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照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牡丹亭》及其英译本:系统功能分析
作者:叶婷 日期: 201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于 1598 年创作而成。作为中国古典戏剧的代表作,《牡丹亭》在中文文学史上享有极高声誉,不仅如此,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哥伦比亚大学和耶鲁大学还将其列入东亚古典文学的必读书单。本文将进行其原文与四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本文的理论框架是一个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理论。为了解决古典文学作品的翻译与再实例化这一个难题,根据 Martin所提出的“投入”和“耦合”这两个概念,本文采用一款新的系统功能翻译模型— 语际再实例化。基于 Martin, 以及其他相关学者的研究, 本文首先会相应地拓宽其理论内涵,进而探讨《牡丹亭》及其译本所体现的“投入”问题,并对其概念、人际和语篇意义潜势是在再实例化过程中被激活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许渊冲译本在概念投入中再实例化程度最高,汪榕培,张光前次之,Birch 程度最低,然而 Birch 的译本在人际投入中再实例化程度最高。汪榕培和许渊冲的两个译本在语篇投入中保持着优势。对于这些差异,笔者通过译者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的翻译策略的选择来进行阐述。本文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在理论方面,进一步探讨了实例化层次结构,并提出了再实例在古典文学文本分析中的应用。在实践上,激发了译者、学者乃至翻译专业的学生在翻译以及研究翻译时,更好地利用再实例化。本文以古典文学作品翻译中的“投入”分析为基础,为古典文学作品的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工具。
《牡丹亭》舞台传播相关问题研究
作者:汪惠 日期: 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牡丹亭》得以盛传于世,“是才人侥幸之事,非文至必传之常理”。汤显祖首先是一个诗人,然后才是一个思想家、戏剧家。虽然,随着《牡丹亭》传奇的流传,汤显祖最终被后世以“戏剧家”的身份加以认可,但实际上《牡丹亭》更倾向于案头文章,而非场上之曲。汤显祖的《牡丹亭》有许多不合戏曲舞台演出法度的地方,具体表现在:不合音律,声腔不协,结构关目冗杂,文词艰涩难懂。特别是对于它的不合音律,历来所受批评最多。音乐是戏曲灵魂。如果一部戏曲不合音律,难以搬演上舞台,必定会被排斥在舞台传播之外,从而失去戏曲的生命。值得深思的是,虽然《牡丹亭》不被视作场上之曲,但从《牡丹亭》脱稿之日起,它就一直活跃于戏曲舞台上面,并还成为昆曲的经典保留剧目。这其中的缘由特别值得思考。晚明时代,是一个崇尚士大夫戏曲文化的时代,文人多逞才肆能,一时写剧成风。汤显祖才名闻于世,笔墨精妙卓绝,他的《牡淡亭》传奇一出世,便为当时文人所喜爱。同时,文人士大夫们还以各种方式进行改编,以期待能更好的搬演上戏曲舞台。这些《牡丹亭》的改编活动,都或多或少的促进了《牡丹亭》的舞台传播。从晚明至今,四百年来《牡丹亭》盛传于昆曲舞台,在二十一世纪之交,更是掀起了《牡丹...
《牡丹亭》两个英译本衔接手段补偿对比研究
作者:李敬伟 日期: 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牡丹亭》是明代著名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其中饱涵大量诗化的语言以及存在许多衔接手段的省略,翻译中要想在译文中复现原文的语言效果,传达对等的意义、风格和逻辑关系,必须要对中英语篇衔接手段了如指掌,对原文语言进行细致而准确的分析,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对原语与目的语之间的空缺进行翻译补偿,这对于翻译工作者来说绝对是很大的挑战。在翻译实践过程,由于源语和目的语结构差异,不同语言的表层结构难以实现精确、完全转换。如果不能正确处理二者之间关系,则会造成翻译语言在语义、语用和逻辑连贯等层面损失。尤其是重意合的汉语在转换成重形合的英语过程中,因语篇衔接不当或不足,更加容易发生意义连贯损失。因此,翻译工作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基于原文在目标语中运用不同的衔接手段重建文章的连贯。本项研究以西里尔·白之和汪榕培的《牡丹亭》两个英译本为例,以韩礼德篇章衔接和翻译补偿理论为主要理论支撑。笔者分别以汪榕培和白之的英译本电子稿《牡丹亭》建立了语料库,并使用MonoConcPro.2.2以及SPSS 16.0分别进行词频统计和卡方检验。本项研究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了两个英译本在衔接手段方面的异同,旨在为典籍作品翻译时从篇章衔接方面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另外还可以更好检验原文与目的语是如何通过各种补偿手段、衔接手段实现语篇层面的衔接,使原文与译文在逻辑连贯层面达到功能对等。经过对两个译本详细的对比与分析,该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牡丹亭》两个英译本基本上补偿了原语中所省略的衔接手段。由于两者所处的历史背景、文化环境以及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在衔接手段使用总量上,白之的译本远远多于汪榕培的译本。在翻译过程中,汪榕培易受汉语"意合"的影响,而白之易受英语"形合"的影响。在翻译过程中,虽然两者都使用整合补偿策略如:增意补偿、转位补偿、信息补偿。而在分立补偿使用上,汪榕培更倾向于使用文本内注释,白之更倾向于使用文本外补偿的策略。在语言层面,当原语中句式结构复杂、文化内涵丰富时,较之于汪榕培,白之更倾向于不补偿逻辑衔接词。在翻译策略上,汪榕培以意译为主,注重深层意思的表达,同时兼顾韵律、字数结构的对等,在形式和内容不能同时满足条件下,更注重深层意义。而白之更偏重于以直译为重,即表层意思的表达。
从阐释学角度看中国古典戏剧的翻译——以汪榕培英译版《牡丹亭》为例
