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儿童歌子戏音乐研究:以2000年至2007年海山戏馆之演出为对象
作者:洪佳琦 日期: 暂无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兒童歌子戲是為因應兒童的心理、兒童的需要,為兒童量身訂作的歌子戲,一方面具有寓教於樂的功能,一方面則是呈現歌子戲的藝術之美,循序漸進的引導兒童接觸歌子戲文化,因此在劇本與音樂上有不同考量之處。 成立於2000年的海山戲館,於2000-2007年陸續推出四齣兒童歌子戲,將其推廣至劇場、社區、校園等社會各角落。本論文針對海山戲館的《阿三哥進城》、《是誰偷寶劍》、《雨傘麵線》、《誰是第一名》,分別從劇本與音樂方面,就其主題、情節、語言、前場唱腔、後場音樂與樂隊編制等方面,進行分析與探討,以了解劇本創作特點與音樂表現手法。 透過分析後歸納出海山戲館四齣兒童歌子戲在劇本與音樂上的特點,包括主題明確且情節單純,具有寓教於樂的功能;透過修辭、諺語、口號、口頭禪等的運用,來增添語言的趣味性;運用國語拉進與兒童觀眾的距離;以各種互動方式與互動內容來與觀眾進行互動;以歌子戲曲調為主,保留歌子戲音樂風格;加入不同的音樂元素來吸引兒童;運用主題音樂,透過重複的方式加深觀眾印象;運用節奏變化,製造活潑俏皮的氛圍;運用卡拉帶來豐富音樂效果等。 希望經由本論文分析與歸納出之重點,能作為未來兒童歌子戲創作之參考,也建議未來在兒童歌子戲的創作上能藉由善用歌子戲元素、在傳統與創新之間取得平衡點、提升演員專業能力、與兒童劇團合作,以及更多劇團的創作與推廣,使更多兒童有機會欣賞兒童歌子戲之演出,除具有寓教於樂的目的外,也期望能培養未來的歌子戲欣賞人口,將歌子戲這項戲曲藝術綿延不絕傳承下去。
包公戏研究
作者:陈涛 日期: 2009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北宋官员包拯(999—1062),因其正直廉洁,执法严峻,在长期流传中,逐渐成为清官典型,几乎家喻户晓。而且登上了戏曲舞台,从宋元杂剧,明清传奇,直到近代京剧以及其他地方戏,一直盛演不衰,成为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士庶百姓喜闻乐见的“包公戏”。以剧中人物作为某种戏曲的统称,这在我国“曲山词海”的戏曲史上,能有几何?“包公戏”为何具有如此摄魂夺魄的艺术魅力?她究竟有着怎样的丰厚思想蕴含、不朽艺术价值和深刻现实意义?理所当然地早就引起了学界注意而成为研究的热点,也出现了不少分歧意见。笔者之所以不揣浅陋,从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法律学等多方面全方位深入系统研究包公戏,就是力图真正把握其思想蕴含和艺术魅力,作为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历史借鉴。本文主要以元明清杂剧、传奇及近代京剧中的包公戏为研究对象。具体分为九章:第一章,包拯之前的清官。阐释“清官”的含义,分析清官产生的原因,总结包拯之前清官的特点。因为包公的出现也是历史连续性的必然结果。第二章,包拯其人。概述包拯生平特点。因为这是研究包公戏的历史根据。第三章,“包公戏”剧目考。对元代以来绝大多数包公戏进行考证。界定了包公戏的研...
水浒戏与中国侠义文化
作者:陈建平 日期: 2006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水浒戏在演变过程中,其行侠仗义、打抱不平的故事题材一直深受民间和文人的青睐,其塑造的李逵、宋江、武松等侠义形象千百年来更是令文人和民众感慕不已,这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自由、崇拜英雄的共同文化心理。本文拟通过对《水浒传》成书前后水浒戏文化内蕴的宏观透视和对宋江、林冲、李逵、武松、扈三娘等侠义英雄的微观解读,阐释这种全民共同的文化心理。 本文以“侠”为切入点,以元明清戏曲中的水浒戏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水浒戏多层面的视角关照和多维度的文化解读,以此作为对水浒戏进行文化研究的一个尝试。全文共分三章:第一章,首先论述了水浒故事的衍变概况,然后以明中叶为界,对《水浒传》广泛流传前、后两个阶段水浒戏的题材演变和文化内蕴分别加以阐述;第二章,通过对水浒戏中宋江、林冲、李逵、武松、扈三娘、孙二娘等侠义形象多侧面的解读,进一步探析文人与民间迥异的精神风貌和审美心理;第三章主要探讨了水浒戏倍受文人与大众欢迎的共同文化心理及其沟通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津梁作用。 总之,通过对水浒戏与中国侠义文化关系的考察,既可以窥知水浒戏嬗变发展和多舛命运背后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全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和审美理想,又可...
