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照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哲学阐释学视角下《牡丹亭》白之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
作者:熊小翠 日期: 202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本论文以哲学阐释学为理论指导,以伽达默尔提出的“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和“效果历史”哲学三原则为切入点,研究美国汉学家白之翻译的汤显祖《牡丹亭》中文化负载词翻译,评析其得失,探寻其成因,以期为古典文学作品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提供一定参照。本研究结果表明,从“理解的历史性”来看,在具体历史环境中,白之的认知具有某种历史局限性,其“合理的偏见”或前理解造成的文化负载词的欠额翻译,未能传达文化负载词的深义;但从“视域融合”原则来看,由于文化差异,在《牡丹亭》的翻译过程中实现译者、译文读者和原文作者三者之间完全的视域融合是不可能的。论文指出,白之在翻译过程中进行了文化过滤,省略了文化负载词的文化意象,方便目标读者理解作品,但却未能准确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效果历史”原则强调文本意义的开放性和未完成性。就此而言,白之由于历史局限性或自身认知水平的原因,导致不少欠额翻译;而因文化过滤等又造成译文的形式或内容等方面的不必要的缺失。这些不足,召唤后来者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入理解文化负载词,予以重译该作品。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应该随时代的语言要求而变化,适时重译可望完善其语言文化意蕴。论文依据伽达默尔的哲学三原则,指出翻译往往受到译者历史局限性和自身认知水平等方面的影响,造成译文在文化传译的未完成性和开放性,以哲学阐释学视角可为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提供新的视角,同时阐明《牡丹亭》等中国典籍之重译的必要性。
论《牡丹亭》叙事中的虚幻世界
作者:秦怡梵 日期: 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牡丹亭》讲述了杜丽娘因伤春而感梦生情,一病而亡之后又得遇柳梦梅,从而起死回生的故事。在故事中,存在着“梦境”与“幽冥”这两大虚幻世界,梦与魂这两个元素在故事中不断穿插,而杜丽娘一幅画像将虚幻与现实相连。本文将从《牡丹亭》中的虚幻世界入手,分析故事中的“情”,并重新审视《牡丹亭》的大结局。论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牡丹亭》中的梦境世界。首先,追溯“梦”在文学创作中的演变与在戏剧中承担的功能,并讨论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创造与操纵幻境的方法。梦境的创造与理想在现实中的求而不得息息相关。在《牡丹亭》中,这种关系则体现为杜丽娘情欲的苏醒。此外,汤显祖借助梦境呈现角色的自我冲突和社会环境冲突,在彰显“情”与“理”对立的同时,又使得梦境成为一个得以短暂容纳私情的空间,给这份冲突一个缓和的余地。第二部分则主要讨论《牡丹亭》中的幽冥世界,《牡丹亭》中的地府呈现出阴森与戏谑并存的状态,而杜丽娘的鬼魂作为幽冥世界的延伸,与身为人时的杜丽娘相比较,则表现出了一定程度上的性情差异。所以可以进一步讨论,建立于这样的差异之上的爱情并不具备绝对的可信。同时,杜丽娘回生前后的性情差异无形中表露出作者对于传统礼教的焦虑。《牡丹亭》中对于“情”的解读有着复杂的性质,情与欲望、生死不断纠缠,充满着矛盾的张力。第三部分将立足于杜丽娘的自画像,分析这一物品是如何串联前后情节,又如何被赋予想象的空间与色彩。“画中人”主题早已与男女情爱相联系,而杜丽娘的画像更是成为梦境之后另一个寄情的空间。同时,柳梦梅因画生情,看似是与杜丽娘姻缘天定,却在细节处透露出这份情的虚无缥缈。《牡丹亭》拥有奇幻的情节,却在最后逐步落入一个略显平淡的结尾。幻想性的修辞能补偿作者对现实的不满,情爱虽被置于幻想的语境,但仍旧要回归现实,所以创作者总是摇摇摆摆,在赋予爱情超脱的地位的同时,又总在最后使它再次与社会伦理相重叠。
《牡丹亭·劝农》的美学研究与反思
作者:马舒婕 日期: 201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明朝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问世,其中第八折《劝农》主要描述杜宝作为地方官下乡劝农、百姓盛情接待的情形,是一出热闹的“群戏”。这出戏展演的内容和曲折的演出史对仪式戏剧的审美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但却长久地被学界和演出界所忽视,因此,针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劝农》一折在《牡丹亭》400多年的演出史中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明末清初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带来社会风气的日渐开放,《劝农》在以杜柳二人爱情为主线的《牡丹亭》的改本中被淘汰。