作者:王昕 日期: 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汤显祖是我国明代著名戏剧家,被称为“东方莎士比亚”。他的代表作《牡丹亭》文字优美,唱腔动人心弦,男女主人公情感超越生死,成为中国古典戏剧史上的不朽之作。作为中国文化一颗耀眼的明珠,《牡丹亭》被译成英文传播到国外,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其中著名的翻译版本有三个,分别为伯奇译本,张光前译本和汪榕培译本。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将翻译纳入到文化研究的领域中,推动了语言和文化的研究。阐释学在翻译研究中逐渐彰显其特性,成为译介研究的热点。本文以乔治斯坦纳提出的阐释学翻译四步骤为基础,以汪榕培教授英译版本的《牡丹亭》为研究对象,尝试从四个具体的步骤分析翻译特点。本文第一章简单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的重要性、研究方法和框架;第二章梳理了目前对《牡丹亭》的研究以及国内外的阐释学的研究;第三章主要分析阐释学概念和其发展过程。第四章在简要介绍了《牡丹亭》的内容及其作者后,利用具体实例,分析了翻译四步骤在译本中的体现。第五章主要列举了本文的研究结果和不可避免的局限性。斯坦纳认为,翻译活动第一阶段始于译者对原文的“信任”,译者首先认同原文本的翻译是有意义的或可以实现某种特定目的的。本文从原文的认识评价、自身翻译素质评估和译者翻译目的这三方面入手,分析了汪榕培先生信任《牡丹亭》,认为它是可以翻译的。第二阶段为译者的入侵,即译者的渗入和提取。通过列举实例,本文分析证明了译者的积极入侵如何在此阶段发挥作用,从而影响译本的。第三阶段就是吸纳,是一个表达的阶段。本文通过大量实例,分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选择倾向。由于译者对原文的入侵和吸纳,部分原文传达的信息会丢失,因而弥补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积极的。在第四阶段即“补偿”阶段,汪榕培利用韵律诗的格式,极力保留原文的韵味和传达的意义,从而弥补在翻译过程中的语言差异给译本带来的损失。本文在利用阐释学翻译四步骤分析《牡丹亭》的翻译后,希望探讨阐释学对中国古典戏曲翻译的可行性,为翻译研究进绵薄之力。
从释意理论视角谈《牡丹亭》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
作者:崔晓娟 日期: 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汤显祖是明代著名剧作家,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其创作成就主要体现在戏曲方面,其中以《牡丹亭》最为著名,全剧共五十五出,描绘了杜丽娘和爱人柳梦梅之间感人的爱情故事,在歌颂恋爱自由的同时也抨击了明朝晚期封建思想对人性的束缚。恍惚迷离的情节,随处可见的典故谚语乃至精炼华美的诗句,无不加剧了译者翻译《牡丹亭》时的难度。同时译者主体性一直是译界的热门话题,而关于这一话题始终没有定论。因此,对《牡丹亭》英译中译者主体性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和代表性。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诞生于巴黎高翻学院的释意理论,为翻译研究,尤其是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该理论中,适用于译者主体性发挥的理论的两个重要概念是意义理论和翻译过程。释意学派认为,译者应该脱离原语语言外壳,努力传达源语作者意欲表达的交际意义。翻译的过程包括三个方面:理解,脱离原语语言外壳和重新表达。译者应该首先完全理解语篇挖掘出语篇中各种意义及其细微差异(理解),而后在抓住语言意义的同时忘记语言外壳(脱离语原语言外壳),最后用地道的目的语重新表达(重新表达)。本文拟从释意理论的角度分析《牡丹亭》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并试图证明释意理论提出的翻译过程有助于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从实践的角度证明该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实践意义。本文认为考虑到中西方文化间存在很大差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能一味拘泥于语言形式,而应通过深度阐释理解原文、脱离原语语言外壳以获取源文本意义,进而可采用直译、意译或是两者结合(必要时也可以加注)的方法来重新表达原文的意思。整个过程都离不开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本文以释意理论所提出的意义理论和翻译过程,分析研究《牡丹亭》英译本,指出该理论对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希望本文对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翻译及其研究带来一些启发。
明刊本《牡丹亭》插图比较研究
作者:高旭 日期: 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在晚明版画插图短暂而辉煌的历史发展中,产生了众多优秀的版画插图作品,《牡丹亭》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作品。作为晚明剧作家汤显祖的名作,《牡丹亭》在晚明的问世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同时也在当时拥有着众多的刊本。在这些众多的刊本中许多印有精美的插图,本论文即是针对晚明时期不同刊本的《牡丹亭》插图展开的研究。本论文以时间为顺序,将明万历时期的《牡丹亭》刊本与明万历之后的《牡丹亭》插图分开讨论,主要从对同一故事情节中不同的图式表现入手,分析《牡丹亭》版画插图在明代的演变,从中发掘不同版本插图之间的异同。在插图的演变过程中,一些特定的图式往往发挥了关键的作用。这种作用使得插图能够很好的表现特定的故事,同时也能够使得插图适应不同风格的变化。图式在晚明插图的演变中发挥了怎样的重要的作用,这将会成为今后研究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上页 1 2 3 4 ... 8 9 10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