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声剧”的历史演变与审美特征
作者:王津京 日期: 2017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从20世纪40年代至今,围绕“相声剧”这一形式的创作实践和理论认识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本文通过对大陆和台湾相关创作情况和理论认识的总结将详细描述这一过程,并进行评述。大陆地区最早出现的以何迟的作品为代表的相声剧,以及后来的新编相声剧在相声与戏剧的集合意义上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多层叙事情境、评论性、表演的灵活性是这些作品的主要特征。相对地,滑稽戏曲(反串戏)应归属戏曲,“笑剧”由于失去传承已成为特定名词,移植自滑稽戏的“相声剧”只是一种喜剧,它们都不属于相声剧概念范畴。台湾相声剧是在特殊的文化历史背景下,并主要在西方戏剧理论影响下产生的戏剧创作形式。赖声川的相声剧因多时空叙事的创作方法和悲喜交融的戏剧风格体现出独特的魅力,“相声瓦舍”的作品充分利用了相声的元戏剧性和荒诞性,使相声剧呈现出更为丰富的形式,并扩展了相声剧的题材范围。比较两岸相声剧创作情况,台湾相声剧体现出更明显的独特性,并且在形式上可以涵盖大陆的相关创作。因此,相声剧概念也主要以台湾相声剧为总结对象。相声剧是表演者以“表演相声”为主要行动,并在表演过程中构建至少两个的叙事时空,以表演者在不同时空中的行动(主要是话语)之间的对比联系,展现对中心议题的理性讨论与感性回应的戏剧。相声剧概念的内涵包括围绕中心议题展开行动,以相声形式为基础构建多层时空,以喜剧为主的多元化审美风格和以复合行动与即兴反应为特征的表演方式四个方面。从戏剧发展的历史来看,相声剧同时体现出表现主义戏剧与象征主义戏剧的特征,相声为二者的结合提供了良好的工具。从1996年至今,“相声瓦舍”成立30年,创作了三十余部舞台剧作品。从诠释相声时体现出的主观性开始,瓦舍表演者们对相声的表演进行了戏剧化的改造。纵观瓦舍作品整体走向,相声的段子结构,利用戏仿技巧借古讽今、以古喻今,情感表达上的悲喜交融基本不变,整体结构从完整逐渐转向松散,情节上从较为固定的情境逐渐走向虚置的表演氛围,演员主观意识不断增强,体现出明显的元戏剧性。从现有相声剧作品来看,相声剧中的相声形式,将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联结起来,形成了以幽默和玄妙为主的审美特征。戏仿理论和元戏剧理论对相声剧创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论水浒戏中的侠义精神之特点
作者:孙跃 日期: 2008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本文所论述的水浒戏的范围,指的是元明清三代以水浒故事为主要内容的杂剧、传奇、地方戏以及京剧等戏曲表演形式。之所以选择戏曲作为研究对象,是由于戏曲的传播范围更加广泛,同时戏曲作为一种寓教于乐的形式更容易为广大民众接受并喜爱,从而也更容易对民众的日常生活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侠义精神是指一种以扶危济困与除暴安良为核心行为特征,一般通过非制度化的手段,实现公平与正义的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本文把元明清三代水浒戏中的侠义精神与作为整体的侠义精神和《水浒传》小说中的侠义精神做了比较,认为三者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在明朝的水浒传奇中,“忠君爱国”这一行为特征被突出。具体说来,元杂剧中的侠义精神代表了处于社会底层民众的社会理想,因此它是一种草根性的价值取向。而明朝水浒传奇中的侠义精神被“士人化”了,它更多地体现了知识分子们的理想与抱负。到了清代,地方戏和京剧中的水浒戏再次走进民间。此外,水浒戏中的侠义精神对知识分子和社会底层民众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对于知识分子来说,当文化目标与实现该目标的制度化手段之间出现紧张和冲突时,知识分子群体往往对水浒戏中的侠义精神表现出较大的亲和力,通过侠义精神所反映的社会理想去缓解目标与手段之间的紧张与矛盾。对于社会底层的广大民众来说,贫苦的生活使得他们无法产生知识精英的闲情逸致,只要有人能够让他们吃饱穿暖,为他们伸张正义,哪怕是在戏曲中,他们也会把这样的人供为神明加以崇拜。对他们来说,生活的目的就是解决温饱问题,他们会动用一切手段生存下去。而水浒戏的搬演启发了他们,成为他们求得生存的精神工具之一。与知识精英不同,他们把水浒戏中自认为有用的元素挖掘出来,从而把水浒戏作为改变现实的工具和力量,而被他们认为有用的元素归根结底便是水浒戏中伸张公平与正义的力量,换句话说,也就是水浒戏中的侠义精神。
