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遂昌昆曲“十番”为例
作者:章杰伟 日期: 201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中国每个地区都有其地方特色的古老戏曲剧种,它是民间文化的瑰宝,也是研究一个地方文化历史渊源的活化石。无论是从发扬和传播民族文化的视角看,还是从世界和国家及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来看,研究一个具有区域特征的民间戏曲剧种,挖掘与探讨包括对于在该区域中,由于其共有的、特殊的风俗习惯、语言特征、文化背景、经济条件、生存方式等,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民间戏曲现象、剧种以及与戏曲艺术相关的传播、传承方式、戏曲家与作品、戏曲音乐及思想等的内容,都是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继承的意义。明万历年间,汤显祖把昆曲带到遂昌,《牡丹亭·游园》是遂昌民间艺术当中保留、传承最为完整的艺术形式之一。因此,本文选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遂昌昆曲“十番”为例”作为硕士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以期探索更加适合遂昌昆曲“十番”的保护和传承模式。本文针对遂昌昆曲“十番”的保护和传承问题进行研究,剖析保护和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而在对比我国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提出关于遂昌昆曲“十番”保护和传承的路径和具体实现措施。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六章:第一章,绪论。重点阐述了文章的选题背景、论述价值以及中外观点等,同时概述了研究方法和内容。第二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保护。这部分首先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对其范围进行了具体界定。再对我国目前比较普遍存在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模式进行了介绍。第三章,遂昌昆曲“十番”的发展历程。介绍了遂昌昆曲“十番”的起源,发展过程,以及目前的发展状况。第四章,阐述了遂昌昆曲“十番”目前的保护和传承现状,得出遂昌昆曲“十番”的保护和传承存在的问题。第五章,遂昌昆曲“十番”的保护与传承对策。本部分别针对上文对遂昌昆曲“十番”的保护和传承问题的研究和发现的问题。从政府主导、传承人自身技艺的保护和传授、增强全民保护和传承意识、建立遂昌昆曲“十番”的产业化发展机制、传承资金的来源多元化和建立反哺机制几个方面给出对策和建议。第六章,结论部分。对全文加以总结,得出研究结论。第四章通过对遂昌昆曲“十番”的保护和传承的分析,发现遂昌昆曲“十番”的保护和传承存在以下问题:2.社会保护意识淡薄。3.保护形式较为单一。4.与遂昌旅游文化结合不足。5.传承艺人断档严重。6.表演场域生态流失。7.资金扶持严重缺乏。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建议:1.加强政府主导。2.传承人自身技艺的保护和传授。3.增强全民保护和传承意识。4.建立遂昌昆曲“十番”的产业化发展机制。5.传承资金的来源多元化和建立反哺机制
淄博市五音戏的保护与开发策略研究
作者:袁艳 日期: 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五音戏起源于清康熙年间,有近300年的历史,经历了秧歌腔、肘鼓子、杂社和五音戏四个时期,主要流行于山东淄博、济南一带。它唱腔婉转、妩媚,剧目多以家庭伦理道德和当地妇女的生活状态为题材,地方特色浓郁,方言淳朴自然,娱乐性强,极易引起观众共鸣,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近年来淄博市政府与淄博市五音戏剧院为促进五音戏更好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但是五音戏的发展仍面临着很大的困境:人才的缺乏,观众的流失,政府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五音戏尚未形成产业链等。如何能够把五音戏艺术的历史和现状发掘出来、宣传出去,以获得更多关注的目光;在现有条件下五音戏如何能够在保持其艺术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以吸引更多的五音戏爱好者;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淄博市又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保护和开发五音戏,这是每一个关注五音戏艺术的人应该深思的问题。文章借鉴其它戏曲的经验,试图从政府的扶持、开展数字化保护、五音戏的知识产权保护、发展五音戏的产业链、培养专业人才等方面来探讨五音戏的保护和发展之路。在五音戏的保护与发展中,政府起主导作用。