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湖北省京剧院新创剧目三论(1988-2008)
作者:邓晓燕 日期: 2010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湖北省京剧院自1988年以来创作的《膏药章》、《法门众生相》和《曾侯乙》三个作品是探讨新时期以来当代戏曲创作得失的理想范本。新编历史剧《膏药章》和传统戏新编《法门众生相》是当代戏曲的成功范本。其成功之处在于其坚持并发扬了戏曲艺术独特的审美特征,同时重拾了自清中叶以来古典戏曲创作缺失的“文学性”。《法门众生相》充分彰显了戏曲艺术一以贯之的“谐谑”精神和深沉的人文关照。《膏药章》立足于现实,以当代人的视角审视历史,充分展现了底层人物在一场腥风血雨的历史大变革中的命运遭际,既巧妙地确认主流意识形态的历史叙事又避免了当代诸多戏曲作品强搭“政治快车”的通病。戏曲作为一种深植于劳动人民的传统艺术,对“小人物”命运的关注特别地深沉感人。这两个作品均从“小人物”的视角中窥去,揭示被宏大的历史叙事遮蔽的另一种声音, 彰显戏曲艺术叙事视角的独特性。演员在戏曲表演中的中心地位和导演艺术在舞台调度上的突出作用在这两部作品中的相得益彰,既继承了戏曲艺术的演员表演高度技艺化的美学特质,又充分地借鉴了西方导演艺术对舞台调度上的优长之处,是当代戏曲创作的理想范本。 《曾侯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作品。它所缺失的可能正是湖北省京剧院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降在戏曲创作中一贯坚持的艺术方法。这种艺术创作方法表现在以《徐九经升官记》、《膏药章》、《法门众生相》为代表的一系列优秀戏曲作品上,从题材上讲,便是从当代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出发,书写“小人物”的生活,“以小见大”。从表现手法上讲,便是以坚持中国戏曲的美学本体特征为基础,将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与当代西方戏剧艺术在舞台表现上的先进成果有机的结合。在引进西方戏剧艺术的表现手法时,我们有必要对其做认真地辨析:借鉴什么,借鉴到什么程度,其是否与中国戏曲的本质特征相冲突。那种书写大人物大事件,搭唱“主旋律”的戏曲作品暴露曾经一个时期当代戏曲创作的普遍问题。新中国的戏曲创作史证明了这种“大”戏鲜有佳作。
徽州目连戏调查及研究
作者:柳林 日期: 2012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目连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个戏曲剧种,被称为是中国戏曲的“戏祖”、“活化石”。古徽州是学界公认的目连戏发源地之一,目连戏的直接源头为明代徽州剧作家郑之珍所作《目连救母劝善戏文》。目连戏甫一诞生,就在原徽州所属的祁门、休宁、石台、婺源、歙县等地流传开来。本论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运用三重证据法,即文献、文物、田野材料相互参证,从人类学、民俗学等多学科、多领域的角度对徽州目连戏展开深入研究。论文首先对徽州目连戏进行溯源。明代万历年间,徽州人郑之珍改编的《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在整合了明中叶以前历代目连故事的基础上,强化“忠孝节义”的儒家文化精神,此后,徽州各地的目连戏演出便蓬勃发展起来。其次,对徽州各地目连戏演出情况进行调查。具体到祁门县,有箬坑乡栗木村目连戏演出、箬坑乡马山村目连戏演出、历口镇历溪村的目连戏演出;歙县有长陔乡韶坑村目连戏演出、长标乡长标村目连戏演出;石台县有兰关乡大宇坑村的目连戏演出,大演乡剡溪村的目连戏演出。再次,在对徽州目连戏进行了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对徽州目连戏的表演形态做进一步研究。徽州目连戏的演出保存了宋杂剧遗风,《大佛游殿》是中国早期戏剧开场形式的遗存,熔百戏为一炉的“杂戏”特色,也清楚地表明其与宋杂剧的渊源关系。徽州目连戏演出准备、演出过程中的祭祀仪式等活动,还保留着的傩仪形式。在戏曲形式上,徽州目连戏有着半开放式的结构,它的唱腔富于古老性、可变性和丰富性。最后,对徽州目连戏与徽州文化的关系进行探讨。徽州目连戏与徽州文化相辅相成,徽州目连戏中的演出对徽州民俗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徽州目连戏在演出当中也反映出许多的的徽州习俗。徽州目连戏与徽州人的宗族文化联系在一起,目连戏的使用是与宗族紧密相联的,演出目连戏不论是为了驱灾、避邪或是祈福,受益者都是整个家族。徽州目连戏是徽州文化传统精神的浓缩。徽州目连戏所传达的文化内涵是徽州文化中哲学思想——程朱理学或新安理学的缩影,通过戏曲这一徽州群体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理学所倡导的“忠孝节义”价值观。
目连戏流变述论
