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照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布莱希特“间离效果”在戏剧空间中的实现
作者:王雯丽 日期: 2018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中国镜像下“毁誉参半”的布莱希特及其“间离效果”,在近九十年的碰撞和磨合中,走向的不是一条互相融合的道路,而是呈现一种屡次尝试后无解而趋向抛弃的趋势。究其原因,除了理论学者一致认为的审美思维隔膜外,一个重要的且极易被忽略的因素,即实践的能力。实践的失败无法证明理论的无效性,相反,对理论进行正确的解读,并建立一套与之匹配的可供运用的实践模式,将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为实践提供指导。对于实践中可见的“间离效果”,舞台和剧场中的装置如半截幕、指示牌、明晃晃的灯光等,国内外学界均已做过大量的探讨。因为这种舞台装置、布景、甚至是剧场本身,具备实践操作的可复制性,可以从一种静止的,历时性的视角来加以分析和运用。而不可见的“间离效果”,即需要观众的想象参与创造的一整套审美空间,因其研究的动态性和共时性,而难以被戏剧创造者,甚至是戏剧理论家所察觉。而同时,这也是能否真正实现布莱希特“间离效果”的关键所在。因此,本文将重点探究“间离效果”在戏剧空间中的实践逻辑,综合借鉴法国学者麦克·伊萨卡洛夫(MichaelIssacharoff)和中国学者濮波的空间分类,将戏剧空间分为三个层次.:一、观演空间(舞台上的演员、角色和观众的空间互动和交流);二、文本空间(剧本里的故事空间);三、符号空间(戏剧的逻辑框架模式)。通过深入分析上述戏剧空间结构及深层逻辑,本文将试图解释“间离效果”在中国的实践困境,并建立一种方法论的理论模式,以期对“间离效果”在世界戏剧中的实践有所启发。同时,将“间离效果”与空间结合并运用现代先进的科技如影像和激光等技术,为“间离效果”提供一种全新的实践视角和理论支撑。
论卡里尔·邱吉尔女性主义戏剧的元戏剧特征
作者:柏云彩 日期: 2017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在有关当代英国女剧作家卡里尔·邱吉尔女性主义戏剧的研究中,鲜有研究从“元戏剧”的视角来阐释它。本文借助阿贝尔与霍恩比的元戏剧理论,从“戏中戏”“角色扮演”“自我指涉”以及“文学与真实生活的指涉”四个方面阐述邱吉尔女性主义戏剧的元戏剧特征。本文认为,邱吉尔在其女性主义戏剧中运用了元戏剧的手法,产生了布莱希特式间离效果,旨在探讨女性性别身份问题,颠覆父权制意识形态,表达女性主义哲学思想。
卡里尔·邱吉尔女性主义戏剧《醋汤姆》中的“元戏剧性“研究
作者:柏云彩 日期: 2016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本文借助阿贝尔与霍恩比的元戏剧理论,从“戏中戏”、“角色扮演”、“自我指涉”以及“文学与真实生活的指涉”四个方面阐述当代英国女剧作家卡里尔·邱吉尔《醋汤姆》中的“元戏剧性”.本文认为,《醋汤姆》运用了以上四种元戏剧手法,以全新的戏剧形式形成了元戏剧,其元戏剧的陌生化手法产生了布莱希特式间离效果;该剧旨在探讨女性性别麻烦与身份建构问题,颠覆父权制意识形态,表达后现代女性主义思想.
苏珊·洛莉·帕克斯三部剧作中的元戏剧艺术探析--《维纳斯》、《美国戏剧》和《强者/弱者》解读
作者:郭小红 日期: 2015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作为新世纪美国剧坛多产且成就显著的非裔女剧作家,苏珊·洛莉·帕克斯(Suzan-Lori Parks,1964—)多次摘获政府及戏剧界颁发的重大奖项,包括两次奥比奖、一次普利策奖,及怀丁戏剧奖等。其戏剧作品创作风格独特,具有实验性,表达了对历史、民族、人类生存状态乃至戏剧创作本身的独特思考。因此,由于她在戏剧上的突出成绩,人们常常将她与田纳西·威廉姆斯、大卫·马梅特、爱德华·埃尔比甚至马克·吐温、沃尔特·惠特曼等文学大家相提并论,是当今评论界广泛关注的焦点。本文试图以元戏剧理论为指导,对帕克斯三部主要剧作《维纳斯》、《美国戏剧》和《强者/弱者》进行文本解读,旨在指出这些戏剧中包含了元戏剧的诸多色彩,是“关于戏剧的戏剧”,显示出元戏剧区别幻觉世界和现实世界(即虚幻和真实)的特点,同时论文强调帕克斯借她作品中的元戏剧元素表达戏剧艺术的虚构性,以此质疑传统美国戏剧关于非裔叙事的真实性。围绕帕克斯戏剧中的元戏剧特点,论文展开了研究。首先,本文对非裔美国戏剧现状和元戏剧理论的发展和定义进行了梳理,指出元戏剧是戏剧作品文本和戏剧理论文本两种逻辑层次的结合体,有助于揭示戏剧作品文本的虚构性。其次,论文对帕克斯三部剧作中的剧作家-人物、戏中有演结构、自我指涉这三种元戏剧元素逐一进行文本解读,指出帕克斯的人物具有强烈的剧作家意识和演员意识,同时其剧本语言的叙述性和暴露性也间接或直接地反指向戏剧艺术自身。再次,论文进一步探讨了这些元戏剧元素对观众所起的布莱希特式“间离效果”,论文作者认为:帕克斯三部作品中具有剧作家和演员意识的人物酷似布莱希特的“街景叙述者”,他们与其说在演戏,不如说是在讲故事;“重复与修改”手法所产生的非亚里士多德式反线性情节结构也不断打断观众的戏剧幻觉,产生间离效果;帕克斯戏剧语言的口语化、俚语化及停顿、静默等具有实验性的创新艺术也使得她的戏剧语言产生了令观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论文最后得出结论:帕克斯的剧作反观戏剧艺术自身,旨在表达戏剧艺术叙事的虚构性,质疑传统美国戏剧塑造的非裔形象的真实性,从而通过建立新的戏剧文学叙事范式来重构非裔美国人的历史。
上页 1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