清代中期,得益于《劝农》演绎的内容与皇家劝农仪典的高度契合,其成为了宫廷开团场承应戏的“宠儿”,并被传入官宦士大夫的家班演出,后随着家班没落、伶人走进民间,这出剧目又被带到普通百姓当中,成为一出消灾祈福的吉祥戏。清朝末年由于小农经济的瓦解和城市化兴起带来的剧场形态的转变,戏曲的社会功能逐渐被削弱,花雅之争之后昆曲式微,以《牡丹亭》为代表的一批经典昆曲剧目的演出锐减,《劝农》也在历史的潮流中被渐渐淹没。《劝农》在清朝中后期迎来的演出高峰是由朝廷“自上而下”的推动所带来的,这种现象在戏曲演出史上对其他剧目而言并不多见,其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戏曲内容和劝农仪式本身高度重叠,以歌舞演仪式带来了别具一格的演出效果,演绎场景与现实场景的偏离为观众提供了陌生化的审美体验。第二,舞台上的《劝农》表演延续且更好地完成了农村岁时劝农仪式的社会功能。统治者通过演绎戏曲《劝农》,寓教于乐地完成了礼制的目的,促进人与人关系的和谐;汤显祖创作《劝农》试图达到个体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的和谐;观众爱看这出戏,则符合“以和为美”的审美观,《劝农》包含的不违四时、不负春光的价值观正是天人合一的和美艺境的展现,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体现。戏曲和仪式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共生关系,戏曲在古代具有族群凝聚和心灵安顿的作用,但戏曲的意蕴传递是“向下”的,它不像仪式那样顶着宗教的光环引导人们产生敬畏之心,而是利用一套程式化的语言构建出一方心灵的栖息地。戏曲《劝农》以劝农仪式作为剧情内容进行演绎的方式,不同于农村岁时劝农典礼上基于仪式产生的祭祀仪式剧,而是融合了不同行当唱念做打的艺术表演,因此,陈士争版的昆曲《劝农》是向戏曲本源回归的一次探索。戏曲从仪式中走出,其天生的充满象征意味的程式因子对戏曲和美感的构筑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在当前以“剧”、“诗”、“乐”等学说为主导的戏曲本体讨论中,程式因的讨论有限,因此,强调对戏曲“怎是”的研究就显得迫切且必要。“戏曲”作为一项古老的文化载体并非一个单质的概念,而是具有多元的内在结构和丰富的外在形态的历时性存在的文化范畴,只有找到这项艺术的“根”,才能更好的保护、欣赏和改革传统戏曲。
《牡丹亭》在韩国的传播与接受
作者:王白鸽 日期: 201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汤显祖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戏剧家。他创作的戏曲作品《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和《牡丹亭》被并称为“临川四梦”。在“临川四梦”中,《牡丹亭》的传播范围最广,同时也是汤显祖一生最得意之作。随着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许多戏曲作品走出了国门,踏上了异国的舞台,让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欣赏到了来自中华文化的魅力。韩国作为中国的邻国,与我国在戏曲文化的交流上更为频繁。通过笔者调查研究发现,两国的戏曲交流可以追溯至秦汉时期,在文献和史料上都有许多记载。到了现代,随着韩国各个大学开设中文专业,众多学者把目光投向了中国戏曲,越来越多的戏曲作品走入了韩国读者的视线,越来越多的戏曲译本面世。两国的戏曲交流迈向了新高度,进入了新阶段。虽然目前两国戏曲交流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笔者发现,大部分学者的研究重点,还是集中在几部较为知名的戏曲作品上,例如《西厢记》、《五伦全备记》等作品。对《牡丹亭》等其它戏曲作品的关注度依然不高,《牡丹亭》的译本相较于《西厢记》等作品来说也是寥寥无几。就这一现状来说,笔者认为还是要加大对《牡丹亭》等优秀戏曲作品的海外传播,让越来越多优秀的戏曲作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同时,笔者还将结合自己在韩国全罗南道罗州小学的教学经历,总结出在韩国中小学进行戏曲推广所面临的问题。本文还通过问卷的形式分析了韩国小学生对中国戏曲的接受程度,结合韩国小学生对中国戏曲推广课的反馈,进一步探究中国戏曲在韩国的传播策略。本文一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是中国戏曲在韩国的传播概况简介。本章介绍了从古至今中国戏曲在韩国的传播与接受情况,其中主要以在韩国传播和接受最广的中国戏曲《西厢记》为例。同时,本章还介绍了韩国学界对中国戏曲的研究状况和成果。第二章是《牡丹亭》在韩国的传播与接受。本章介绍了汤显祖与《牡丹亭》,然后分别阐述了《牡丹亭》在韩国的几种传播途径:戏曲文本传播、戏曲舞台传播和大众传播三个方面。本文通过这个章节介绍了《牡丹亭》从朝鲜时代到当今韩国的传播概况,并对不同时期所侧重的不同传播形式进行了分析。第三章是《牡丹亭》在韩国全罗南道罗州小学教学实例。笔者根据自己在韩国全罗南道罗州小学给学生教授中国戏曲《牡丹亭》的实践经历,总结出一些中国戏曲在跨文化课堂中易出现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第四章是笔者根据教学实例提出的中国戏曲对外传播策略。本章根据前面几个章节的介绍,总结以《牡丹亭》为主的中国戏曲在韩传播现状,并根据问题提出今后中国戏曲对韩传播的策略。最后为结语。结语对中国戏曲在韩国的传播和接受做出总结,同时对韩国中小学文化推广课做出总结;最后对中国戏曲在韩国的传播提出了期望。
