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论元戏曲中净的角色
作者:林润培 日期: 2012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净这一角色在元戏曲中已经发展成熟,是元戏曲中重要的角色之一。其起源大约可追溯到古代的滑稽戏,特别是俳优戏,如参军戏中的参军,便是净的原型。到了元代,净这一角色扮演的人物类型主要有反面角色、调笑滑稽的人物和其他小人物。净以幽默的语言,独特的造型创造了奇妙的舞台艺术效果,对后世戏剧有重大的影响。
含弓戏传统剧目研究
作者:刘畅 日期: 2018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含弓戏作为安徽省地方戏曲,是中国传统戏曲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来自民间,既有扎实的群众基础,也有较为悠久的历史。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一些在街头巷尾、茶坊酒肆操弓拉二胡卖唱的盲艺人,以含山一带民歌、小调为曲调,形成了自己的唱腔音乐并逐步发展,形成“含弓戏”,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含山县独特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为含弓戏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形成了中国地方戏曲文化中一抹不可缺少的亮色。一辈辈含弓戏艺人将含山县的民间文化与地方风俗融入到戏曲的创作中,创作出了一大批具有民间审美情趣和地方特色的剧目。这些作品不仅体现着含山地方民间文化内涵,更表达着含山人民对于生活的热爱与审美特质。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含弓戏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2006年,含弓戏成功入选安徽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对于含弓戏的继承和保护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其中,对于含弓戏传统剧目的挖掘、整理和研究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含弓戏未来的发展。本文以田野调查搜集的资料为基础,首先梳理了含弓戏的历史发展过程。对含弓戏的传统剧目进行搜集整理和分类探究,挖掘其中的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文章大致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含弓戏的发展史述,梳理了含弓戏的源起、发展过程。第二部分对于含弓戏的剧本和剧目进行概述,发现剧本主要分为抄录本、整理本和刊行本三类,其中刊行本仅有《刘二姑吵嫁》一个剧目。其次对含弓戏传统剧目进行概述,从题材入手,对含弓戏进行分类研究,大致可分为爱情婚姻、社会伦理道德、忠志豪杰这三类。并按类别总结其中所传递出的思想内涵,主要有追求婚姻自由,抨击假丑恶,伸张正义、体现保家卫国的思想等。第三部分对含弓戏传统剧目的艺术特色进行研究,主要从情节故事、人物形象、角色出场以及表演四个方面入手,经过分析发现含弓戏传统剧目从情节故事上来看,具有简单化的特点;从人物形象上来看,善于刻画社会底层小人物;从角色出场可以看出具有模式化的特点;从表演上来说,运用了丰富的表演元素进行舞台呈现,展现出含弓戏传统剧目的独特魅力。第四部分是通过传统剧目解读含山当地的语言文化和民俗文化,语言文化中方言、俗语的运用,虚词的添加都投射出含弓戏的乡土气息,巧用修辞手法增加了生动性,风趣幽默、耐人寻味。同时剧目中也反映出含山的民俗文化,如逢集、算命、农耕等,展现出含山当地民俗风情与戏曲的美好相融。
历代苏武戏考论
