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叶小纨及其杂剧《鸳鸯梦》的艺术特色和女性意识研究
作者:陈雪琪 日期: 2018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叶小纨在沈、叶两大家族的文化和艺术的浸润下获得了一定的文学积淀,又在沈璟等人和明中期大环境的影响下创作出第一部由女性执笔完成的杂剧作品《鸳鸯梦》。叶小纨是在整个文学史之中难得一见的各种文体都很得心应手的女性文学创作者,虽然只有极少的作品得以流传至今,却是十分有价值的经典之作,其中所蕴含的深厚感情,即使穿越了数百年光阴也丝毫没有褪色,让人情不自禁感叹她与姐妹们的感情之浓烈,姐妹相继魂归离恨使她在痛极之时写下如此哀乐挽歌,却也为文学和曲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鸳鸯梦》杂剧在艺术上亦有独到之处。首先,剧作在体制上有所创新,剧作将正名置于开端,其下继以一段开场戏,既不似南戏的“开场”,又不似北剧的楔子,而开场戏之后又有一个“楔子”;剧作虽以杂剧形式写成,却不按杂剧演出体制分折,而是用南戏或传奇的“出”为场次名称,可见剧作是有意要突破北杂剧的旧有体制。其次,剧作文采斐然,曲词典雅。作品中“拟男”的写作手法十分新颖,除对姐妹的怀念之外,还表达渴望身为男性施展抱负追求精神自由的理念,《鸳鸯梦》中更多的抒发了空有一身才华而得不到重用的不满和郁闷。叶小纨通过《鸳鸯梦》强烈的表达出了她对社会的控诉,以及对于这种不公平的社会现象的极度不满与厌恶。从《鸳鸯梦》中我们还可以发现叶小纨的女性意识已经开始展露,虽然属于不自觉的萌芽意识并且相对薄弱,但在明朝末期的社会环境中能够有这样的思想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她为女性发声,强调女性的社会地位,抛却男女私情,渴望寻找志趣相投的知交密友。本文从叶小纨的身世背景和生存环境出发,研究杂剧作品《鸳鸯梦》的创作契机和创作过程,及其剧中的女性意识的初现和对后世的影响。
布莱希特“间离效果”在戏剧空间中的实现
作者:王雯丽 日期: 2018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中国镜像下“毁誉参半”的布莱希特及其“间离效果”,在近九十年的碰撞和磨合中,走向的不是一条互相融合的道路,而是呈现一种屡次尝试后无解而趋向抛弃的趋势。究其原因,除了理论学者一致认为的审美思维隔膜外,一个重要的且极易被忽略的因素,即实践的能力。实践的失败无法证明理论的无效性,相反,对理论进行正确的解读,并建立一套与之匹配的可供运用的实践模式,将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为实践提供指导。对于实践中可见的“间离效果”,舞台和剧场中的装置如半截幕、指示牌、明晃晃的灯光等,国内外学界均已做过大量的探讨。因为这种舞台装置、布景、甚至是剧场本身,具备实践操作的可复制性,可以从一种静止的,历时性的视角来加以分析和运用。而不可见的“间离效果”,即需要观众的想象参与创造的一整套审美空间,因其研究的动态性和共时性,而难以被戏剧创造者,甚至是戏剧理论家所察觉。而同时,这也是能否真正实现布莱希特“间离效果”的关键所在。因此,本文将重点探究“间离效果”在戏剧空间中的实践逻辑,综合借鉴法国学者麦克·伊萨卡洛夫(MichaelIssacharoff)和中国学者濮波的空间分类,将戏剧空间分为三个层次.:一、观演空间(舞台上的演员、角色和观众的空间互动和交流);二、文本空间(剧本里的故事空间);三、符号空间(戏剧的逻辑框架模式)。通过深入分析上述戏剧空间结构及深层逻辑,本文将试图解释“间离效果”在中国的实践困境,并建立一种方法论的理论模式,以期对“间离效果”在世界戏剧中的实践有所启发。同时,将“间离效果”与空间结合并运用现代先进的科技如影像和激光等技术,为“间离效果”提供一种全新的实践视角和理论支撑。
李玉社会风情剧研究
