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照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牡丹亭》两个英译本衔接手段补偿对比研究
作者:李敬伟 日期: 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牡丹亭》是明代著名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其中饱涵大量诗化的语言以及存在许多衔接手段的省略,翻译中要想在译文中复现原文的语言效果,传达对等的意义、风格和逻辑关系,必须要对中英语篇衔接手段了如指掌,对原文语言进行细致而准确的分析,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对原语与目的语之间的空缺进行翻译补偿,这对于翻译工作者来说绝对是很大的挑战。在翻译实践过程,由于源语和目的语结构差异,不同语言的表层结构难以实现精确、完全转换。如果不能正确处理二者之间关系,则会造成翻译语言在语义、语用和逻辑连贯等层面损失。尤其是重意合的汉语在转换成重形合的英语过程中,因语篇衔接不当或不足,更加容易发生意义连贯损失。因此,翻译工作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基于原文在目标语中运用不同的衔接手段重建文章的连贯。本项研究以西里尔·白之和汪榕培的《牡丹亭》两个英译本为例,以韩礼德篇章衔接和翻译补偿理论为主要理论支撑。笔者分别以汪榕培和白之的英译本电子稿《牡丹亭》建立了语料库,并使用MonoConcPro.2.2以及SPSS 16.0分别进行词频统计和卡方检验。本项研究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了两个英译本在衔接手段方面的异同,旨在为典籍作品翻译时从篇章衔接方面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另外还可以更好检验原文与目的语是如何通过各种补偿手段、衔接手段实现语篇层面的衔接,使原文与译文在逻辑连贯层面达到功能对等。经过对两个译本详细的对比与分析,该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牡丹亭》两个英译本基本上补偿了原语中所省略的衔接手段。由于两者所处的历史背景、文化环境以及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在衔接手段使用总量上,白之的译本远远多于汪榕培的译本。在翻译过程中,汪榕培易受汉语"意合"的影响,而白之易受英语"形合"的影响。在翻译过程中,虽然两者都使用整合补偿策略如:增意补偿、转位补偿、信息补偿。而在分立补偿使用上,汪榕培更倾向于使用文本内注释,白之更倾向于使用文本外补偿的策略。在语言层面,当原语中句式结构复杂、文化内涵丰富时,较之于汪榕培,白之更倾向于不补偿逻辑衔接词。在翻译策略上,汪榕培以意译为主,注重深层意思的表达,同时兼顾韵律、字数结构的对等,在形式和内容不能同时满足条件下,更注重深层意义。而白之更偏重于以直译为重,即表层意思的表达。
文化图式理论视角下汪榕培英译本《牡丹亭》文化因素的翻译
作者:朱陈军 日期: 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牡丹亭》是明代著名戏曲剧作家汤显祖(1550-1616)的代表作,其语言优美,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国古代一部具有高超艺术成就的作品,在古代文学史及戏剧史上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后世的许多文学作品都有深远的影响。汪榕培教授的英译本评价甚高。目前对其英译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唱词翻译、诗歌翻译、隐喻翻译等方面。<br> 本文试图从文化图式理论角度对其英译本中文化因素的翻译进行研究。首先,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研究的理论基础。其一,探讨文化及文化因素。对文化的定义、特征及分类进行探讨,进而根据奈达的文化分类,将文化因素分为五种,即生态文化因素、物质文化因素、宗教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和语言文化因素,并对其可译性进行阐述。其二,分析三种文化图式即文化图式契合,文化图式缺省和文化图式冲突对翻译的影响。其中文化图式缺省、文化图式冲突两种情况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面临的难题所在。其三,探讨译者处理三种文化图式情况可采采取的手段。译者可以通过创建新图式、激活并调整译语读者已有图式解决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更好地向目的语读者传递文化内涵。<br> 其次,文章以汪榕培教授英译本《牡丹亭》为研究对象,对其文化因素的翻译进行研究,从文化图式契合、文化图式缺省和文化图式冲突三个方面入手,探索译者翻译五种文化因素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并分析译者是否成功向译语读者传递了文化内涵。<br> 经过梳理,本论文得出以下三方面的成果和启示:<br> 第一、本文对《牡丹亭》中五种文化因素进行了分类总结,以期为《牡丹亭》乃至中国古典戏曲文化因素语料库的建立有所启发,对后续研究者从其他视角研究《牡丹亭》文化因素翻译略有帮助。<br> 第二、通过对汪榕培教授译作《牡丹亭》的个案分析,可以发现,汪教授在文化因素翻译过程中运用了直译、意译、音译、直译加文内解释、增译等翻译策略。<br> 第三、从文化图式理论视角下分析汪教授在三种不同文化图式下成功传递中国戏曲文化所采用的手段:在文化图式契合情况下,汪榕培教授英译本多采用激活译语读者已有图式的手段;在文化图式缺省情况下,汪榕培教授英译本多采用创建新图式或激活译语读者已有图式的手段;在文化图式冲突情况下,汪榕培教授多采用激活、调节译语读者已有图式的手段。他的译文考虑了目的语读者,易于目的语读者理解和接受,成功传递了中国戏曲文化。<br> 通过对汪榕培教授英译本《牡丹亭》文化因素翻译的研究,本文作者希望文章能够在传播中国戏曲文化,加深目的语读者对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文化了解和认同方面略尽绵力。
姹紫嫣红随类赋彩 赏心乐事情采自凝:以《牡丹亭》英译为例看戏剧翻译
作者:朱玲 日期: 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在中国古典戏剧宝库中,《牡丹亭》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明珠。全剧共计55出,主题鲜明,文情并茂,文化内涵丰富,难怪连它的作者有“东方莎士比亚”之称的汤显祖都承认:“自谓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20世纪以来,这部作品受到了越来越多中外学者、普通读者以及观众的关注。要把这样一部鸿篇巨制翻译成英文并向世界介绍传播,尤显必要与不易。 戏剧是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集音乐、舞蹈、绘画、表演、语言等要素为一体。与诗歌、小说、散文相比,戏剧又兼具有文学性和表演性。根据戏剧本身的双重属性,戏剧翻译一般可分为用于文本阅读和用于剧场演出两大类。本文在此基础上将剧场演出译本细分为演员台词唱词译本和剧场演出字幕译本,并探讨了各类译本应采取的不同翻译策略。 本文以中国古典戏剧《牡丹亭》英译为例,从戏曲唱词、韵文台词和散体台词三个角度抽取样本,根据笔者提出的依用途不同而细分的戏剧翻译策略,将白之、张光前、汪榕培和青春版昆曲演出时的剧场字幕译本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四个译本各具特色,并进一步说明区别的原因主要在于用途不同--前三个译本用于文本阅读而最后一个译本用于剧场演出。
上页 1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