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照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从顺应论视角看许译《牡丹亭》
作者:金莹瑞 日期: 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明代汤显祖所著《牡丹亭》是中国古典戏曲中的瑰宝,它与《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许渊冲在翻译中国古典文学上很有造诣,许译《牡丹亭》具有音乐美、意象美和象征美,因此译作受到很大好评。现今诸多学者对《牡丹亭》译本的研究主要是对汪榕培译本的研究,且这些研究大多是微观层面的,比如对不同译者的译本进行对比研究,或者是对《牡丹亭》中文化负载词、典故、翻译策略或译者主体性的探讨。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对许渊冲的英译本《牡丹亭》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因此,本文作者以比利时语用学家耶夫·维索尔伦(Jef Verschueren)提出的顺应论作为理论框架,尝试性地对《牡丹亭》英译本进行全面研究。顺应论被认为是“一个非常具有解释力和应用价值和发展前途的语用学理论,因为它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理解和阐释当今的语用学”(何自然,于国栋)。这个理论的核心是语言使用是一个动态顺应的过程,它的四个研究维度是:顺应的语境相关因素;顺应的结构对象;顺应的动态过程;顺应的意识突显度。这四个方面能够很好地契合语言使用过程中的语言、社会、文化和认知因素,因此可以用来指导对《牡丹亭》的翻译研究。本论文采用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在顺应论的视角下,对许渊冲《牡丹亭》的翻译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探讨许渊冲在翻译《牡丹亭》的过程中如何对不同的因素进行动态顺应,并研究其顺应过程中所采用的翻译策略。该论文的目的是在顺应论的指导下,通过对许渊冲《牡丹亭》英译本的研究,证明顺应论对古典文学的翻译具有指导作用。本文由五部分组成:引言、文献综述、理论框架、理论与文本结合与结论。引言部分详细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和研究问题。在文献综述部分,作者首先阐述了有关《牡丹亭》和顺应论的研究现状,进而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从而说明本研究的必要性。理论框架部分则由顺应论简介、三个核心概念和顺应论四个分析维度构成。理论与文本结合部分以许译《牡丹亭》为个案,从顺应论的角度,分析了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如何动态地顺应不同因素做出选择,从而实现其翻译目的。结论部分总结全文。本文在顺应论的指导下研究《牡丹亭》的翻译,指出翻译实际是译者基于某种翻译目的,在不同意识程度下,动态地对语境的相关因素和语言的结构层面做出灵活的选择的语言转换和文化传递的过程。为了满足顺应的需要,许渊冲在翻译《牡丹亭》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两种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该研究为《牡丹亭》的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觉。
《牡丹亭》副词研究
作者:王盼 日期: 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牡丹亭》是明代戏曲大家汤显祖的代表作品之一,因为其思想的进步性,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近现代学术界对于《牡丹亭》的研究成果不少,但是大都是集中在其艺术表现力或人物塑造上的,而关于其语言语法的研究甚少。《牡丹亭》的语言融合了南北方戏曲语言的长处,而且宾白的设计力求符合人物身份、性格,口语化程度较高,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当时社会的语言使用情况。所以,对《牡丹亭》中的副词进行研究有较大的空间和价值。本文主要采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比较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定性描写和定量分析相结合,陈述与解释相结合,力求做到资料详实,理论充足,对书中的副词进行多方位的研究。本文主要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一、比较各位学者对副词的定义、分类等问题的探讨,结合《牡丹亭》中副词的实际情况,对副词进行了从语法、语用、语义三方面的定义,并划分出适合的副词小类;二、对书中的副词进行静态的描写。主要按照小类进行分类描写,着重陈述每个副词的语法功能特征和语义含义;三、历史比较研究。参照《汉语大词典》,对书中的副词沿用上古、中古副词和使用近代才出现副词的情况进行梳理,最后用表格的形式呈现数据统计;四、结语。针对静态描写的陈述和历史比较研究的数据统计,归纳《牡丹亭》的副词在使用上的特点。
一戏多格:试论昆曲《牡丹亭》导演的美学追求
作者:郑少华 日期: 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汤显祖《牡丹亭》自问世以来受到了极高的关注,其丰富的内容为昆曲及诸多艺术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近百年来所积累的相对完整的可见《牡丹亭》影像资料显示,除粤剧、黄梅戏等剧种以及影视作品之外,昆曲曾排演过的《牡丹亭》就有近30个版本,且每个版本中都包含着值得给予高度关注的导演艺术。本文立足于戏曲导演的角度,紧紧围绕昆曲《牡丹亭》,来探寻戏曲导演的美学追求,试图给未来戏曲导演的创作一些启示。
翻译美学视角下《牡丹亭》汪榕培英译本研究
