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牡丹亭》原著与英文译著比较研究
作者:王梅珊 日期: 201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牡丹亭》创作于1598年,是明代著名戏曲家、文学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与《西厢记》、《长生殿》、《桃花扇》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戏剧。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艺术瑰宝,自问世以来,《牡丹亭》便受到各个时期读者的热捧,同时也是学术研究中的一大热点。早在20世纪20年代,在国内广为流传的《牡丹亭》开始走出国门,不同版本的译著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译著的出现,使得原著与译著互为助力,推动着彼此的发展,但仔细研读后便能发现《牡丹亭》原著与英文译著间存在着诸多差异。本文从《牡丹亭》原著与英文译著间的差异、原著与英文译著产生差异的原因、原著与英文译著进行比较研究的意义这三个角度展开论述。文章重点剖析了原著与英文译著间在言语风格、语意层面、人物形象、思想主题四方面的差异和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对差异进行比较研究的意义。由于《牡丹亭》的译著版本较多,本文选取了几本有代表性的《牡丹亭》英文译著与原著进行细致地比较研究,所选译著分别是汪榕培,张光前、白芝的英文全译本,严小平改译的小说版《牡丹亭》,滕建明改编,顾伟光、马洛甫翻译的小说版《牡丹亭》,通过对《牡丹亭》原著与以上五本译著全面而细致地比较研究,探析原著与英文译著间的差异及差异产生的原因,以期为后继戏剧典籍的改译、英译或其它作品的英译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意见,以更好地实现文化转换,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诗性的迸发—《牡丹亭》创作精神研究
作者:郑力元 日期: 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牡丹亭》是我国戏剧史和文学史上经久不衰的歌咏至情的杰作。本文旨在立足于“诗性精神”的狭义概念,即“吟咏情性”的文艺创作理念来研究《牡丹亭》创作的思想来源。“吟咏情性”这一文艺创作理念发源于道家“任其性命之情”的自然之道,经过魏晋“诗缘情而绮靡”的文学自觉演变为李贽的“自然发于情性”说,其本质就是将情作为人生和文学的本体,主张在文学中不加掩饰地表露人性本身最真实的情感,反对用严苛的道德规范束缚人的天性。通过对《牡丹亭》诗性意象来源的分析、诗性文本艺术手法的解析,以及对杜丽娘之情动内涵的寻问,我们可以看出,《牡丹亭》的创作确实贯彻了这一理念,汤显祖运用生花妙笔,在梦与现实之间,将人间至情书写得淋漓尽致。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牡丹亭》创作的精神来源,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性精神;《牡丹亭》的问世,是长期与儒家文化并行的诗性精神潜流的一次迸发。
显性互文性的翻译——以《牡丹亭》的英译为例
作者:刘思思 日期: 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缘起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由法国女批评家、符号学家茱丽娅·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提出。有关互文性的界定存在广义和狭义之说,以克里斯蒂娃为代表的广义互文性理论认为,每一个文本都是对先前的、当前的以及未来的文本的吸收和转化,文本从来不是自给自足的,文本的意义是在与其他文本交互参照和指涉的过程中产生的。而以吉拉尔·热奈特(Gerard Genette)为代表提出的狭义互文性则是指一个文本与存在于此文本中的其他文本之间的关系。批评话语分析代表人物诺曼·费尔克劳(Norman Fairclough)提出的显性互文性的概念,描述的便是这种狭义的、文本间的、语篇层面的互文关系,常见的几种显性互文形式包括引用、用典、戏拟等。互文性理论的概念与翻译存在契合之处,而翻译实践中译者也确实会面临处理具体互文指涉的问题。由此可见,将互文性理论与翻译研究相结合,不仅可行也有其必要性。 本文旨在对互文性理论与翻译的关系展开讨论;并对镶嵌在文学作品中显性互文指涉的英译进行实例分析,尝试概括出翻译策略。本文主要采取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实例分析中则选择了对比分析的方法。本文的实例分析对象是明清传奇《牡丹亭》,该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作者汤显祖尤其擅长引经据典,作品中包含了丰富的显性互文指涉。为考察文中显性互文指涉的英译,本文作者选择了传播较广的、影响较深、译入效果较好的白芝(Cyril Birch)与汪榕培的两个译本作为分析对象,在引言、用典、戏拟三个分类下考察译者处理显性互文指涉的翻译策略,并评析两个译本的得失。经研究发现,翻译的本质及翻译过程本身具有互文特点,且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对显性互文指涉的识别、阐释和转换将直接影响文学作品的翻译质量。实例分析发现,白之的译本在字面上紧贴原文,部分译文稍显生硬,多采用直译、加注等翻译策略;汪榕培的译文准确,语意连贯,多采用意译、省译、文内加注的翻译策略。由此可见,互文性理论不仅为翻译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对翻译实践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二者间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探索。
牡丹亭两个英译本中文化因素的翻译
作者:胡雨洪 日期: 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牡丹亭》是汤显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在思想和艺术方面都代表着其创作的最高水准。笔者在阅读《牡丹亭》的时候,不禁被汤显祖丰富的文学知识和华丽的辞藻所折服。当然也被其笔下每个角色独特的性格所吸引。该书中众多中国文学或者中国戏剧中独有的文化现象则令我印象最深刻。正是这些文化因素令《牡丹亭》艺术魅力倍增,在世界文学界占据重要的地位,并能够体现出中国戏剧的独特性。因此,对于这些文化因素的解读与翻译是至关重要的。过去的关于牡丹亭翻译的论文虽然涉及到了文化,并且进行了分类分析,但却很少有一篇文章系统地分析总结翻译与文化的辩证关系。一般分析完了其中的例子之后就没有进一步去思考什么原因造成了译者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他们的译作反过来又对文化或者文学产生了什么影响。本文选择的译本是汉学家白之的译本和中国古籍翻译专家汪榕培先生的译本,通过对牡丹亭这两个不同译本中文化因素的翻译进行描述性对比分析,总结概括两个译者所采用的不同翻译策略。并且分析造成其翻译的各种原因,如译者所处的社会背景,译者的文化身份,译者的赞助人,不同译者所信奉的翻译标准等等。同时也分析他们的译作反过来对文化或者文学所产生的影响,分析文化和翻译的辩证关系:他们是相互作用,息息相关的。同时也呼吁人们从更多的角度来关注牡丹亭的翻译,为昆曲这项传统文化精髓的继承和弘扬做出贡献。