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昆剧《牡丹亭》研究
作者:巫丹丹 日期: 201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本论文从跨文化传播学的视角出发,以昆剧《牡丹亭》为研究对象,在对《牡丹亭》文本英译全本对比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对其多个版本戏剧演出的跨文化传播特点进行分析,从中总结演出对外传播的策略,最后重点讨论《牡丹亭》进入对外汉语课堂的传播现状,以及开设以《牡丹亭》为主题的昆曲文化课程的构想、困惑、策略和意义。论文主体分为三部分:引言从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现状出发,明确选题与缘起。文中论及在当前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增进中西文化交流是汉语国际教师日益迫切的任务。《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戏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并因其炽烈深情震撼人心。在它流传了四百多年后的今天,闪烁出新的时代意义。2001年,中国昆曲艺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中国的文化影响力越来越大,《牡丹亭》全本的英译,昆剧《牡丹亭》走出国门,尤其是青春版《牡丹亭》在世界范围的登台,使《牡丹亭》传播成为中国昆曲艺术跨文化传播的典型。第一章,对比分析《牡丹亭》英译全本的跨文化传播。《牡丹亭》的英译文本因其翻译主体不同分为两类,汉学家的“译入”本和国内学者的“译出”本。本章用文献研究法,总结了伯奇、张光前、汪榕培英译全本的特点,并选取三个译本同一段译文进行直观的对比分析,从而总结《牡丹亭》英译的问题和对外传播的策略。第二章,以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具有代表性的《牡丹亭》舞台演出为研究对象,梳理了歌剧版、传奇版、青春版和园林版《牡丹亭》的传播现状,根据剧作演出呈现的特点,分析其体现出的跨文化理论知识,包括文化的认知体系,文化权利,文化的观念体系,文化相对主义,社会互动与认同,传播中的语言和非语言符号,文化多元性等,最后总结昆剧《牡丹亭》走向世界的启示,即中外交流和媒体广宣。第三章,着重讨论了《牡丹亭》在对外汉语课堂的教学情况。包括教学构想、困惑和实施策略和教学意义,借助调查问卷用数据化的形式证明《牡丹亭》教学是中华文化传播的经典选材,并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大胆的设计。结语再次强调昆剧《牡丹亭》的独特魅力,并对中华传统文化走进汉语国际课堂进行展望。
《牡丹亭》王思任评点本研究
作者:明晶 日期: 201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在明清《牡丹亭》评点本中,《牡丹亭》王思任评点本是独具特色并产生了重要影响的评本。本文以王思任的《牡丹亭》评点为研究对象,从考证王思任与明代戏曲人物的交往和他评点《牡丹亭》的历史语境入手,整理《牡丹亭》王思任评本的内容,通过对比剖析其评点特色,并从中总结出王思任的戏曲思想。全文从以下五个部分展开论述: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牡丹亭》王思任评点本的研究概况,分析了学术界目前对王思任与戏曲文人的交往、《牡丹亭》王思任评点本的文本和王思任的戏曲思想这三方面的研究现状,总结了现有研究对此选题的贡献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王思任及其《牡丹亭》评点的历史语境。这一部分考察了王思任与汤显祖及其它戏曲人物的交往,阐述了王思任评点《牡丹亭》的历史语境,即晚明的文学思潮、“汤沈之争”和明代戏曲评点的高度发展。这些交往和历史语境影响了王思任评点《牡丹亭》时的情感态度和哲学倾向以及他的戏曲思想。第三部分具体探讨了《牡丹亭》王思任评点本的评点内容。王思任将《牡丹亭》的主题解读为“情”,肯定了《牡丹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认为《牡丹亭》以细致入微的描写刻画出了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王思任肯定了《牡丹亭》在情节次第、关目结构和人物出场上的设计,具体分析了《牡丹亭》的遣词造句。此外,王思任还借助评语讽时骂世,诠疏考证了《牡丹亭》部分内容。第四部分通过王思任评点本与其他评点本的比较,论述《牡丹亭》王思任评点本的特色在于其鲜明的文学性和戏谑诙谐的评点风格。第五部分以王思任的《牡丹亭》评点为基点,结合他的其它文学作品,从中提炼出王思任的戏曲思想,即在戏曲内容上崇尚真情、重视意趣,在戏曲文辞上,提倡惟清惟明、雅俗相兼的本色论。结语概述了王思任评点《牡丹亭》这一文学批评的价值影响。王思任独具特色的评点确立并提高了《牡丹亭》在明清传奇中不可取代的地位,促进了《牡丹亭》的文学传播与接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上页 1 2 3 ... 8 9 10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