作者:刘洋 日期: 2013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在中国戏曲艺术长廊里,以苏武为主人公的戏曲作品可谓蔚为大观。自戏曲艺术步入成熟阶段的金元时期至近现代各地方戏剧种涌现并成熟的时期出现了数以百计的“苏武戏”,这些作品曾经盛传于案头与舞台,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却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中。本文在对这些戏曲作品进行考证与研究的同时分析戏曲生态环境与美学思想的变迁反馈于戏曲艺术的影响。 本文主要分为以下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章:通过文献考证金元至当代所有以苏武事迹为主题的戏曲作品。 第二章:以南戏《苏武牧羊记》为例研究元代“苏武戏”的艺术特色与时代精神。在民族矛盾异常激烈的金元时期,以苏武为题材的杂剧、南戏大抵都是借苏武持节牧羊,不辱君命的爱国情感和坚贞气节表达汉族人民在异族入主、亡国易代后的悲凉、屈辱和愤懑;呼唤民族英雄与民族正义、反抗蒙元王朝的压迫和统治。 第三章:以清代杂剧《雁书记》为例研究明清“苏武戏”的艺术得失与时代精神、美学思想。明清以汉代苏武牧羝守节的史事借古喻今,高唱忠节的赞歌、鞭挞卖国求荣的奸佞是这一时期苏武戏的主要思想意识。但是随着清政府的文化高压政策与戏曲美学思想的演变,戏曲的文人猎奇趣味与尚新心态影响了后期的“苏武戏”,虽然为戏曲增添了新的内容,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戏曲思想价值。 第四章:通过京剧《苏武牧羊》和豫剧《苏武牧羊》的研究展示出近现代地方戏艺术魅力与美学意识的变迁。这两部剧作在秉承南戏《苏武牧羊记》歌颂忠臣志士爱国正义与民族正气、抨击卖国奸佞的优秀思想上,融入了近现代新的时代特点与美学思想,塑造了更立体、更鲜活的人物形象,并取得了更高的艺术成就。
汪延讷戏曲研究
作者:刘井亮 日期: 2011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汪廷讷是晚明剧坛上一位颇为怪异的人物,他著作颇丰,其《狮吼记》被称为有明一代最为著名的滑稽剧,仅此一剧就足以让他在明中后期的剧坛上占有一席之地。然而,目前学界对这位著名的滑稽剧作家诸剧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汪廷讷的思想是很复杂的,儒释道对其均有所影响,但仍以求仙问道为主。其复杂的思想体现于剧作中,既有读书人的积极入世精神,又有道家的归隐山林之志,且信奉鬼神,作品被涂上了一层浓厚的封建宿命色彩和风化精神。本文分为三章,第一章分析汪廷讷的现存诸剧,并从题材上将汪剧分为历史人物、家庭教化、青年爱情三种,既横向分析每一种剧作又将各剧作联系起来进行纵向比较。第二章论述汪剧中显露出的思想,主要有风化旨归、封建宿命思想,对待功名的矛盾心态以及文人情趣。第三章分别从情节、语言、舞台艺术、戏剧艺术等方面分析了汪剧的成就。
沈自征剧作研究
作者:李晓红 日期: 2012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本文着重分析晚明吴江剧作家沈自征的杂剧《渔阳三弄》的艺术特色及成因,探讨了沈自征杂剧对清代抒愤短剧的影响及接受情况。全文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沈自征的家庭背景、生平和创作情况。 第二部分概述沈自征的剧作《渔阳三弄》主要内容,具体分析《渔阳三弄》艺术特色,如:与内容完美结合的体制;文采斐然兼本色得体的语言风格;意象奇特,借奇人奇境以抒奇情;以张显情性、释泄郁气为目的来构造剧情,突破了传统“中和之美”的审美格范。 第三部分从创作社会背景、个人才情与境遇、对元杂剧艺术特色的刻意追求以及徐渭剧作的影响四个层面来分析沈自征杂剧艺术特色之成因。 第四部分分析沈自征《渔阳三弄》的接受情况,及其对清代抒愤短剧在主旨、题材、结构、关目等多方面的影响。 通过对沈自征杂剧的分析,使得《渔阳三弄》三剧的艺术特色及影响更加明确清晰,肯定了其在明清杂剧史上的地位与价值,同时通过对单个作家及其剧作的具体分析,给予明清杂剧在个案研究领域方面以必要的补充。
苏州昆剧服装艺术探微
作者:束霞平 日期: 2005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昆剧作为“百戏之祖”,于2001年5月18日被宣布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 代表作,是个承前启后的剧种。其昆剧服装与昆剧表演艺术一样,继承了宋元以来的 南戏和北方杂剧的传统,基本形成了以明代服装为主体,并逐步加以艺术化,且不分 朝代、不分季节、不分地区的、各剧通用的“戏曲服装”。在苏州昆剧服装的产生与 发展过程中,尤其是明万历至清嘉庆期间,苏州昆剧及昆剧服装达到了兴盛期,其服 装穿戴规制相当细致、严谨,行当分工的基本格局也已定型。与此同时,由于处在苏 州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苏州昆剧服装在走向成熟之时,也逐步显现出了它的艺术特色, 即装饰性、表现性、程式性、象征性,并表现出它特有的文化内涵。
上页 1 2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