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明末《牡丹亭》评点改编本研究
作者:郑晓璇 日期: 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汤显祖把他的文学思想运用於创作实践之中,在诗文与戏曲领域皆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其中尤以(牡丹亭)在当时和後世的影响最大。他在借鉴话本小说<杜丽娘记)之故事梗概和艺术成就的基础上,重新进行艺术构思,从表现人性、肯定真情的角度出发,采用独特的戏剧冲突和虚实结合的梦幻手法,塑造出更为丰满而生动的艺术形象,揭示出更为深刻的思想主题;此外,在场面...
《牡丹亭》的电影传播
作者:宋洁 日期: 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是戏曲经典曲目,具有卓越的思想艺术成就。自其诞生之后的四个世纪中,人们对于《牡丹亭》的传播延续不断,我国重要的电影形式——戏曲电影,对于《牡丹亭》在现当代的传播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戏曲电影《牡丹亭》中,以1960年梅兰芳与俞振飞合拍的《游园惊梦》和1986年张继青主演的《牡丹亭》堪称经典,本文以这两部戏曲电影为对象,具体分析电影对于戏曲《牡丹亭》的传播。本文分为两章,第一章从戏曲的艺术手段——唱、念、做,以及人物造型艺术——戏衣和化妆几方面入手,说明戏曲电影记录了《牡丹亭》戏曲艺术的舞台影像,电影的记录功能是一种重要的保存手段,也是传播的基础,两部电影对于戏曲《牡丹亭》起到了高浓度传播的作用。第二章主要分析戏曲电影中运用电影镜头(如长镜头、蒙太奇镜头和特写镜头),来表现提升戏曲艺术的表现空间。戏曲电影中真实的布景遵循戏曲的写意精神,不仅展示了绚丽缤纷的无限春色,更容易让观众在真实情境中产生情感互动,也用电影特有的方式将戏曲推向了高雅化的极致。优秀的戏曲电影《游园惊梦》和《牡丹亭》,对于戏曲《牡丹亭》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戏曲影视艺术片的宝贵资源,才可以借助于数字化和网络化的载体,积极传播给子孙后代,传播到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以一种完美的形式保留和传承中华民族戏曲文化经典——《牡丹亭》。
中西文化互观下的《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
作者:李欢 日期: 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16世纪末,东西方两位最杰出的戏剧大师——汤显祖与莎士比亚分别完成了世界文学史上讴歌爱情、追求自由的不朽名剧——《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两剧创作时间相差只有3年,且各自代表着东西方戏剧文化的光辉成就。虽然两部作品没有任何文化历史渊源,但却在追求爱情自由、要求个性解放、反对封建伦理等方面,有其共性文化特征。基于此,多年来学界就《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进行比较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从整体看,既往的同类课题研究大多着眼于从多个视角探讨杜丽娘与朱丽叶形象的异同及原因,但在中西文化背景下全面比较两部作品在文化思想、主要人物形象、艺术审美、表演欣赏等角度的异同,并从辨异入手促进文化对话交流进而唤醒民族文化自信心、自豪感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化、系统化。而本文的写作,拟将这两部作品纳入中西文化的视野中互相关照,避免单一的文本解读,力求全面展现两部戏剧作品在主题结构、人物形象、宗教哲学、戏剧审美形式方面的异同。全文分为三章:第一章探讨两部剧作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异同。其中以杜丽娘与朱丽叶的比较为重点,揭示她们性格、爱情的文化特质;兼顾柳梦梅与罗密欧、杜宝与卡普莱特、陈最良与神父的形象比较。第二章辨析两部剧作所体现的主题思想。从宗教哲学入手,进而探求中西生死观及“梦意识”对两位作家创作剧本的影响。第三章深入分析两部作品的美学观念,得出两部作品美学形态殊途同归、审美欣赏具有中西差异以及表现形态各擅胜场的结论。
《牡丹亭》接受史研究
作者:刘淑丽 日期: 200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明代著名戏曲家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是中国戏曲史上影响最大的作品之一。《牡丹亭》在当时以及后世,被不同的社会群体以不同的接受方式赏鉴、阐释、改编或演出,因此《牡丹亭》的接受史研究应是《牡丹亭》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有鉴于此,本文试图从接受美学的视角,探讨近四百年来人们对《牡丹亭》的不同阅读和反应,借助具体的历史材料揭示《牡丹亭》在中国戏曲史上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与重要地位。本文试从案头(上编)、场上(下编)这样两个层面,研讨不同社会阶层人们对《牡丹亭》的理解和接受情况。上编包括一、二章,下编包括三、四章。第一章主要探讨明清曲学家对《牡丹亭》的理解接受,具体又细分为辞采之论、音律之论、汤沈之争三个方面。