政府应按照五音戏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加大对淄博市五音戏剧院的资金投入,鼓励学者对五音戏进行研究,尝试改变淄博市五音戏剧院的体制。对五音戏的保护和开发不能单单依靠政府和五音戏剧院,现在文化产业已成为朝阳产业,在分析二人转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让五音戏与市场相结合,走一条产业化的道路。近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侵权事件偶有发生,五音戏走向市场也是势在必行,因此,要切实加强五音戏的知识产权保护。在戏曲发展中,传承人才是关键,要从学校教育和师徒传承两方面来培养专业人才。现在,数字化保护成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手段,数字化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信息通过网络实现共享,不仅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而且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
恩施灯戏的历史变迁与现代传承
作者:罗民健 日期: 2015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恩施灯戏是外来戏曲在吸收本地民间表演艺术精华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民间戏曲。本文以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为依据,运用文化变迁理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等相关理论,对恩施灯戏的历史变迁过程和变迁内容以及现代传承概况进行了研究。恩施灯戏大约在清嘉庆年间由四川地区传入恩施境内,它传入后主要分布在恩施市白杨镇、宣恩万寨、利川毛坝等广大农村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恩施灯戏发生了多形式多维度的变迁。其变迁过程主要集中在三个阶段:一是解放前恩施灯戏与本地文化的融合与初步发展,二是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恩施灯戏的艰难曲折历程,三是改革开放后恩施灯戏呈现出民族风格与现代色彩共融共存的局面。在这三个阶段变迁过程中恩施灯戏形成了幽默性、亲民性、灵活性、机动性等艺术特点,产生了一些反映百姓日常生活、风俗习惯以及宣传当代政策和社会风尚的优秀表演剧目。恩施灯戏变迁主要集中在表演内容的变迁、表演装扮的变迁、演出载体的变迁、发展模式的变迁、社会功能的变迁几个方面。表演内容的变迁具体体现在唱词内容的变化和句式长短的调整;表演装扮的变迁主要表现在妆容的浓度变化、服饰材质、颜色与来源的变迁以及道具的变化;演出载体的变迁具体体现在表演场所和舞台布置的变化;发展模式的变迁具体表现传承、管理、组织模式的变迁;社会功能的变迁主要表现在恩施灯戏表演作用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变迁,恩施灯戏渐式微,目前仅有恩施市白杨镇洞下槽灯戏班、朝阳坡灯戏班、鲁竹坝灯戏班、九根树戏班等在艰难的传承这一文化遗产。其传承活动面临多方面的困难。这些困难主要体现在:继承人缺乏,出现了传承断代;新剧本难出,老剧本难演;专业人员与专业团体缺乏等。虽然恩施灯戏现代传承面临的形势严峻,但也还有一定发展机遇。特别是恩施旅游产业高速发展带来的强劲民族文化消费需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资金支持;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民众对文化遗产认识的提升都是恩施灯戏发展的机遇。在挑战与机遇共存的时代,笔者建议政府要加强引导机制建设,营造恩施灯戏保护与传承的良好氛围;传承人也要主动作为,提升艺术表演质量;经济实体也要积极支持恩施灯戏发展,创新发展途径;还要吸收多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推动恩施灯戏保护与传承。从恩施灯戏的历史变迁和现代传承状况来看,民族文化变迁与传承,受社会变迁规律的制约。它们的变迁也是社会变迁的一部分和社会变迁的集中体现。
安庆市黄梅戏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作者:张朗 日期: 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本文以时间为轴,探索在当前城镇化进程中,如何更好地传承与保护黄梅戏这一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章,从探讨黄梅戏的起源入手,阐述黄梅戏自清乾隆末年诞生以来直到21世纪的兴衰历程。乾隆五十一年,湖北黄梅县发生特大水灾,当地的民歌采茶调随着大量灾民流传到安庆地区,逐渐发展成为黄梅戏。建国后,黄梅戏从安庆地方剧种一跃成为安徽省、全国性大剧种。进入21世纪之后,黄梅戏走向衰落,剧团急剧减少。但随着2006年黄梅戏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安庆市社会各界重新认识到传承与保护黄梅戏的重要性。