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万历)顺天府志 8
作者:沈应文修撰;王熹校点 日期: 2011.07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万历)顺天府志 8
清代“自况”戏曲创作研究
作者:陈磊磊 日期: 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自况”文学传统从明代开始渗入到戏曲创作中,逐渐成为一种富有特色的创作思维和方法。“自况”性戏曲是指作家在进行创作时,有意识地将个人的身世经历、思想性情和理想怀抱等寄寓到人物故事中去的一种戏曲类型。明代中后期到清末,“自况”性戏曲创作一直持续不断,作品数量较多,成为明清戏曲的重要现象。学界对明清“自况”性戏曲的个案有不同程度的研究,而专题性的整体研究很少,目前除明代“自况”戏曲已有一篇硕士论文作专门研究外,清代“自况”戏曲尚无整体研究,故本文选取清代“自况”性戏曲为对象进行比较系统的考察和探讨。清代有42位作家写了56部“自况”性戏曲作品。根据清代“自况”性戏曲的发展特征,可将其分为清初、清中期、晚清三个阶段,各阶段的“自况”性戏曲创作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作家个人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剧变中的“自况”性戏曲创作,最能表现出作家们对时代变迁的反应。易代之变使清初文人受到强烈震撼和刺激,吴伟业、丁耀亢、黄周星、尤侗等以“自况”戏曲表现文人的各种境遇,反映出痛苦、迷茫、愤懑等复杂的心态;晚清身经内忧外患的“自况”戏曲家郑由熙、林纾、贺良朴等人的创作在投射自己的经历思想的同时,真实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庚子事变和抵制华工禁约活动,具有明显的纪实性。传统的政治体制在清代空前强化而得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功效,国家在较长的时间里都处于相对安定的局面,但文人们却普遍处于困境之中。“自况”性戏曲深刻反映了清代在传统体制延续和强化中的文人命运和精神特征。尤侗、嵇永仁、蒋士铨、马世俊等作家在“自况”创作中,寄寓自己科场困顿的经历和辛酸,批判科举的弊端。在清代统治者实行的专制高压政策下,文人们的身心经历着痛苦的煎熬。程煐因牵连文字狱之祸被流放,在《龙沙剑》传奇中表达了对高压政策及统治者的不满;蒋士铨《临川梦》以汤显祖自况,寄寓了自己官场受阻的人生遭际和强烈的用世之心,隐晦地批判了政治的黑暗。在清代,有一批文人疏离于专制政治之外,其中一些作家通过“自况”戏曲创作,表现出一种厌弃官场政治,在俗世生活中追求适意人生的态度。如李渔的《怜香伴》,以剧中人物故事喻写自己家庭婚姻生活的和谐;乔莱的《耆英会记》既是他对仕宦生涯、官场险恶的总结,也是他疏离政治专制、开启全新生活的标志。继明末叶小纨之后,清代出现了一批女性戏曲家,她们的创作都呈示出明显的“自况”特征。王筠、吴藻、顾太清、何佩珠、刘清韵5位才女,创作了8部“自况”性戏曲作品,体现出古代女性文学的新发展。何佩珠的《梨花梦》描写自己在婚姻生活中的迷茫和对邻家女伴的思念,表现女性境遇与个人诉求;王筠不满女儿身,在《繁华梦》中达成欲为男子的人生追求;刘清韵的《黄碧签》表达了济世安民的理想,体现了女性的社会关怀。女性“自况”戏曲家采用了“拟男”、“画”、“仙”等方式塑造“自况”形象,表现出与男作家不同的特色。清代“自况”性戏曲的艺术形式既随着戏曲的总体发展而变化,又有自身的特色。清代“自况”杂剧中,短剧较多,篇幅长短不一,部分杂剧中楔子消失,开场、下场诗等方面多吸收传奇体制,唱法灵活。“自况”传奇逐渐缩长为短,部分“自况”传奇在结构排场、角色设置、音乐体制等方面有所创新,尤其是女性“自况”戏曲中的“拟男”方法引起了戏曲角色的变化;大部分“自况”戏曲设置了挫折与补偿两相对应的情节结构,以达到“自况”作家自我慰藉的目的;文人形象的塑造成为“自况”作家表现自我的重要途经,剧作家往往采用强迫戏剧人物为作家代言和让戏剧人物自主代作家立言两种方式抒发情感。清初“自况”性戏曲重虚构、重“寓言”,清中期开始重事有所本、言必有据,到了晚清,则重实录精神、史学品格,创作风格总体上经历了从寓言虚构到尚实实录的转变;由于过分抒发感情及其语言的典雅等原因,大部分文人“自况”作品都没有在舞台演出,成为了案头文本。
略述清人对汤显祖诗文的评价
作者:黄建荣,韩锋 日期: 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清人对汤显祖诗文的评价,主要呈现四大特点:一是官方性,主要体现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明史》的评价。二是综合性,主要体现在文人学者为汤显祖诗文集所作的序中。三是具体性,主要体现在一些学者对汤显祖具体诗、文的评价。四是广泛性,即对汤显祖诗文等进行评价的参与者众多。
