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四梦皆入戏,再道邯郸黄粱一梦!

日期:2016.04.23来源:暂无 点击数: 66

常说,汤显祖有“临川四梦”,即他的四部代表作品:《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皆堪称是中国的戏剧宝典。
临川四梦,一梦“鬼也”,一梦“侠也”,一梦“佛也”,一梦“仙也”。
前两梦,《牡丹》与《紫钗》,乃梦情也,最为人所动。
后两梦,《南柯》与《邯郸》,乃梦世也,亦为人所悟。
“四梦”皆以梦境写人生,以虚幻写现实,将批评与理想诉诸笔端,四百多年过去,至今仍有震撼凡俗的冲击力!

粤剧戏宝

“雾月夜抱泣落红,险些破碎了灯钗梦……”
对于广东的粤剧迷来说,最熟悉的汤显祖作品莫过于《牡丹亭》与《紫钗记》。
而剧中两段折子戏《牡丹亭惊梦》之《幽媾》和《紫钗记》之《剑合钗圆》,更是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粤剧戏宝,只要锣鼓声一响起,定能张口就来。
香港著名粤剧剧作家唐涤生将汤显祖著作《牡丹亭》与《紫钗记》改编成粤剧《牡丹亭惊梦》与《紫钗记》。
分别在1956年与1957年由粤剧团“仙凤鸣”在香港首演,随即誉满香江,红遍省港澳。
屈指一算,这两部粤剧作品自首演之日起,都经已上演近六十载,而汤翁的经典之作也由此植根南国,传唱至今。

昆曲瑰宝

“昆腔巍然曲宗,牡丹艳冠群芳,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从明朝到今天,《牡丹亭》几乎成为昆曲之代名词。
但在年轻一代的印象中,曲艺是阳春白雪般的存在,还没开始接触便将昆曲关在了大门之外。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2004年白先勇策划青春版《牡丹亭》,全剧精简为二十九出,舞台美术设计充分凸显戏曲的美学精神,作曲极富新意。
在2008年12月,上海昆剧院更是重拳推出“临川四梦”系列传奇,采用音乐清唱剧形式,昆曲与现代音乐水乳交融,提升了昆曲的表现空间。

赣剧明珠

“两颗‘明珠’(赣剧、《临川四梦》)的结合,或许有着非凡意义。”
早在2010年,为了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艺,南昌大学赣剧研究中心就创作了新编赣剧《临川四梦》。
根据内容的不同,四梦以不同的风格呈现出来。
而将四个不同内容、独立成篇的作品,浓缩成折戏一次性地呈现,既能较为准确地展现了四梦不同的内涵,又让整台演出色彩缤纷,增强了观赏价值。
新编赣剧《临川四梦》采用赣腔演绎,一方面凸显了赣剧的曲牌特色,而另一方面使其更为通俗活泼,朗朗上日,将典雅简贵的高雅艺术转换成通俗热闹的艺术典范,为高雅艺术的通俗化探出了新路。

词剧新秀

百年难得一见的汤显祖“话剧作品”——汤显祖的作品常见于戏曲领域,在不同的地方被不同的剧种演绎着,有昆曲、粤剧、赣剧、豫剧、黄梅戏等形式,但在话剧的演绎上则少之又少。
话剧《邯郸记》创作于2016年,是为纪念“汤显祖·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的特殊时机而演出的名著剧目。
导演王筱頔将此次创排《邯郸记》称之为是“一次相对成功的探索性演出”,并将《邯郸记》称之为“词剧”,除了因保留剧本中的原词而得名外,更是恰好与莎士比亚的“诗剧”对应而生。
广话版《邯郸记》中,最与众不同的探索,就是抛开了传统认为的汤显祖“抨击官场”之说,用“清远道人”(汤显祖的号)替代了原来的“吕洞宾”来渡化“卢生”,充满了“人生自渡”的哲学诗意。
赋予经典《邯郸记》以全新的美学形式,相信观众们更能理解中国名著在今日所给予我们的深刻内涵。
如果你未看过原著,不必慌,直接来观赏一下广话版的《邯郸记》!

话剧《邯郸记》演出详请

演出时间:2019年4月30日-5月5日每晚19:45
演出地点:广州话剧艺术中心十三号剧院
(广州市天河区沙河顶新二街13号,广州话剧艺术中心内)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