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非物质文化遗产:宛梆戏曲的保护与利用
作者:秦璇 日期: 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一、宛梆戏曲的历史沿革宛梆是一种有着400年历史的传统戏种,它最早发源于陕西同州梆子,经传入河南的南阳后发生了戏曲的流变,随后在该地区发展和盛行起来。宛梆在早期曾被称为"西调""乱弹"和"南阳梆子",它结合南阳的民歌小调和乡音俚语后逐步演变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戏种。宛梆的戏曲唱腔十分独特,曾有着辉煌的历史,在南阳及周边地区十分盛行,它的演出领域遍布宛属各县市。在清道光年间至民国三年,这一段时
名香播兰蕙,源深流自远:应为迷胡戏曲正名
作者:马安平 日期: 2011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迷胡戏曲,主要流行于陕西大部分地区,以及晋南、豫西、甘肃、宁夏、青海等地区,又称为"迷胡子"或"曲子戏",其曲调清新活泼,缠绵悱恻,委婉动听,极具生活气息,是为其流行地区多数人喜爱的一种戏曲形式,是古代"清曲"中"月弦曲子"搬上舞台的称谓。《新唐书.礼乐志》载:"隋初有清曲,其音清雅,玄宗善音律,又酷嗜
戏曲舞蹈与越调艺术曼舞翩跹
作者:洪春华 日期: 2011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河南越调是河南三大剧种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清乾隆年间,越调的演唱开始由曲牌体向板腔体转化,表演已经有了丰富的变化。民间"一清二啰三越调,梆子花鼓梁山调"道出此时河南流行的剧种,前三大剧种中的清戏,啰戏都消亡了,只有越调坚持了下来。清中叶,随着越调班社演唱的发展,越调演出中的舞蹈应运而生。乾隆年间,禹县县衙门及车马行会开始
明清江南地区酒楼茶园中戏曲演出发展述略
作者:王胜鹏,杨琼 日期: 2015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明清时期,随着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市镇经济的勃兴以及民众日常生活风尚的转变,酒楼茶园中的戏曲演出获得了广泛的市场空间。明初,官办酒楼中的戏曲演出占据主要位置,从明中期开始,民间酒楼中的戏曲演出逐步复兴。入清以后,"戏馆""戏园"出现,并广受欢迎。至清末,茶园开始逐渐取代戏馆、戏园的市场地位。
从《游仙梦》看清代红楼戏曲的改编、演出
作者:刘淑丽 日期: 2010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游仙梦》传奇是嘉庆年间创作的红楼戏曲之一,《红楼梦戏曲集》中并未收录,故不为人熟知。本文从《游仙梦》的改编入手分析,说明创作红楼戏的剧作家们均将能奏之场上作为自觉的追求,故而虽然各改编本有优劣之分,但有清一代,红楼戏曲的经常性演出是不争的事实。
晚清“箱衣碑”石刻与赣南民间戏曲消费特征
作者:章军华 日期: 2010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2005年2月21日,笔者在江西省广昌县驿前镇西坑村前的戏台上,发现一块清道光十六年的合坊助箱衣碑石刻,对于探究清中叶以来,民间艺人以租借箱衣方式组建班社等一系列戏曲消费问题,
上页 1 2 3 ... 4914 4915 4916 ... 4934 4935 4936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