第二章,主要分析安庆市黄梅戏剧目传承与保护的情况。作为戏曲,黄梅戏可以划分为黄梅戏传统戏、新编历史戏和现代戏三大类别。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安庆市政府组织各剧团艺人搜集、整理改编了大量黄梅戏传统剧目。《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等经典黄梅戏剧目诞生。并且这些剧目先后被拍摄成为黄梅戏电影,开创了戏曲电影的先河。20世纪八九十年代,黄梅戏的最大成就在于《红楼梦》、《徽州女人》等一批优秀新编历史剧目的创作以及大量黄梅戏电视连续剧的制作,开创了戏曲电视连续剧的先河。21世纪,黄梅戏步入困境。在此背景下,安庆市整理抢救了一批濒临失传的黄梅戏传统剧目。第三章,着重对历代安庆市黄梅戏传承人,也即贡献卓越的黄梅戏演员进行分析。最早有文献记载的黄梅戏演员是清道光年间的蔡仲贤。民国时期主要黄梅戏演员有胡普伢、丁永泉等人。严凤英、王少舫等是新中国的第一代黄梅戏演员。此时,开始出现专业黄梅戏编剧如陆洪非,音乐家如王文治,黄梅戏导演如乔志良。20世纪80年代,相继诞生黄新德、马兰、吴琼、杨俊、吴亚玲、袁玫、李文、韩再芬、赵媛媛、熊辰龙、李萍、丁同、刘广慧等著名黄梅戏演员。其中,黄新德、韩再芬、赵媛媛被国务院认定为黄梅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第四章,分析当前安庆市黄梅戏传承与保护工作的得失。面对黄梅戏当前的困境,必须树立整体性保护、抢救性保护和生产性保护相结合的理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取相应的传承与保护对策。
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琴戏教育传承研究
作者:朱炳坤 日期: 2016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柳琴戏起源于清乾隆年间,距今约二百多年,其唱腔和方言为主要特色。现今柳琴戏已经到了后无传人的状态,通过柳琴戏的教育传承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地方的本土音乐文化,让政府、学校更加重视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性,达到教育和传承的目的。在大众传媒日益飞速发展的今天,在欧美、日韩流行音乐盛行的当下,选择戏曲这一冷门、边缘的课题进入学生的音乐课堂实践无疑有着相当的难度,从校本课程实践中反映出来的诸多问题已在实践中有所呈现。江苏柳琴戏作为一种地方文化现象,在其绵延发展的两百多年中,曾有过万人空巷的辉煌。2006年5月20号江苏柳琴戏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政府给予政策性的保护,由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娱乐方式的多样性,地方传统艺术越来越边缘化离开人们的视野。同时也因为其自身原因,如内容和形式上陈旧,青年人不了解或者不喜欢等原因,使得江苏柳琴戏传承与发展不容乐观。如何保护与传承柳琴戏成为当下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实验点学校的行动研究,展示过程描述和实践案例,呈现大中小学和社区有效的柳琴戏教育传承的形式、内容、途径、方法。一方面在实验经验的基础上,初步构建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体系的理论框架构想。另一方面,也为广大教育实践者进行地方传统戏曲的教育传承提供学习范例,也为本地区教育行政部门指导相关教育实践和政策决策提供参考。
福建漳浦竹马戏探源
作者:蔡永成 日期: 2008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竹马戏是福建地方戏曲的一个剧种,是福建省古老的民间戏曲形式之一。本论文力图探究竹马戏的起源、历史、表演形式、流传、演变等一系列文化现象。并试图通过对这个文化现象的探索与研究,促使这个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存、流传。自陈政、陈元光父子征服泉粤之间的“蛮獠”设立漳州府至今,漳州已经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陈政父子除了平定寇乱、开荒拓野、办学教民以外,还把当时作为文化中心的中原地区的文化带到了漳州。这些中原文化与漳州本土文化产生融合,于是形成了极富本土特色的、颇受人民群众喜爱的艺术形式。竹马戏便是其中的一种。竹马戏起源于漳州市漳浦县,后流传于漳州各地,以及泉州、厦门、金门、台湾等地。竹马戏的出现可以追溯至唐宋时期;明清时达到鼎盛时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逐步走向衰落;建国以后又获得重生;“文革”期间,几乎遭毁灭;改革开放以来,虽经有关部门进行抢救性发掘与保护,仍面临失传与消亡。竹马戏早期以表演“弄子”戏为主,表演时多是一生一旦或一丑一旦,颇似东北的“二人转”。竹马戏是从民间歌舞“竹马灯”发展起来的,因此,竹子的道具和对马的动作模仿,是这个民间剧种的特点。有专家指出...
上页 1 2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