藏汉戏剧女性形象比较——以《朗萨雯蚌》与《窦娥冤》为例
作者:尹欣桐 日期: 2016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藏汉古典戏剧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在这些女性形象中,《朗萨雯蚌》中的朗萨和《窦娥冤》中的窦娥具有典型性,她们既有相似的反抗历程,又有个性的不同选择。两者有比较大的可比性。本文从剧本内容着手,从艺术手法、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对两者作一一比较。全文从以下五个方面对藏汉戏剧女性形象进行了梳理与比较:绪论部分是对课题选题的背景与来源,研究的方法、目的和意义,国内研究现状及藏汉戏剧渊源的说明,介绍了藏戏、元杂剧、《朗萨雯蚌》和《窦娥冤》的研究现状。学界对藏汉戏剧的对比研究多侧重于整体的艺术形式比较以及内容相似的作品比较,对于藏汉戏剧中的女性个体形象比较较少,在这部分,笔者明确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即从女性形象角度对朗萨和窦娥进行深入地比较研究。第一章整体比较藏汉古典戏剧中的女性形象,分为两节,第一节以八大传统藏戏为例阐释了藏族古典戏剧中的王妃、民女形象;第二节以元杂剧为例阐释了汉族古典戏剧中的贞女、烈女、侠女形象;进而引出以《朗萨雯蚌》与《窦娥冤》为例具体比较藏汉戏剧中的女性形象。第二章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对《朗萨雯蚌》与《窦娥冤》进行比较。分为三节,第一节以戏剧结构入手,从题材、冲突设置、人物关系三方面进行了两部作品的比较;第二节比较分析两部戏剧层层递进的矛盾冲突;第三节以塑造底层女性为切入点,从共同的身份、对于家庭的维护及女性意识的觉醒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第三章从人物形象的角度对《朗萨雯蚌》与《窦娥冤》进行比较。全章分为五节,从爱女与童养媳的成长经历、忍夫与丧夫的不幸婚姻、人情与伦理的戏剧冲突、觉醒后的不懈反抗、自我实现的完美结局五个方面分析了朗萨与窦娥形象设置上的差异及共性。第四章分析《朗萨雯蚌》与《窦娥冤》所体现的藏汉戏剧文化心理,分为三节,第一节比较了藏汉戏剧作品中的文化心理,第二节分析了不同文化心理产生的原因,第三节阐释了不同文化心理对作品的影响。结语部分对论文四章进行了总结和概括。
川剧丑角造型的衍变
作者:邓良玉 日期: 2018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川剧丑角造型作为中国戏曲的地方戏造型之一,它在继承中华戏曲文化的同时,融合了巴蜀民间文化特点,形成了一种独具一格的造型艺术形式。从秦汉时期的俳优、唐朝的苍鹘、元杂剧丑角到明清时期川剧丑角造型的形成与发展等,川剧丑角造型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对于丑角造型的历史生成状态,本文通过分析川剧丑角造型的文化底蕴,探讨川剧丑角造型中审美规范与独特形制,尝试以现代审美角度去解释丑角造型的本质特征与形式语言对代服饰设计的创新应用与启示,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概述川剧丑角造型的发展历史,祭祀礼仪的出现、秦汉时期俳优的萌芽、隋唐五代参军戏的苍鹘、宋金杂剧的副净和元明杂剧与南戏融合的丑角形成等,综述川剧丑角造型的发展与衍变,为丑角造型的规范与形式提供基础。二是分析川剧丑角造型的类型与设计内涵,根据剧目中角色的身份、地位、面貌、角色、性别区分丑角造型的类型,即丑角造型艺术的基本形态。三是具体分析川剧丑角造型的规范与形式,从“摹仿”、“抒情写意”、“传神”、“虚实相生”四个方面来反映丑角造型的审美规范;并对川剧丑角造型的独特妆面进行分析,反映一个个鲜活有趣的丑角造型与审美文化精神坐标。四是川剧丑角造型典型元素在现代服饰设计的应用分析,从服饰、妆面的图案与色彩、结构等元素在现代服饰设计体现的形式美感,表现出与人们生活的相关联性,也顺应着现代审美发展的趋势。最后,结合川剧丑角造型的服饰、妆面对现代服饰设计的整体应用、图案、色彩和款式上的创新应用,搭建传统与时尚沟通的新桥梁,以川剧丑角造型文化底蕴赋予了现代艺术设计的实用价值。在现代服饰设计的多元化发展,现代服饰、妆面设计更应该体现出美学与生活、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发展。本文通过将研究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参考,通过文化传承的相互依存、共同发展与融合,增进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体验。
