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论汤显祖的美学生命观
作者:杨剑明 日期: 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一、以"情"为标识的美学生命观的实质将汤显祖的戏剧理论及其创作实践,认识为明代中叶以来艺术的美学生命观在中国戏剧史上的现实体现和历史延续,在于其美学实质是对戏剧作为艺术的美学个性的复归与张扬.如所周知,这不仅具有生发其自身独特的生存体悟和艺术理想的现实基础,而且,蕴藉着深厚的美学思想渊源和当时艺术世界特殊的美学情境.因而,更以其富于"乌托邦"色彩的历史超越性,鲜明地有别于基于封建伦理道德功利及其审美价值取向的讽谏说、教化说和史鉴说之类的戏剧观念及其它们的所谓戏曲创作.
醉汉琼筵风味殊——戏曲演唱美学及其他
作者:段宏政 日期: 1988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旧时北京人进戏园,不叫“看戏”,而叫“听戏”。一边茶话,一边聆曲,至会心处,不免接板击节,低吟曼叹,所以剧场作“茶园”。其实经纪人不在艺术,而在卖茶点。然而这其中,也不乏坐“高凳”专为看戏而来者。他们摆不起或不屑于摆花架子,认为看戏就是看戏。他们一要看得真,二要听得清。至表演精采处,自会喝彩叫好。倘有不如意或演员在舞台上“放水”的,也必会指指点点,或更有
从美学的视角看朱熹理学到阳明心学的转变——以“理”、“心”等诸范畴为例
作者:韩贻杰 日期: 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本文试图通过本体论、工夫论和境界论三个层面作整体构架,以“理”、“心”,“格物”、“致良知”和“孔颜之乐”、“曾点之乐”这三对范畴来作对比,从美学视角看朱熹理学到阳明心学的转变,这转变包含着逻辑与历史两个层面。理学是在孔子组织、完成人人关系网之后,宋儒以天人关系为表象,对人人关系进一步成功梳理的伦理哲学成果。在程朱理学中,“理”范畴是宋代理性精神的理论化,是这个时代伦理实践活动的体现,其中两个最主要的意义是指事物的规律和道德的原则。人们所遵循的道德原则实质上就是宇宙普遍法则在人类社会的特殊表现。作为“理”、“气”所衍生出的二级范畴,“文”这个范畴在朱熹理论中有丰富的、多层次的含义。从它包含的自然的美、社会的美与文学艺术的美三个方面分析,可以看到朱熹美学正是克服了“文”具有的感性快乐与理性伦常之间的矛盾,达到“理”所规定的生命最高境界--圣贤境界。因为逻辑与历史的发展,“理”的内在矛盾激化导致了朱熹理学体系的理论终结,王阳明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心”这个本体范畴。王阳明“心即理”说的提出,在心理合一的表象之下,摒弃了外在的、高悬的天理对人的伦理道德的控制性,打破了主体道德意识与客体宇宙规律的长期统一,使主体脱离客体走向了独立而充分的发展。近代意义上强调内心、情感的哲学、美学开始在晚明出现,汤显祖、徐渭、公安三袁便有了艺术创作的理论基点,从而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浪漫主义思潮。朱王二人的终极目的是相同的,即“内圣而外王”,通过对人的内在的伦理观念和道德意志的培养,来达到外在的社会功利目的,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和利益。但两人达到内圣的途径却是不同的,一个是“致知在格物”,一个是致良知。朱熹的“格物”是正心诚意的手段,它由外而内,有章可循的对人的理性与感性以及人与人的关系进行了处理,达到了内在的中与外在的和。在格物的过程中,人们不但体味到了理,认识了宇宙万物的规律,道德伦理的先验准则,而且体味到了理所昭示的宇宙万物的生命力,以及人自身的勃勃生机。王阳明的“致良知”,注重如何内在的发明本心,使心之灵明与天地万物一气流通,实质上是使良知成为人自觉的道德判断与伦理实践的标准和动力,最终容易演化成心理情感对伦理原则的操控,阳明的致良知除以自慊为准则外,并没有理性可循的实施步骤。在精神世界中,具体到个体知识分子的人格培养与人生境界体味,朱熹理学所提供的是一种伟大的精神关怀,人们循此所达到的人生境界也是自由的、美的境界——孔颜之乐。这美的境界的外在表现为“圣贤气象”,内在的内容就是实现“心与理一”。孔颜之乐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通过“涵咏须用敬”的修养方式获得;极具知性色彩,有着儒家固有的人生价值关怀,并且内在的表现为中,外在的表现为和。对于超越道德境界的审美境界,王阳明则推崇“曾点之乐”。通过对敬畏的再诠释,曾点之乐即是仁者境界与狂者境界的和谐统一。其审美内涵为:摒弃理性与认知,而注重获得的直截性;具有个体性特点,去群体化趋势;形式上的非功利性。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