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明代传奇中的梦幻戏
作者:李红学 日期: 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论文由“概论”、“成因论”、“艺术论”三章构成。第一章“概论”论述了晚明传奇中梦幻戏现存目、剧本情况,并对梦幻戏进行了分类研究。本文认为,梦幻戏可分为爱情类和度脱类两大类,前者以婚姻爱情为基本主题,后者则主要表现人生虚无和讽刺现实生活。第二章“成因论”论述了梦幻戏在晚明相对盛行主要原因。文章认为晚明以虚幻为美和尚奇的戏剧理论是梦幻戏兴起的主要原因;该部分还客观论述了汤显祖个人在理论和创作方面给晚明梦幻戏所带来的影响。第三章是对梦幻戏艺术特点的综合论述。梦幻戏具有以下审美特征:梦境描写形态的多样性,奇特变幻的想象力,独特的恍惚美。从叙事功能上来说,梦在戏剧中主要有预叙、反映现实等功能。梦幻戏的这些特点又使自身具备了某些和西方荒诞戏相类似的地方。晚明梦幻戏在写梦的理论和实践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对后世戏剧产生了较大影响。
《牡丹亭》结构艺术初探
作者:郭梅 日期: 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是中国戏剧史上一部浪漫主义的杰作,问世以来一直为后人所传唱。而其女主人公杜丽娘的形象更是历来为文人墨客所激赏的典型,其由梦生情、因情而亡、一灵不灭而又因情复生的爱情经历更是让后世的痴男怨女们为之一掬同情赞叹之泪。无论是与前朝还是后代的戏剧作品相比,《牡丹亭》都是佼佼者,其爱情主题和人物形象为历代学者反复研究,早已硕果累累。相对而言,有关《牡丹亭》结构的论述却不甚多见。所以,本文拟尝试论述《牡丹亭》的结构特色,以及其结构特色形成的原因和对后世的影响。
明代心灵觉醒与汤显祖的唯情论
作者:吴毓华 日期: 199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明代心灵觉醒与汤显祖的唯情论
汤显祖的政治生涯
作者:黄禹康 日期: 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在璨若群星的中国历代人才史上,不少满腹才气、雄心勃勃的中青年学者在政治仕途中失意,却在文学艺术方面流芳百世。明代著名才子汤显祖就是一位典型的代表。汤显祖不仅作为明代著名的文人而名垂青史,为世人景仰,他的政治生涯也是很有光彩的。他出身于书香门第,祖上虽无高官厚禄,但家中衣食丰裕。像旧中国的许多知识分子一样,汤显祖所走的也是一条读书科举之路。他是14岁进学成为秀才,21岁中举,可谓少年得志。从22岁起他就向着政治生涯的辉煌起点———进士冲刺,但由此开始他却饱偿了仕途的酸甜苦辣。其间,他参加进士考试四次,如果说,前两次参加进士考试,可能是由于文章不大适合考官的胃口而落选的话,那么随后两次进士考试的不得志,则完全是他个人的政治取向所致。历经两次考试失败的汤显祖对自己的文才仍是很有信心的。因为此时他在诗坛已倍受关注,特别是他的诗集的刊行使他文才名播天下。当时的首辅宰相张居正也看重汤显祖的文名,为了遍招海内名士扩大自己的政治势力,也为使自己的儿子在进士考试中名列前茅,他先后两次派人延纳汤显祖,并许诺让汤与其子一起进士及第。这应是汤氏步入政坛把握时运的良机,可他拒绝了。第五次参加进士考试已是张居正死后一年的事,他以较后的名...
汤显祖明代官场里的“硬骨头”
作者:李芳 日期: 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明代戏曲家汤显祖曾在自己的不朽杰作《牡丹亭》卷首写下一段题词:“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非情之至也。”寥寥数笔,堪称礼教时代里对爱情最真切大胆的注解。凭借一部《牡丹亭》,汤显祖奠定了自己在文坛的地位,后人甚至将他与西方顶尖的戏剧大师比肩,称其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牡丹亭还魂记汇校
作者:(日)根山徹编校 日期: 2015.0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牡丹亭还魂记汇校
上页 1 2 3 4 ... 7 8 9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