成兆才评剧创作艺术论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作者:钱建华 日期: 2019.02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本书以成兆才现存的创作及改编的八十余部剧目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重点从戏剧学和艺术创作的角度,对成兆才的创作手法进行分析与综合论述。 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评剧史和戏曲史的角度,梳理了成兆才在评剧史及戏曲史上的重要地位,从评剧史上两次重要的艺术改革:吴家坨改革与唐山永盛茶园的演出改革,论述了成兆才创作在评剧形成时期的奠基作用。第二部分,主要从意识形态角度,谈了成兆才剧本主要体现出的民众思想蕴涵,主要从传统家庭伦理观、社会道德观、宗教观、恋爱婚姻观、人生价值观五方面进行解读。第三部分对成兆才剧作的叙事艺术,包括情节与结构艺术和语言技巧进行分析论述,成兆才的剧本在情节上表现为务实与尚虚的特点,特别是通过梦境与鬼魂实现意与象的统一。成兆才的剧作坚持“一人一事”及“一物”的主脑立意,用来表现人物悲欢离合的开放式线性结构。这种结构特征,一来传承于中国源远流长的元明清传统戏剧和小说,二来也有自己独特的开创。成兆才的剧作本土特色明显,一是方言与俗谚,二表现为“戏串”语言程式的广泛运用。第四部分,分析了成兆才剧本中7类代表性女性形象和人物塑造方式,人物塑造方式有自述式的直接塑造,也有间接塑造及依据剧情的整体建构。第五部分对成兆才改编手法进行分析。成兆才现存八十余部剧目,有一半以上剧目改编自明清小说《今古奇观》《聊斋志异》及民间宣讲善书《宣讲拾遗》和《宣讲集要》。本部分内容分别从主题及叙事结构、叙事视角、人物关系及身份性格进行具体分析。最后从创作的角度,结合评剧历史对成兆才的贡献进行总结。
昆剧“南北合套”研究
作者:王亚琼 日期: 2016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南北合套”作为南北曲合流的产物,在早期南戏中就已经有了雏形,又在实际的唱演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最终在昆剧中得到了广泛运用,这也使南北曲的结合取得了成功而完美的结果。这种独特的联套形式,不仅促进了昆剧中曲牌联套体音乐的发展,还为剧作家集中抒情、突出人物性格、强化戏剧冲突以及营造对称或比对式的情势氛围等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手段,从而增强了昆剧的舞台表现力,并让观众享受到了与众不同的观感体验。本文共分三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南北合套”的形成过程,其原因一方面与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有关,南北政权的统一促进了南北音乐文化的交流,主要是作家和艺人的交流,另一方面则是戏曲音乐自身求新求变的内在驱动,主要是魏良辅改革昆山腔并成功运用于舞台上。同时还介绍了在昆剧出现之前,“南北合套”在元、明散曲和南戏中的存在情况。第二章针对明清传奇中的“南北合套”,分别介绍了常见套式的组合形式、唱式、用韵情况和声情,并将合套的运用场合与戏剧情境相联系,发现了几种常用的合套套式与不同情境类型的对应关系。第三章主要分析常见昆剧折子戏中的“南北合套”存留状况,展示了“南北合套”从墨本到台本的变化情况和临场状态,既有遭到严重破坏的,也有保存完好的。最后总结了“南北合套”在昆剧折子戏舞台化进程中的改动情况和其双面性。
上页 1 2 3 ... 1444 1445 1446 ... 1458 1459 1460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