《牡丹亭》的语言辞采绚丽,形象逼真,其辞采方面的成功一直为历代曲家所称道,究其原因,与汤显祖的绝世才情分不开,也与他善于在前人成句的基础上翻新出奇和深受六朝诗文、唐诗、宋词、元曲的影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在曲学家们对《牡丹亭》文辞的称颂声中,也可以听到批评、责难的声音,这就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戏曲理论家李渔。《牡丹亭》以辞采广受赞誉的同时,其音律却备受责难。曲学家们认为《牡丹亭》失律的一个原因是汤显祖本人在主观上“才大于法”,不肯循规蹈矩。另一个原因则是汤显祖创作时所依据的音律标准与同时代的沈璟等人所持的音律标准有所不同,并非是汤显祖全然不循章法。故而也不乏曲学家为《牡丹亭》的“不谐音律”鸣不平。到了清代,钮少雅、叶堂等人用集曲的方式“以律就辞”,完美地解决了《牡丹亭》文辞之美与音律不谐的矛盾。围绕着《牡丹亭》文辞与音律的关系,还引起了戏曲史上著名的汤沈之争。这场论争在客观上扩大了《牡丹亭》在社会上的影响,最终使得文辞、音律“合之双美”的主张得到更多的认同,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有益的影响。第二章主要探讨女性读者对《牡丹亭》的理解和接受。拟从青春生命的觉醒、理想爱情的憧憬及对情色自主的宣扬三个方面,来发掘女性读者在《牡丹亭》阅读中产生的女性意识。在《牡丹亭》阅读中,女性读者的生命意识渐渐觉醒,不仅表现在通过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自身青春美丽的肯定,而且表现在对封建礼教桎梏的不满。女性读者在《牡丹亭》阅读中产生了有关爱情的理想,即相爱的双方须有爱情至上的信念,都应是情至、情痴之人,爱情的当事人还要会“寻”情和“守”情,都能做到“情与梦同,梦与真同”。女性读者在《牡丹亭》阅读中还宣扬了情色自主的观点。批者是从“男女同‘色’,‘色’同‘情\'”的角度来认识情色自主的,从为情欲解放的视角来为之寻找名教依据——“好色亦良知”,还提出了理想婚姻的主张即“智不盖世,貌不入格,材不善狎,心不解情,皆非良缘”。第三章对《牡丹亭》场上的接受即明清时期的演出概况作了论述,主要从宫廷演出、厅堂演出、江湖职业戏班的演出三个方面展开。《牡丹亭》在明代宫廷的演出没有记载,所以本文对宫廷演出的探讨主要以清代宫廷演出为主。清宫南府、昇平署戏班的学生或“内廷供奉”的伶人对《牡丹亭》部分出目的抽演,显示了宫廷观众的欣赏旨趣。明清时期厅堂演出的支持者主要为文人士大夫阶层,他们多自家蓄养家班,家班演出的《牡丹亭》明显体现了文人士大夫们的高雅趣味。江湖职业戏班演出的主要观众为平民百姓,这方面留下的可靠记载相对较少,但仍可看出平民百姓对《牡丹亭》的接受情况。第四章主要从明清时期《牡丹亭》的改编探讨《牡丹亭》的接受。明清时期文人对《牡丹亭》的改编一方面是从加强戏剧结构的紧凑方面着眼,改动情节关目,删并、调换一些场次;另一方面是从文辞、音律方面入手,删改《牡丹亭》原本中一些曲子、曲词,修改部分念白。明清时期艺人对《牡丹亭》的改编主要表现为对曲词、念白的删改以及增加歌舞场面、调换演唱方式等方面。文人改编为艺人改编提供了基础,艺人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又对文人改编加以改进与创造,艺人的改编最终决定着《牡丹亭》在舞台实际演出时的历史风貌。从清代乾隆年间起,《牡丹亭》逐渐被其他剧种所改编或移植,《牡丹亭》的改编、演出及其世界化过程在今天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研究课题,而《牡丹亭》的接受史也将会在更广大的时空内延续下去。
《牡丹亭》评点本、改本及选本研究
作者:张雪莉 日期: 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本论文以《牡丹亭》评点本、改编本、选本(台本)为主要研究对象,透过对臧懋循、茅暎、王思任、吴吴山三妇、冯梦龙等诸家评点本、改编本以及《月露音》、《词林逸响》、《万壑清音》、《怡春锦》、《缠头百练二集》、《玄雪谱》、《醉怡情》、《缀白裘》、《审音鉴古录》等明末清初出版的选本(台本)的研究,考察汤显祖《牡丹亭》在评点家、改编者、选家的共同努力下,致力于传奇文学语言结构自身内部规范的制定、修正和完善,实现从案头走向场上的独特历程。 绪论部分概要地介绍了《牡丹亭》评改选本的研究概况,总结其贡献以及尚未申发之处,以此作为本文研究论述的学术背景和理论基础,寻找较科学的研究切口和角度,对选题进行较深入的考察。同时概说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和理论意义以及本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和考察重点,本论文尝试运用文本细读及文本语言结构分析的方法对选题展开研究,针对评点本、改编本、选本(台本)的不同文本语言特征,结合各家提供的文本依据作进一步阐释。 论文共三编,分别就《牡丹亭》评点本、改编本、选本(台本)进行分类论述。除改编本一编之外,其余两编均在章前分列绪论一篇,概述其已知诸家文本概况及特征。对于重点考察的...
明清戏曲与女性情爱教育
作者:谢拥军 日期: 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本论文运用戏曲学、教育学、心理学、女性学、传播学、文化学等多种研究理论和方法,以汤显祖《牡丹亭》为考察中心,以明清戏曲与女性情爱教育之间的密切关联作为主要的关注点,全面、细致而深入地探讨明清戏曲女性情爱教育的实施方式、文化内涵、功能特征、基本特色与社会意义。这一课题的研究... >> 详细
上页 1 2 3 ... 6 7 8 ... 41 42 43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