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连戏流变述论
【类型】图书
【作者】 边艳蓉
【书名】目连戏流变述论
【内容提要】 目连,是印度高僧,他的故事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汉文翻译佛经和天竺僧人进入中土开始传入中国,对中国的宗教、民俗、文学、艺术等产生深远影响,尤其对中国古典戏曲的影响更是深远。佛经《佛说盂兰盆经》奠定了目连救母故事的基本框架。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各种目连变文进一步丰富了其情节。该故事通过佛经、变文等形式广泛流传,后进入戏剧文学,形成目连戏。宋杂剧有《目连救母》,认为是我国第一个被文献述名的戏曲剧目。金院本有《打青提》,元杂剧则有《行孝道目连救母》、《僧尼共会》、《目连入冥》等,其主旨都是宣扬孝道。随着宋王朝的南下,目连故事与南戏结合,为后来目连戏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明代是目连戏全面繁盛的时代,既有传奇《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又有杂剧《僧尼共犯》,既有散曲《尼姑下山》,又有各种声腔的《目连救母》,可谓全面开花,各有风采。目连戏的宗教色彩也逐渐暗淡,劝善主旨凸显。地方戏目连故事戏更是蓬勃发展,各种声腔争奇斗艳。民间目连戏的高峰也随之到来。清代目连戏依旧顺着戏剧文学和民间说唱文学两方面发展。戏剧方面,出现宫廷大戏《劝善金科》。说唱方面,种类很多,主体是宝卷,出现了《目连三世宝卷》、《目连救母宝传》、《目连记》、《目连寻母》、《目连宝卷》等,十分繁富。清代后期,目连戏衰落,但京剧、川剧、豫剧等剧种的目连戏保留了下来。
【年份】2010
【获取全文】 文献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