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阐释学角度看中国古典戏剧的翻译——以汪榕培英译版《牡丹亭》为例
【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王昕
【期刊名】
【内容提要】 汤显祖是我国明代著名戏剧家,被称为“东方莎士比亚”。他的代表作《牡丹亭》文字优美,唱腔动人心弦,男女主人公情感超越生死,成为中国古典戏剧史上的不朽之作。作为中国文化一颗耀眼的明珠,《牡丹亭》被译成英文传播到国外,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其中著名的翻译版本有三个,分别为伯奇译本,张光前译本和汪榕培译本。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将翻译纳入到文化研究的领域中,推动了语言和文化的研究。阐释学在翻译研究中逐渐彰显其特性,成为译介研究的热点。本文以乔治斯坦纳提出的阐释学翻译四步骤为基础,以汪榕培教授英译版本的《牡丹亭》为研究对象,尝试从四个具体的步骤分析翻译特点。本文第一章简单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的重要性、研究方法和框架;第二章梳理了目前对《牡丹亭》的研究以及国内外的阐释学的研究;第三章主要分析阐释学概念和其发展过程。第四章在简要介绍了《牡丹亭》的内容及其作者后,利用具体实例,分析了翻译四步骤在译本中的体现。第五章主要列举了本文的研究结果和不可避免的局限性。斯坦纳认为,翻译活动第一阶段始于译者对原文的“信任”,译者首先认同原文本的翻译是有意义的或可以实现某种特定目的的。本文从原文的认识评价、自身翻译素质评估和译者翻译目的这三方面入手,分析了汪榕培先生信任《牡丹亭》,认为它是可以翻译的。第二阶段为译者的入侵,即译者的渗入和提取。通过列举实例,本文分析证明了译者的积极入侵如何在此阶段发挥作用,从而影响译本的。第三阶段就是吸纳,是一个表达的阶段。本文通过大量实例,分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选择倾向。由于译者对原文的入侵和吸纳,部分原文传达的信息会丢失,因而弥补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积极的。在第四阶段即“补偿”阶段,汪榕培利用韵律诗的格式,极力保留原文的韵味和传达的意义,从而弥补在翻译过程中的语言差异给译本带来的损失。本文在利用阐释学翻译四步骤分析《牡丹亭》的翻译后,希望探讨阐释学对中国古典戏曲翻译的可行性,为翻译研究进绵薄之力。
【年份】2014
【页码】
【期号】
【获取全文】 文献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