清代戏剧中介子推形象研究
作者:李维敏 日期: 2018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清代以介子推故事为题材的戏剧较为丰富,介子推形象也更加多元化。长期以来,学界多关注介子推故事源流的考证和介子推形象的演变,对介子推在某一时代形象特色的关注较少。本文即以清代戏剧中介子推形象为研究对象,探讨介子推形象在清代的独特性。本文主要内容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研究清代戏剧中介子推文武形象的双脉发展。前代小说、戏剧对介子推是文臣还是武将的定位较为模糊,而清代戏剧中,介子推文臣和武将形象的刻画,更为明确。总体来看,介子推文臣形象的塑造更为丰富,但情节上多移植、改写他人故事,创新性不足。武将形象的塑造虽略显单薄,但情节的设置,是剧作家脱离史实的创造。清代戏剧中介子推武将形象的塑造对后世戏曲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二章研究介子推形象在清代杂剧中的世俗化。杂剧《豆棚闲戏》虽据话本小说《豆棚闲话》改编,但两者在介子推形象塑造时的侧重点又有不同。小说保留了传统介子推故事的主要情节,通过更改细节,实现介子推形象的重塑。而杂剧对介子推随主流亡的经历一笔带过,有意淡化介子推的忠臣形象,突出介子推的惧内和懦弱。介子推世俗化形象的出现,既与作者身处的社会现实有关,也与介子推故事的民间传播有关。第三章研究清代戏剧中介子推忠孝形象内涵的转变。先秦时期,介子推身为重耳的家臣,忠君思想是“知家不知国”,维护以重耳为首的小团体利益。清代戏剧中,介子推的“忠君”思想变得复杂起来。他有时为了国家利益,不惜违背君主的意愿,能够做到“从道不从君”,有时又表现出愚忠的倾向。他选择辅佐重耳,既因为重耳良好的品行,也因重耳储君的地位。清代戏剧首次实现了介子推孝子之“名”与“行”的合一,介子推奉行孝从于忠的思想。第四章研究介子推隐士形象在文人传奇和花部戏曲中的差异。文人剧作家通过介子推形象的塑造,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价值追求;民间艺人创作的花部戏曲则通过介子推形象塑造,表达自身对功名富贵的追求。文人传奇以介子推飞升成仙的大团圆结局,解决了重耳与介子推之间君负臣的问题;花部戏曲则继承了元杂剧《晋文公火烧介子推》的批判精神和人物悲惨的命运,表现出晋文公与介子推之间尖锐的矛盾冲突。
清代宫廷戏剧研究综述
作者:肖岸芬 日期: 2007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本文是关于清代宫廷戏曲(剧)研究的综述,包括文献综述,机构沿革史,文本研究史,具体问题研究整理,旨在追寻清廷统治者对内廷演剧所起的作用,清廷演剧于整个戏剧史的意义。全文共分四章,绪论主要是界定研究对象,分析该课题的研究意义,对研究史作简单回顾,并提出写作该论文的基本构想和方法。第一章主要是文献的搜集和整理,为全文的写作基础。第二章是关于清代宫廷戏的外部研究综述,主要关注演剧机构的变迁,及由此而导致演剧形式的变化。第三章为内部研究综述。所谓内部研究包括对戏剧的剧本、演员、服饰、声腔、戏台诸要素的研究。第四章乃是对前三章写作过程中提炼出来的具体问题的讨论;也是对整个研究史上一直被关注的问题的一次梳理。作者写作此章,是基于对清代宫廷戏在整个戏曲发展史上的意义的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就整个戏曲发展史来说,清代的戏曲虽然都是在改编元明的旧本,无甚创新,但就表演程式来讲,已经达到相当完美的境地。各色行当都得到发展,布局结构日臻完善,尤其是形成了代表有清一代之戏曲的京剧——这当然应归功于清廷统治者对戏曲的热衷。
清代太原府剧场功能初探
作者:牛白琳 日期: 2013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由明入清及有清一代,在太原府特别是康乾时期的新建高峰与道光年间的改建高潮中,人们对戏台布局不断调整。以神庙剧场为主的清代太原府剧场,其"观"的场所有三种,主体是戏台前的空场,少部分剧场设置了看楼或看厅,许多剧场也把山门、直对戏台的殿堂前廊、月台等兼做观剧场所。清代太原府剧场功能的完善,人们有一个逐渐认识并付诸实践的过程,需要演员、社首及纠首为代表的村民以及工匠之间的互动,以及不同区域间的相互交流与影响。
上页 1 2 3 ... 13 14 15 ... 16 17 18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