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太仓南园廊韵
作者:陆静波 日期: 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太仓南园占地十八亩,原为明代万历年间王锡爵赏梅种菊之处。清初,文肃之孙、“四王画派”创始人之一的王时敏,特邀叠山大师张南垣主持营造。如此画师与名匠联手拓建其园,遂成为艺术与匠心融为一体的历史名园。
儒医王肯堂与上层文人的书画交游——以韩世能和董其昌为例
作者:高树浩 日期: 2018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王肯堂是晚明著名的儒医,他博学广识,不仅在医学上成就卓著,也在律法、佛学、书画等方面有所关注。其性情平和、宽诚待人,故与其志趣相投的好友甚多,如王锡爵、焦竑、韩世能、王世贞、董其昌、钱谦益、汤显祖、袁宏道、陈继儒等人。书画交游是王肯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著作中经常谈及韩世能、董其昌和一部分徽州鉴藏
明诗的光辉终结(略论陈子龙的诗)
作者:朱则杰 日期: 1983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陈子龙(1608—1647),初名介,字人中、更字卧子,号大樽,又号轶符,晚号於陵孟公,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是明末成就最大的一位诗人。其诗大体继承明代复古派的传统,又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突出的艺术风格,是明诗的光辉终结。一明诗的主流是复古。明初高启素享明诗冠军之誉,其诗善于取法前人,不限一家,惜其死于壮年,未及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在他身上,已露明诗复古的端倪。中经台阁体,至李东阳和茶陵诗派出,论诗附和严羽,宗盛唐,强调学习杜甫诸人。这是向前后七子的一个过渡。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和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明确提出“诗必盛唐”的口号,认为“诗自天宝而下,俱无足观”,盲目尊古,追求形式,达到了
王世贞的文学批评
作者:赵永纪 日期: 198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王世贞(1526——1590),字元美,号凤洲、弁州山人。他与李攀龙同为明代后七子的领袖,李攀龙死后,他独主文坛二十年。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评论说:“元美著作日益繁富,而其地望之高,游道之广,声力气义,足以翕张贤豪,吹嘘才俊。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若玉帛职贡之会,莫敢后至。操文章之柄,登坛设(土单),近古未有。迄今五十年,弇州四部之集,盛行海内。”这段话简要而又合乎实际地评述王世贞在当时文坛上的地位和影响。考其《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州山人续稿》及《读书后》等著作中,论诗评文之处比比皆是,其文学思想丰富多采,在文学批评方面也多有建树。此文拟论述王世贞关于文学批评的一些具体观点。我们先来看王世贞关于文学批评标准的总的论述。其《徐而庵先生湖上集序》说
《项脊轩志》赏析
作者:姜汉林 日期: 198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项脊轩志》的作者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号震川,时人称其为震川先生,明代著名的散文家,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县)人。曾在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县)讲学二十余年。嘉靖年间中进士,时年已花甲。曾任湖州、长兴(今浙江省湖州市和长兴县)知县,官至南京太仆寺丞。明代后期的文坛上,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复古文风曾盛行一时。李、王之徒极力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其作品字摹句拟,古奥艰深。归有光则表示坚决
明代中期学术思想的变化和诗文复古运动
作者:马积高 日期: 1986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在明代中期出现的诗文复古运动,从弘、正间的李梦阳、何景明等前七子开始,由嘉、万间的李攀龙、王世贞等后七子接续,历时八、九十年。中间虽然有唐顺之、王慎中、归有光等的反对,但未能动摇其在文坛上的统治地位。及至公安三袁等人出来,大声疾呼加以挞伐,其声势才逐渐低落。然余音袅袅至明末犹未绝。一个文学运动能延续这么长的时间,且其领导者初时地位并不高,却能牢笼一世,使许多人(其中
上页 1 2 3 ... 8 9 10 ... 21 22 23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