作者:钟忆雪 日期: 2020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李玉经历了明清易代,王朝更迭,他出身底层,身世凄凉,又受到晚明苏州剧坛的影响,社会阅历丰富,作品数量繁多,内容丰富多彩。李玉的社会风情剧表现了对晚明王朝黑暗的社会现象的讽刺与批判,表现了对人心不古的社会现实的鞭挞与痛心。其作品不仅具有教化意义,还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本文分为三部分进行研究:第一章介绍李玉社会风情剧的创作环境。本章通过梳理社会现实环境,个人成长环境,苏州剧坛环境等因素,对李玉社会风情剧创作的影响,揭示剧作家作品的社会意义和艺术特色。李玉作为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江南布衣之士,只能寄情于笔,痛斥世风日下的社会,讽刺黑暗的现实。将李玉的社会风情剧置于当时大环境背景之下,更能够直观地了解其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第二章分析李玉社会风情剧的案头编创。李玉作为职业剧作家,其作品既适合案头阅读,又适合场上表演。本章通过分析李玉社会风情剧戏剧结构的架构、戏剧冲突的表现以及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揭示李玉的创作规律,揭示其作品为何既能登上士大夫的厅堂氍毹,又能演于民间的庙堂戏馆。第三章研究李玉社会风情剧的舞台呈现。伶人为迎合观众的审美需要,为适应舞台演出,对李玉的社会风情剧做了大量的改编,本章以《缀白裘》为舞台范本,将其与原本一一对照。对比发现伶人的改编主要集中于增删曲牌和宾白,调整脚色,突破排场等方面。李玉的社会风情剧经过伶人一次次舞台改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戏的剧场性与可看性。
王魁戏流变研究
作者:宋丽 日期: 2019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王魁负桂英》作为宋元南戏中的代表剧目之一,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王魁戏自诞生后就受到百姓的欢迎,至今仍然在戏曲舞台上长演不衰,王魁戏作为负心戏的典型代表,其背后流行的原因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分析。本文旨在梳理王魁戏的流变过程,包括王魁故事和剧本的产生和流变,王魁和桂英的形象流变,以及阐释其流变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此外,本文还通过分析王魁戏流变过程中重要的节点作品,即明传奇《焚香记》、川剧王魁戏(包括赵熙改本《情探》、周慕莲演出本《焚香记》、席明真李明璋改本《焚香记》),以及田汉改编本《情探》,研究王魁戏流变过程中不同改编本的艺术效果,特别是分析“情探”情节的艺术性和王魁戏不同结局的审美效果,由此来梳理出王魁戏的艺术价值以及当代戏曲故事改编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戏曲人物画的发展变化及它对于戏曲(京剧)的存在意义
作者:安璐 日期: 2013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戏画随着戏曲的诞生应运而生,经历了从宋、元、明、清到现代的漫长发展,大致分为三个时期:清代中期之前的戏画、清代中期至清末戏画、现代戏画。三个时期的戏画风格因为社会环境、国家政策、社会发展程度等众多原因而出现了较大差异,本文分别对三个时期的戏画在内容与形式上的异同与价值进行研究,并着重介绍清代中期至清末时期与现代戏画两个戏画发生重要转变的时期。自诞生以来,戏画便以其特有的方式存在并不断变化着,独立与戏曲之外又存在于戏曲之中,在艺术价值之外还有着丰富的文学内涵。
戏曲表演片段改编教程
作者:刘翼主编 日期: 2019.11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本书选取了20个中国经典戏曲折子戏片段,按照重表演、强动作、融程式、明节奏、多组合、舞身段、少唱腔、练身韵的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戏曲表演片段教学要求,突出中国戏曲表演程式化、写意性等综合特点。以两至三个片段或独幕小戏为一个单元,进行基本剧情分析,对教学难点与教学要求进行详细阐述。为了达到广泛教学应用的目的,在编撰中作者尽量避免了个性化的剧本分析和阐释,侧重基本的剧本分析和教学要点的说明。
上页 1 2 3 ... 1429 1430 1431 ... 1458 1459 1460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