作者:冀丽娟 日期: 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牡丹亭》,明代剧作家汤显祖代表作,描写了大家闺秀杜丽娘与书生柳梦梅的生死恋情,是中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近年来,随着昆曲艺术的发展,作为昆曲经典剧目的《牡丹亭》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牡丹亭》以文词典丽、意境深远著称,其丰富的美学元素令世人称赞,其中一些唱词直至今日,仍然脍炙人口,在思想和艺术方面达到了创作的最高水准。如何通过翻译使目的语读者感受中国古典戏曲文学的魅力,体会美的感受,一直是译者面临的挑战和不断追求的目标。本文以中国当代翻译美学为理论依据,对汪榕培教授的《牡丹亭》英译本进行尝试性研究。中国人欣赏美、崇尚美,对美的追求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中国的翻译思想与美学有着不解之缘,从老子提出的中国最早的译论命题“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到钱钟书的“化境”论,可以说,中国的翻译史堪比一部翻译美学史,美学对翻译学有着深远的影响。从美学的角度而言,翻译是对原作美学价值的再现,从美学视角更能全面地挖掘中国文学作品中独特丰富的美学元素。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本质是审美,译者如何将原文中的美展现在译文中,传递给目的语读者是本文的研究目的。言有尽而意无穷,文学翻译并非仅仅传达其意义,译者须尽力捕捉审美信息,使其美学价值最大化,将作品的韵味传递出去。作者依据翻译美学理论,从语音层、词语层等这一形式系统和意象、意境这一非形式系统对译文的美学元素再现进行了研究;其中非形式系统即审美模糊集,讲究虚无化美,最能体现美学价值,将中国人“含蓄之美”和“寓情于景之美”发挥的淋漓尽致。本文研究表明,汪榕培教授的《牡丹亭》英译本尽管不能与原文的意象一一对应,但力求意境的最大相似化并使译文具有同原文等同的音美效果。他的译本在保全语义基础上,一定程度上成功传递出形式系统的音美、形美和非形式系统的意境美,带给目的语读者美的享受和体验。
Cultural Factors in Translating Classical Drama:A Case Study of the English Versions of The Peony Pavilion
作者:杨玲 日期: 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了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流,翻译作为各国人民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变化以及翻译学本身的发展,人们认识到翻译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学的层面上,而应进一步深入了解,发掘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从而更加准确理解语言内涵。于是近年来,翻译学的重点逐渐转移到文化层面,关于翻译与文化关系的研究开始盛行,“文化转向”概念被广泛接受。这一概念打破了过去传统的翻译观,引入新的翻译视角,为翻译开辟了新的道路,进一步促进了翻译的发展。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之一《牡丹亭》是中国著名古典戏曲的传世之作,它的情节、主题和语言都影响极大。《牡丹亭》和《红楼梦》、《西厢记》并称为中国历史上三大经典爱情故事。《牡丹亭》全剧55出,引经据典、文字优美。但当人们对汤显祖才华钦佩的同时,如何将原文中的文化因素尽可能的在译文中保留,这对翻译者是个不小的考验。目前《牡丹亭》的英译本主要有三个,分别是Cyril Birch,张光前和汪榕培的英译本。本文通过对这三个译本中文化因素翻译的对比,旨在探讨不同翻译策略影响下,译本的不同以及如何翻译才能最多的传达原文的信息,更好的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许渊冲、许明英译《牡丹亭》分析:从翻译美学的角度
作者:李怡凡 日期: 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牡丹亭》是汤显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语言浓丽华艳,意境深远。全剧采用抒情诗的笔法,细腻刻画了人物的情感,语言奇巧、华丽。“至情”的主题奠定了其在中国戏曲史上独一无二的地位。明朝戏曲评论家沈德符称:“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从美学的角度而言,翻译是对原作美学价值的再现,文学作品中独特的美学特质决定了翻译美学是研究文学作品中的美及其译文中美的再现极其重要的领域。在戏曲美学上,戏曲之美主要体现在其外在的舞化,音化,曲化,以及内在的情化。笔者认为,翻译美学为戏曲翻译研究提供了合适的视角。而许渊冲先生提出的三美标准“音美,形美,意美”恰巧照应了戏曲对美的要求。本文从翻译美学的角度,系统地研究《牡丹亭》的语言,并结合许氏译论对许渊冲教授及其儿子许明翻译的《Dream in Peony Pavilion》中人物,情感,以及语言风格等美学要素的再现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王思任在《评点玉茗堂牡丹亭叙》中极力称赞《牡丹亭》人物刻画的生动:“杜丽娘之妖也,柳梦梅之痴也,老妇人之软也,杜安抚之古执也,陈最良之雾也,春香之贼牢也:舞步从筋节窍髓,以探其七情生动之微也。”姚莽在《牡丹亭鉴赏》中称,《牡丹亭》的语言“雅者固雅,俗亦甚俗”;叶长海在《〈牡丹亭〉曲词漫议》中指出其曲词有浅有深,都富于“意趣神色”。本文的研究目标是原文中的形象美,情感美,语言风格美在译作中如何得到再现,译文是否能如张庚先生所说,对译入语读者起到“潜移默化”和“美育”的作用。作者将许氏译论引入文中作为评判依据,一为证实许氏译论确实适用于戏曲翻译,二则检验译文是否能达到译者的审美理想。作者借鉴许氏译论中的三美论,从声音,意象等方面对许氏英译《牡丹亭》中的美学要素进行了分析。本文通过对《牡丹亭》原文及许氏译文的对比研究,认为许渊冲教授及许明先生成功地再现了原作的美。译文也能较好地对译入语读者起到“潜移默化”和“美育”的作用。对于原文里不易为译入语读者所理解的意象,许先生尽力将其译出,实在力所不逮的地方,只能忍痛割舍,也是为了帮助译入语读者更好地理解。许先生主张“以创补失”,“与原文竞赛”,他的译文在音韵美与意象美的结合上颇有独到之处,对再现原文绮丽,流畅的特色无疑具有较大帮助。译者不仅是两种语言的桥梁,更是传播文化的使者。如果译者能把我国古代文学所蕴涵的中华文化美再现在世界读者的面前,相信后者会欣赏到我国五千年文化的辉煌,译者也大体可算完成了文化使命,亦即为把中国文学变成世界文学的一部分贡献了力量。作者体验生活从而创造美,译者体验原文中的美并对其进行再创造,将原作的美学元素传递给译入语读者,使译入语读者获得与源语读者相似的审美感受。希望本文能对许渊冲《牡丹亭》的英译研究有所贡献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吸引更多的学者参与到中国古典戏曲英译的研究中来。
上页 1 2 3 4 5 ... 8 9 10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