从文本功能的角度剖析汪榕培英译《牡丹亭》
作者:杨蒲慧 日期: 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20世纪70年代,在德国兴起的功能翻译理论为翻译理论研究开拓了全新的视角,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以对等为中心的传统语言学翻译理论不同,功能翻译理论将翻译的目的视为翻译过程中最主要的决定因素,开始从功能的角度审视翻译的过程。其中对功能翻译理论做出巨大贡献的四位代表人物分别是:凯瑟琳娜.莱斯、汉斯.费米尔、贾斯塔赫兹.曼塔利、克里斯蒂安.诺德。其中作为功能翻译理论学派的创始人莱斯,在源语文本和目标语文本功能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翻译批评的研究模型,同时根据德国心理学家Karl Buhler的语言功能理论,划分了三种文本类型,即信息型文本,表达型文本,操作型文本。莱斯认为文本是翻译的基础,针对不同功能的文本,不同的翻译目的及文化因素应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近年来,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中国的古典戏剧明清传奇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其中汤显祖的《牡丹亭》无疑是其中的代表,从诞生起到现在一直以鲜明的主题,丰富的文化内涵,优美的语言吸引着世人的眼球。这部剧作里含有大量的文化典故,历史人物,谚语等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忠实于原文,还要充分考虑目标语读者的接受能力。在莱斯文本功能理论的指导下,并回顾了中外对戏剧翻译的研究的现状,本文从汪榕培的《牡丹亭》译本入手,选取了典型的译例。本论文首先讨论的是翻译目的,目标语读者并在此基础上对源文本的主题、内容、前景预设、文本结构、词、句、超音节特征等一系列文内因素进行充分的分析。本论文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在翻译过程中对文本类型的划分需要考虑那几方面的因素?二、什么样的翻译方法策略能够更好适用于中国古典戏剧这类特殊文本的翻译?三、文本功能理论是否能为中国古典戏剧的翻译提供一些很好的指导原则?研究发现,汪译本强调文本的的表情功能,在再现剧本的内容,主题,传递语言形式之美这几方面都堪称完美,在翻译中他采取了音译,直译和意译相结合,多种方法,达到了传神达意的目的但其译作中对大量的文学典故,历史人物都采取了欠额翻译,在文化对等上仍有缺失。同时戏剧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其表演性的特点并没有突出。同时研究也表明,翻译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本论文仅仅对中国传统戏剧的翻译从一个新的角度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目的论理论下的《牡丹亭》两译本的文化负载词对比分析
作者:缑月 日期: 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汤显祖在1598年完成了《牡丹亭还魂记》的写作。这本书一出来就轰动当时的文坛,“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沈德符《顾曲杂言》)。作为古代四大名剧之一,《牡丹亭》以其优美绚丽的文字表达,幽婉动人的故事情节以及生动形象的人物描写在舞台上经久不衰。除了文学价值之外,《牡丹亭》还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全剧共55出,包含了600多个文化意象,反映了中国古代历史、社会、宗教、神话,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是研究古代文化的重要素材。因此,准确的将源语的文化内涵传递给目的语读者,实现跨文化的交流,成为《牡丹亭》翻译的重中之重。20世纪70年代德国的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开辟了解决文化翻译的新途径。其核心理论目的论构建了以目的法则为基础的译本翻译和译本评价体系。它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的交际行为,译者根据预期的目的决定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因而,同一个原文会因不同的目的而产生不同的译文和翻译类型。在目的论中,目的文本好坏的评价标准不是等值而是充分发挥了译者想要译文发挥的作用。作者从目的论的视角分别对白之与汪榕培教授的《牡丹亭》的两部英文全译本进行文化层次上的比较分析,深入研究了译者的翻译目的如何影响译者选择翻译方法和策略,取得怎样的效果。研究表明:文化翻译是一种译者目的为主导的的跨文化交际行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忠实再创造。在对于文化的处理上,两位译者因翻译目的的不同而选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白之主要采取了异化策略,其读者对象一般为汉学家和中文专业的外国学生,由于读者已经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白之希望译作能准确、忠实的反应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因而他多采用直译及直译加注的翻译方法,其翻译方法符合目的论的忠实原则。汪榕培教授主要采取了归化策略,其目的是吸引更多的外国民众关注中国传统文学,他的读者对象是普通的西方读者,因此汪榕培教授多采用意译、改写及省译等翻译方法,力求让译作显得雅俗共赏、易于理解,其翻译方法符合目的论的连贯原则。两译者均达到了译文读者的预期目的,实现了跨文化交际的功能。
上页 1 2 3 ... 5 6 7 ... 41 42 43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