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苏州派戏曲中的公案因素研究:以《十五贯》为中心的考察
作者:李佃云 日期: 2012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以《十五贯》为切入点对苏州派公案因素进行研究,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是探讨公案因素的发展。从元杂剧公案戏论起,分析公案戏的发展状况与不同时代的变化,以及各个时代公案因素的构成与改变。明代前中期,受政治影响,公案戏创作一度消沉,直到中后期,社会环境发生改变,公案戏的创作发展才得以复苏并攀上新的高峰苏州派作家创作叶公案戏题材作品的大量涌现及不断尝试更新,最终成就了《十五贯》这一集大成之作的出现。《十五贯》的创作集合了各种百姓喜爱的公案因素,并采用创新了“双线结构模式”这一创作形式,使离奇复杂的剧情系统化,通俗明了,易于被观众所接受。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十五贯》已趋成熟。各人物形象都独具特色,又互相映衬,正而形象更加突出,反而形象也鲜活生动。苏州派的创作思想有其独特内涵,电有局限性,这些在《十五贯》中都一一体现。《十五贯》之所以产生,究其原因,要从观众对元杂剧公案戏的审美疲劳和作家迎合观众心理需求而创作进行分析。可以认为《十五贯》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并对后世公案戏创作产生深远影响。
郑振铎戏曲史学论
作者:张申波 日期: 2011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郑振铎先生是中国现代戏曲学的开创者之一,他在整理戏曲文献、创构戏曲历史与拓展戏曲评论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之于整个现当代戏曲学家都可以称得上是首屈一指。郑振铎先生在戏曲方面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戏曲古籍的搜集、保护、校勘和出版,戏曲史学研究和戏曲史教育的实践。由于现当今对于郑振铎的研究,涉及戏曲方面,大多是谈其戏曲文献搜集、整理、刊刻之功,又加之郑振铎先生的戏曲史教育的实践时间较短,影响不是很大,故而本论文将行文重点放在了郑振铎先生的戏曲史学研究上。本文首先探索了郑振铎先生的文学史观与戏曲史观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选择其戏曲史学研究中成果斐然、影响较大的四个方面(“梵剧输入说”、诸宫调、元杂剧和关汉卿)以及常常为前人所忽略的两个方面(戏曲版画与清代宫廷戏)来进行具体的论述和研究;最后总结其戏曲史学研究之特点,并将其戏曲史学研究置于20世纪戏曲学术史的整体中进行观照,以见其戏曲史学研究在中国戏曲史学研究领域中所产生的继承与发扬之作用。
京剧入门与鉴赏
作者:本丛书编委会编 日期: 2010.01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我国的戏剧艺术源远流长,波涌浪翻,高潮迭起。其中,元杂剧的辉煌、明清传奇的鼎盛、以京剧为代表的花部地方戏的五彩缤纷,则分别代表着中国戏剧史上的三个黄金时期。京剧艺术博大精深,浩瀚无涯,令人叹为观止。京剧艺苑姹紫嫣红,辉煌灿烂,叫人眼花缭乱。本书就是一本全面介绍京剧知识的入门书,从京剧发展史、京剧剧目、京剧行当、京剧音乐、京剧舞台美术、梨园佳话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京剧丑行的分类辨析与职能
作者:焦敬阁 日期: 2015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一、丑行的分类辨析行当,是中国戏曲发展成熟的一大代表,行当的源起可追溯到金院本的"五花爨弄"。院本演出大都由末泥、引戏、副净、副末、装孤五人组成,至南戏时演变成七行:生、旦、外、贴、净、末、丑。发展到元杂剧时,又分为末、旦、净、杂。明代四大声腔(昆山、海盐、余姚、弋阳)的出现,使生、旦、净、丑各行得到全面分化和发展,如昆腔"江湖十二角色"之说,老生、正生(小生)、老外(老头戴白髯口)、末、旦
优孟在野 安溪民间戏曲与文化生态写真
作者:徐姗娜著 日期: 2011.01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本书分作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科学而通俗地讲解了安溪地方戏曲的文化基础,从宗教信仰、祭祀仪式,以及民间舞蹈,阐释了安溪地方戏曲的文化渊源和艺术元素。第二部分,细致而清晰地讲述了安溪地方戏曲的发展脉络,从先祖移民的孕育,到元明清的成熟,再到现代的推陈出新,都有一一讲解。
谈戏曲艺术
作者:郑尚宪著;卞孝萱主编 日期: 2012.0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戏曲的起源;戏曲的形成;中国戏曲的第一个高峰——元杂剧;明清传奇;清代地方戏与京剧等。
上页 1 2 3 ... 1443 1444 1445 ... 1458 1459 1460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