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临川剧坛研究

最后更新:2022.05.16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点击数:24

【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肖颖  

【关键词】 戏曲选本  晚明  临川剧坛  戏曲演出 

【期刊名】山西师范大学

【内容提要】 临川地区即今江西抚州市,明朝为建昌府和抚州府所在区域。晚明是思想、政治、经济发生大变革的特殊时代,在阳明心学与经济发展的双重刺激下,市民阶层兴起,商贸发展,处于水陆要道上的临川在唐宋儒学传统的基础上,文学特别是戏曲艺术成就显著,可以说江西临川是除苏州、南京、杭州、绍兴之外,晚明又一重要的戏曲中心。明中后期,文人自我意识觉醒,他们积极参与戏曲创作,特别是传奇创作。这一时期,以汤显祖为中心,在其周围形成一个同乡曲家群落,包括谢廷谅、傅占衡、郑之文等曲家,他们在剧坛展露风采。汤显祖创作“临川四梦”,并由宜伶演出,使得“四梦”与宜伶声震海内。与汤显祖交往密切的谢廷谅、谢廷讚、徐奋鹏、曾如海、郑之文等人不仅文采出众,在戏曲创作方面亦出色。明代临川曲家大都有入仕从官经历,且颇具风骨:谢廷谅与其兄弟廷寀、廷讚皆因进谏被贬官;徐奋鹏以《古今治统》针砭时政。加之,明代盛行讲学、游学之风,临川曲家与金陵、闽、湘等地曲家多有交往,如谢廷谅与曹学佺、梅鼎祚、臧懋循等人皆有频繁的交游。晚明,临川地区深受佛教、道教影响,在酬神祭鬼的宗教祭祀活动中,演剧活动相当兴盛。戏曲发展成熟,戏曲欣赏不仅限于士人家乐,更多在普通民众,如迎神赛会。在春秋两社之外,如若遇到重大旱涝灾害、疾病疫情,就会把宗教祈祷与演剧娱乐结合在一起,举行迎神赛社的祭祀活动,既娱神又娱人。戏剧文化、宗教文化与民俗文化交融在一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晚明戏曲声腔在赣东经历了质变式发展,青阳腔、弋阳腔、海盐腔、昆腔等传入临川后,吸收临川方言土语,与本地道教文化、傩文化结合,催生出“孟戏”“目连”等宗教文化浓厚的戏曲演出形式。一批江西文人在建阳、杭州、金陵等地担任戏曲选本选辑工作,从《词林一枝》《玉树英》《八能奏锦》《风月(全家)锦囊》等戏曲选本中可以窥探晚明临川刊刻的地域特性。

【年份】2019

【页码】

【期号】

【获取全文】 文献详情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