作者:边艳蓉 日期: 2010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目连,是印度高僧,他的故事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汉文翻译佛经和天竺僧人进入中土开始传入中国,对中国的宗教、民俗、文学、艺术等产生深远影响,尤其对中国古典戏曲的影响更是深远。佛经《佛说盂兰盆经》奠定了目连救母故事的基本框架。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各种目连变文进一步丰富了其情节。该故事通过佛经、变文等形式广泛流传,后进入戏剧文学,形成目连戏。宋杂剧有《目连救母》,认为是我国第一个被文献述名的戏曲剧目。金院本有《打青提》,元杂剧则有《行孝道目连救母》、《僧尼共会》、《目连入冥》等,其主旨都是宣扬孝道。随着宋王朝的南下,目连故事与南戏结合,为后来目连戏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明代是目连戏全面繁盛的时代,既有传奇《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又有杂剧《僧尼共犯》,既有散曲《尼姑下山》,又有各种声腔的《目连救母》,可谓全面开花,各有风采。目连戏的宗教色彩也逐渐暗淡,劝善主旨凸显。地方戏目连故事戏更是蓬勃发展,各种声腔争奇斗艳。民间目连戏的高峰也随之到来。清代目连戏依旧顺着戏剧文学和民间说唱文学两方面发展。戏剧方面,出现宫廷大戏《劝善金科》。说唱方面,种类很多,主体是宝卷,出现了《目连三世宝卷》、《目连救母宝传》、《目连记》、《目连寻母》、《目连宝卷》等,十分繁富。清代后期,目连戏衰落,但京剧、川剧、豫剧等剧种的目连戏保留了下来。
秦腔历代故事戏脸谱
作者:高登云撰文绘图 日期: 2014.08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本书约14万字,收录脸谱1000余幅。本书命名《秦腔历代故事戏脸谱》,所收录剧目,凡上古、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历代,殆无缺漏;每一剧目并有详细文字说明,不仅剧情本事,作者开蒙以来亲自扮演之角色,亲见、亲历之演出,秦腔著名班社、演员,演出场景,无不详备;脸谱勾绘,亦不仅限于花脸及丑角,凡戏中人物皆有描绘,琳琅满目,蔚为大观。秦腔脸谱秦腔脸谱风格古典、独特,体系完整,对京剧脸谱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深远,是中华戏曲宝贵的文化遗产。由于过去对于秦腔脸谱资料重视不足,其保存状况令人堪忧。再加上如今秦腔已逐步走向衰落,秦腔脸谱的绘制者也硕果仅存,后继乏人。抢救并保存这份重要的文化遗产,迫在眉睫。我社策划的“秦腔脸谱”系列是秦腔脸谱首次系统整理出版,意义深远。本书体系完整,大部分传统戏均有,填补了传统秦腔脸谱空白。与一般脸谱仅绘制净、丑角色,绘制重点主要为面部不同,书稿所收录每一场戏生旦净丑重要角色及舞台服饰均加以描绘,更大限度还原舞台演出的原貌。此外,其所绘制的每幅脸谱,均有剧目剧情简介,许多还附有作者当年亲历的演出情况,以及秦腔著名班社、演员相关情况的记录,很有史料价值。
河南目连戏研究
作者:吕珍珍 日期: 2007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目连戏发轫于北宋汴京的勾栏瓦舍间。河南是目连戏的摇篮和主要演出地域之一。本文在田野调查取证和文献资料蒐集整理的基础上,对研究者关注较少的河南目连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本文共分三大部分:引言、正文和余论。引言概述了河南目连戏的重要地位、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研究视角、思路与方法。正文按逻辑顺序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河南目连戏的历史和演出现状。该部分先简要地勾勒了目连救母故事及目连戏在中国的发展衍变历程,尤其是宋元明时期河南目连戏的状况,着重对关于宋杂剧《目连救母》演出形态的一些观点进行辨析,指出其以连台戏的形式连演七八天是有可能的。最后以戏曲史料和田野调查结果证明,目连戏在河南大部分地区曾以各种形式长期演出并广泛传播。第二部分:河南目连戏的情节渊源及思想倾向。该部分将河南目连戏的现存剧本析为两个系统,通过与变文和其他地区目连戏的比较,推究现存河南目连戏的情节渊源。本文认为,河南目连戏源于北宋《目连救母》杂剧而发生了较大的变异:在情节上,它较多地接受了宝卷和民间传说的影响;在思想蕴含上,它更多地吸纳了源于社会下层民众艰难生活现实的特殊的“孝”观念,从而与儒家传统观念呈现出...
莆仙目连戏与道教渊源研究
作者:张喜珊 日期: 2007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北宋后期,作为戏祖的目连戏自北而南,到处衍传发展,在其经过宋、元、明、清四个封建朝代近千年的中国戏剧历史长河里,成为一个流布最广,戏曲综合艺术蕴藏量最丰富,大戏结构最恢弘,涉及戏曲、声腔、宗教、历史、民俗等学科最多,内容最广泛的特殊古老剧目。堪称南戏活化石的莆仙目连戏混合了儒释道三教思想。出自佛教题材的莆仙目连戏,至今较少有人专门研究它与道教的渊源关系。本文试图从历史学、哲学、宗教学、民俗学等视野,运用比较研究方法,探寻莆仙目连戏与道教的渊源关系,进而为莆仙目连戏的深层研究,提供新的视野和角度,这也是本课题努力尝试的目的和意义之所在。全文包括绪论、四章和结论。绪论是有关本课题的研究基础、研究动机与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限制。本文的主体共分四章,分别从戏神、演出习俗、文本研究和音乐本体等四大方面管窥莆仙目连戏与道教的渊源关系。结论从哲学、历史和宗教的高度进一步探究二者渊源关系背后的深层根源。
上页 1 2 3 ... 1453 1454 1455 ... 1458 1459 1460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