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照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牡丹亭》及其英译本:系统功能分析
作者:叶婷 日期: 201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于 1598 年创作而成。作为中国古典戏剧的代表作,《牡丹亭》在中文文学史上享有极高声誉,不仅如此,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哥伦比亚大学和耶鲁大学还将其列入东亚古典文学的必读书单。本文将进行其原文与四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本文的理论框架是一个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理论。为了解决古典文学作品的翻译与再实例化这一个难题,根据 Martin所提出的“投入”和“耦合”这两个概念,本文采用一款新的系统功能翻译模型— 语际再实例化。基于 Martin, 以及其他相关学者的研究, 本文首先会相应地拓宽其理论内涵,进而探讨《牡丹亭》及其译本所体现的“投入”问题,并对其概念、人际和语篇意义潜势是在再实例化过程中被激活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许渊冲译本在概念投入中再实例化程度最高,汪榕培,张光前次之,Birch 程度最低,然而 Birch 的译本在人际投入中再实例化程度最高。汪榕培和许渊冲的两个译本在语篇投入中保持着优势。对于这些差异,笔者通过译者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的翻译策略的选择来进行阐述。本文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在理论方面,进一步探讨了实例化层次结构,并提出了再实例在古典文学文本分析中的应用。在实践上,激发了译者、学者乃至翻译专业的学生在翻译以及研究翻译时,更好地利用再实例化。本文以古典文学作品翻译中的“投入”分析为基础,为古典文学作品的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工具。
诠释学视角下修辞手法翻译研究——以汪榕培英译《牡丹亭》为例
作者:刘翔 日期: 201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汤显祖(1550-1616)是明代(1368-1664)伟大的戏曲家,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其代表作《牡丹亭》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许多戏曲家,包括洪昇(1645-1704)和孔尚任(1648-1718)都受到这部伟大剧作的影响。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牡丹亭》中汤显祖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这部戏剧的文学性。因此翻译文学作品时不能忽视修辞手法的翻译。本文以《牡丹亭》汪榕培英译本为例,从诠释学的视角分析了汪译本中修辞手法的翻译。本文将修辞手法分为6类,即联系类修辞、声色类修辞、均衡类修辞、侧重类修辞、变化类修辞及含蓄类修辞,每类包括若干修辞手法。为使研究更加可信,本文分析了《牡丹亭》中各种修辞手法的翻译。分析过程中使用定性分析法,同时,为使研究更具说服力,必要时使用文本比较法,引入白之译本及张光前译本与汪译本进行比较。诠释学认为,翻译经过四个步骤,即信任、侵入、吸收和补偿。在信任这个步骤,译者相信原文本言之有物,在侵入这个步骤,译者理解原文本,在第三个步骤,即吸收,译者引进原文本的意义和形式,在第四个步骤,译者在译文中进行补偿,恢复原有的平衡。研究发现,汪教授相信原文本中的修辞手法言之有物,需要翻译,并正确理解了这些修辞手法传达的意义,把修辞手法表达的意义传递到译文中。他把声色类修辞、均衡类修辞及侧重类修辞的形式很好地传递到译文中,而联系类修辞、变化类修辞及含蓄类修辞的形式则未传递到译文中,可见汪教授在翻译过程补偿这一步骤做得不够,就修辞手法而言其译文不如原文。本研究的启示在于,翻译时译者不能忽视翻译过程中诠释学的任一步骤,不仅要再现原文本的意义,也应再现其形式。只有这样,译本才是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学,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学才能传播到国外。
上页 1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