戏拟与复调的寓意
作者:丁兆国 日期: 2003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20世纪下半叶,英国小说在写实和实验两股潮流的相互交替中向前发展。然而从70年代末到90年代,英国小说似乎进入了两者汇合发展的阶段。人们生活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文化多元主义时代,一部作品里往往汇集了各种迥然不同的风格。洛奇的校园小说三部曲恰恰就产生于这种多元的文化语境之中。自从20世纪90年代它们被译介到中国以来,很多研究者由戏拟、拼贴、狂欢和元小说等形式特征入手进行分析,得出了其是典型的后现代文本这种结论。在本文作者看来,这种结论不尽准确。笔者认为此三部曲属于新现实主义创作的一种,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代英国小说的发展方向。因为它们一方面继承了现实主义的伟大传统,又吸收了实验主义的技巧革新因素。通过对作品的戏拟和复调这两个重要形式特征进行分析,本文旨在揭示此三部曲的创作特点及其对当代英国小说发展所具有的重要启示意义。 本文共分引言、战后英国小说、戏拟的深层内涵、复调的深层内涵、结语五部分。 引言简要介绍了洛奇的校园小说三部曲,交代了论文的写作目的和切入点:即通过分析戏拟与复调的深层内涵来揭示洛奇小说创作的新现实主义倾向,并借此来揭示当代英国小说的发展方向。 第一章...
河北、山西丝弦戏唱腔的初步研究
作者:杨青 日期: 2002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本文所探讨的丝弦戏特指产生于河北正定、石家庄一带,流行于河北大部分地区和山西省中东部以及雁北广大地区的一个古老的戏曲剧种。它属于弦索腔系,唱腔是在元、明、清小令俗曲的基础上吸收众多民间音乐元素而逐步发展成型的。 丝弦戏唱腔采用以板腔体为主兼有曲牌的唱腔体式,明显的体现了戏曲唱腔从曲牌体到板腔体的过渡性。其板式唱腔有两类:一是以八句【耍孩儿】曲牌为基础作板式变化而形成的板式变化体唱腔,一是以上下句为基本结构的板腔体唱腔。其曲牌唱腔多是元、明、清时期流行在中原一带的小令俗曲和各地的一些杂曲、小调。丝弦戏唱腔在长期的发展过程当中,因其内部的风格特点差异可被分为四路。四路丝弦戏由于有着相同的唱词结构,类似的板式唱腔和曲牌唱腔,因此有着相同的性格。然而,由于所处的区域不同,受各地不同文化的影响,各路丝弦戏又有着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 音乐是文化的一部分,人们总是根据自身文化的传统去使用、传播和发展自己的音乐艺术。通过对丝弦戏唱腔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它体现着河北、山西两地许多的文化事项和人们的精神气质,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两地文化的聚合体。
戏海沉浮话老调:老调戏的兴衰与现状
作者:张毅 日期: 2007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老调戏是源自于河北保定一带的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北大部分地区和山西省中东部以及燕北广大地区。老调戏剧目多达500余种,各朝代的剧目都有,有些剧目和元杂剧的唱词十分接近,这在中国其他地方剧种中是不多见的。 老调戏的音乐深受金、元诸宫调,北曲的影响,其音乐唱腔属于弦索腔系,是在元、明、清小令俗曲基础上形成的,初以曲牌为主,曲牌多达二百多支,后来受到板腔体音乐影响,以曲牌为母体发展了各种形式,因此,老调音乐不仅古朴,还清晰地显现了由曲牌体向板腔蜕变的过程,很有研究价值。 本课题通过对老调戏的剧种史、演员、剧目、音乐做客观、公允、详尽的分析研究,肯定其优长,又力图说明拯救老调戏艺术的迫切性,以期对它的音乐改革和持续发展有所启迪。
上页 1 2 3 ... 1447 1448 1449 ... 1458 1459 1460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