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照文献类别分组

按年份分组

论何景明诗论的内涵、实践与美学特质-以沈德潜《明诗别裁集》为范畴
作者:余育婷 日期: 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论何景明诗论的内涵、实践与美学特质-以沈德潜《明诗别裁集》为范畴
阳明後学与利玛窦的交往及其涵义
作者:黃文樹 日期: 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陽明後學」章潢、李贄、祝世祿、焦竑、鄒元標及馮應京等人是活躍於明萬曆年間的思想家兼教育家,而利瑪竇乃當時「輸入西學的第一人」,他們交流、互動,構成明末中西文化交流最初時期儒士與傳教士相會、直接對話、建立友誼的歷史圖景。江右王門章潢,主持白鹿洞書院,屢次邀請利瑪竇到書院與年輕士子研討學問,相互辯難,腦力激盪。泰州王門李贄與利瑪竇初識於南京,再會於濟寧,彼此交換讀書心得,討論人文觀念,惺惺相惜。同為泰州王門的名士兼名宦祝世祿,除鼎力襄助利氏推展南京的傳教事業外,還親自發給他到北京的路票,熱切奧援利氏進京朝貢。而亦屬同門的學界領袖焦竑,倡導「多元文化思想」,並與利瑪竇密切往來,促進了士人階層與利氏的交流。江右王門鄒元標以中國傳統「敬天」思想「會通」西方「天學」。鄒氏的傳人馮應京,一面深交利氏以認識西學,一面指派弟子向利氏問學。馮應京出資刊印利氏《天主實義》,並公開發售給人們,引起了明末至清初文教界、宗教界的關注。至於陽明後學與利瑪竇交往與友誼之涵義,則至少有二:其一,陽明後學首開士大夫與利瑪竇建立正向的學術交流之風氣;其二,外來文化有賴本土相應的社會文化與學界人物的支持才能滋長。
海派京剧初探
作者:钱久元 日期: 200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京剧在流播全国的过程中并没有形成众多的各个地方性的京剧流派,只有上海地方特色的京剧真正地具有明确的、稳定的艺术特征,可以称得上“派”。本文的“海派京剧”指的就是具有上海地方特色的京剧。 根据海派京剧在历史演进中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特点,本文把海派京剧的历史划分为四个时期,即“酝酿与形成时期”;“发展与鼎盛时期”;“后租界时期”和“新时期”。1867年上海第一家京剧剧场“满庭芳”开业,这是上海京剧发展的起点,到十九世纪末期,以《铁公鸡》等一批“真刀真枪”上场,武打凶狠“清装戏”的上演为标志,海派京剧正式形成。第二个时期受中西文化互动的影响更加明显和强烈,海派京剧艺术进一步地得到了发展和繁荣。第三个时期以租界时代的结束为标志,虽然这一段时期海派京剧的演出活动依然频繁,但艺术上基本维持了以前的格局。第四个时期是在1978年之后逐步启动的,粉碎”四人帮”之后,国家主动地实行了主权之下的对外开放政策,中西文化的交流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近代上海中西文化的汇合促进了艺术的商业化、市场化、通俗化,海派京剧的艺术特色就是中国传统戏曲在西方文化或者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之下形成的。 中国正统京剧奉行精神至上主义,欣赏戏剧的时候,着重于听觉效果,强调唱腔的“韵味”,趣味高雅。在西方文化和中国民间俗文化的共同拉动下,“海派京剧”的美学特点呈现出向通俗化“下落”的态势,并由此而导致了它的一系列具体特征的出现。它进一步地强调了艺术的真实性,强调了艺术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呈现出一定的写实主义的倾向;它注重舞台的视觉直观性,灯彩戏和机关布景戏的盛行改变了中国传统戏曲以演员的表演独占舞台的局面,而对于做工的重视则又改变了传统戏曲的表演艺术以演员的演唱为主导的局面;它力图大众化、通俗化,注重戏剧情节性因素,大大地发展了连台本戏,表演风格热烈、火炽;它适应上海市民心理,广征博取,在京剧艺术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它比较重视剧情,重视刻画人物性格,舞台演出的整体性比传统戏曲有所提高。 海派京剧是东西方文明碰撞,融合的结果,在进一步对外开放的今天,对于致力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来说,海派京剧的研究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
上页 1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