、自由和权利。闺阁女性阅读《牡丹亭》或出于情感的需要,或出于对爱情的渴望,或出于对婚姻的自主,用生命来体悟《牡丹亭》。这是《牡丹亭》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女性和作品相得益彰,互为衬托,《牡丹亭》为她们提供了精神慰藉,她们为《牡丹亭》铺设了一道姹紫嫣红的风景线。第五章是“《牡丹亭》的现代传播:青春版<牡丹亭>”的研究。白先勇先生编排的《牡丹亭》引起了传播狂欢,成为《牡丹亭》乃至昆曲史上最著名的文化事件。青春版《牡丹亭》在商业演出和校园巡演中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票房和口碑上获得了双丰收。白先勇先生编排的《牡丹亭》为美丽的古典和青春的现代架起了桥梁。白先勇先生坚持青春版的“正宗,正统,正派”,只删不改,综合利用各种传播手段,为青春版《牡丹亭》的大规模传播提供了保障。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说明古典名剧在当代是可以引领文化潮流,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在传播学视野里研究《牡丹亭》,为《牡丹亭》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反过来也促进了《牡丹亭》的传播。
《牡丹亭》的传播研究
作者:王燕飞 日期: 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牡丹亭》是中国戏曲史上的杰作,具有卓越的思想艺术成就。面世四百多年来,积累了丰厚的关于《牡丹亭》文本和舞台传播的史料,在现代传媒发展的今天,《牡丹亭》的传播又增添了新的内容,这些都值得梳理和研究。 全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章“汤显祖与《牡丹亭》”是有关《牡丹亭》的作者和文本以及时代环境的分析。作者是第一传播者。作者原始的传播意图有没有得到实现,哪些内容被发扬,哪些内容被忽略。都要从这个源头找起。《牡丹亭》与蓝本相比较,继承了原作对“慕色”的表现,进一步提升到“至情”的高度,并以尊重、同情的态度突出了女性在情色中的主体性。同时,与女性追求“情”的世界相呼应,增添了男性求“才”的世界,并增加了战争的副线。在艺术上的发展突出表现在文辞和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等。明代晚期,“心”学思潮兴盛,作品对“情”的宣扬,与大环境气候的相契应是促进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章是对“《牡丹亭》的文本传播”之分析。印刷术的兴盛,为文艺作品的文本传播提供了便利的媒介。明清有关《牡丹亭》的各种版本是一种文本传播,另具特色的是对《牡丹亭》的评点本和修改本的传播。现当代还有小说体裁的改变本、外文改译本。评点本和改编本是本论文着重主要分析的文本传播方式。在这里,评点者和改编者成为作品的第二传播者。《牡丹亭》的评点本包括文人和女性的评点本,分别进行比较论述,以见其不同的接受和传播着眼点。其中对“情”的分析女性更见细腻,对结构、语言等分析传播也有差异。修改本有文人和艺人修改之别,也反映了《牡丹亭》文本在传播过程中的不同面貌。 第三章是有关“《牡丹亭》的舞台传播”之分析。《牡丹亭》的舞台传播和文本传播一样长流不息。不过,全本戏的演出不多,主要演折子戏。《牡丹亭》的舞台传播形式多姿多彩。有各种腔调、地方戏的移植和改编,今天更有了舞剧、话剧、歌剧等形式的渗透或演出。该章按时期先后分别分析了《牡丹亭》在明代、清代、近现代以来的演出,并分析了世纪之交国外的三台《牡丹亭》的演出传播。其中涉及到一定的跨文化传播带来的对传统表现方式的冲击。 第四章为“影视《牡丹亭》——《牡丹亭》的大众传播”。传播媒介发达,电影电视及网络的发展,给戏曲的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这一章分两节论说,第一节论《牡丹亭》的电影传播,第二节论《牡丹亭》的电视传播。《牡丹亭》与电影、电视的联姻,产生了电影戏曲《牡丹亭》、电视戏曲《牡丹亭》。其中有舞台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冲突,也有互相借鉴、弥补之处。戏曲应该借助当代大众传播巨大的影响面和覆盖面。另外,电视节目的专题栏目、报纸、网络的宣传等等,也都是很好的传播途径。 总之,对《牡丹亭》传播的研究是总结,也是展望。
上页 1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