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照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姹紫嫣红随类赋彩 赏心乐事情采自凝:以《牡丹亭》英译为例看戏剧翻译
作者:朱玲 日期: 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在中国古典戏剧宝库中,《牡丹亭》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明珠。全剧共计55出,主题鲜明,文情并茂,文化内涵丰富,难怪连它的作者有“东方莎士比亚”之称的汤显祖都承认:“自谓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20世纪以来,这部作品受到了越来越多中外学者、普通读者以及观众的关注。要把这样一部鸿篇巨制翻译成英文并向世界介绍传播,尤显必要与不易。 戏剧是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集音乐、舞蹈、绘画、表演、语言等要素为一体。与诗歌、小说、散文相比,戏剧又兼具有文学性和表演性。根据戏剧本身的双重属性,戏剧翻译一般可分为用于文本阅读和用于剧场演出两大类。本文在此基础上将剧场演出译本细分为演员台词唱词译本和剧场演出字幕译本,并探讨了各类译本应采取的不同翻译策略。 本文以中国古典戏剧《牡丹亭》英译为例,从戏曲唱词、韵文台词和散体台词三个角度抽取样本,根据笔者提出的依用途不同而细分的戏剧翻译策略,将白之、张光前、汪榕培和青春版昆曲演出时的剧场字幕译本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四个译本各具特色,并进一步说明区别的原因主要在于用途不同--前三个译本用于文本阅读而最后一个译本用于剧场演出。
《牡丹亭》结构艺术初探
作者:郭梅 日期: 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是中国戏剧史上一部浪漫主义的杰作,问世以来一直为后人所传唱。而其女主人公杜丽娘的形象更是历来为文人墨客所激赏的典型,其由梦生情、因情而亡、一灵不灭而又因情复生的爱情经历更是让后世的痴男怨女们为之一掬同情赞叹之泪。无论是与前朝还是后代的戏剧作品相比,《牡丹亭》都是佼佼者,其爱情主题和人物形象为历代学者反复研究,早已硕果累累。相对而言,有关《牡丹亭》结构的论述却不甚多见。所以,本文拟尝试论述《牡丹亭》的结构特色,以及其结构特色形成的原因和对后世的影响。
情与生:《牡丹亭》的道教文化内蕴
作者:王芳 日期: 201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作为中国古代一部伟大的戏曲文学作品,因其高超的文学艺术水准、深邃的思想与人文精神内涵,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正因如此,学术界对于《牡丹亭》的研究,早已超越了文学的范畴,而是把其作为一部传统文化经典来加以审视和分析。本文拟从道教的维度来考察和分析《牡丹亭》的思想、文化底蕴。《牡丹亭》是一部以表达生命价值为主题的作品。它以“情”的概念为核心,通过对戏曲故事的叙事,艺术化地表达了作者生命观和价值取向。《牡丹亭》的“情”即“生命”这一思想主题,蕴含着深邃的道教思想、文化底蕴:首先,《牡丹亭》以“情”作为生命存在的本质,通过对主人公杜丽娘与柳梦梅之间的爱情描写,深刻描摹了作者关于“情”生命体验和人生价值指向。这种“情”的生命体验和观念,具有明显的道教生命观色彩。与儒家礼教抑制情欲的生命观不同,道教主张“情即自然”、“情性为一”,尊重和体认人的情感欲望的生命伦理属性。这对汤显祖的“情”论生命观具有深刻影响。其次,《牡丹亭》以“情”作为生命存在的价值向度和动力,通过对主人公杜丽娘因“情”而死,亦因“情”而生的情节描写,尤为凸显了其以“情”至上为生命价值观。作者借道教科仪——道场的形式,来具体描摹杜丽娘的死生转化过程;通过对道教生命仪式的艺术化处理,以及道教人物形象的刻画,充分表达了与道教相一致的“重生”、“贵生”的人文精神。最后,《牡丹亭》以“情”作为生命存在的美学基础,提出与儒家理学相反对的“理无情有”的美学观。作者不仅强调生命情感体验的真实性和自然性,而且提出了书写生命本真体验的文艺观。这种美学观思想,亦源自于道家道教所一向推崇的“自然”美学观。总体而论,《牡丹亭》不论在思想主题及其文本内容方面,还是在艺术手法和表达方式上,都直接源自于道教思想文化的影响。从文化哲学的高度看,《牡丹亭》实质上是对道教生命观及其价值理念的艺术化和美学化表达。
从汤显祖管窥晚明思潮:以《牡丹亭》为起点
作者:唐卫萍 日期: 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本文旨在以汤显祖为中心管窥晚明社会思潮。汤显祖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在万历中期辞世。他出生于书香门第,少年便闻名乡里。从他的人生经历和选择来看,他的科举、为官、弃官、创作经历在晚明士人当中较为典型。他的人生经历与晚明政治情势密切相关。从他的交游来看,他十七岁曾从罗汝芳游学,同被称为晚明“二大教主”的达观和李贽有神交,与当时文坛盟主王世贞之间的关系颇为微妙,和公安三袁之间也有书信往来。这些都是他进行创作的生活积累和思想来源。从他的戏剧创作和戏剧活动来看,他辞官归家后创作了“临川四梦”,尤其是《牡丹亭》,不仅在戏曲界、在民间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本文的论述逻辑是:从其代表作《牡丹亭》出发,推衍到其戏曲理论,再推及其作文观念,最后把其放回晚明社会中进行考量。相应的章节分配为: 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研究缘起和研究方法,以及在写作过程中对一些问题的处理和说明; 第二章汤显祖与《牡丹亭》。从考察汤显祖对话本改编的角度入手,进入《牡丹亭》的文本分析,文本分析的重心在于探讨汤显祖所寄托的“意”; 第三章汤显祖戏曲趣味辨析。从汤显祖的戏曲文本探讨进入到他的戏曲理论文本探讨,把其放在晚明戏曲创作和欣赏趣味当中来辨析; 第四章“文”、“道”之辨。汤显祖的戏曲创作趣味实与他对“文”与“道”的关系的认识密切相关,因此本章在汤显祖对“文”的定位及其与“道”的关系中来观照其创作,进一步辨析汤显祖在创作中所寄托的“意”。本文以文本为起点的分析结论到此方才真正呈现:汤显祖实际上走的是一条“因文立道”的道路。因此第四章既是前三章的一个自然结论,也是贯通前三章的核心。而这只是本文要达到的核心目的之一:重新认识汤显祖的创作和思想。在结语当中本文力图通过汤显祖指向的是晚明思潮的问题。
基于概念整合的《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认知文体学分析
作者:阎浩然 日期: 202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认知文体学是文体学的一个新分支,它将认知语言学与文体学研究结合起来,探索语言、认知与文学三者之间的关系。作为认知文体学的重要理论工具,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CBT)在认知语言学中出现得相对较晚,但它对概念隐喻理论提供了重要补充。概念整合被许多研究者视为人类最为重要的认知机制之一,它不仅涵盖了以往研究所聚焦的隐喻现象,还为更广阔的社会文化研究提供了认知理据。概念整合理论还与文本世界理论以及戏剧符号学有着紧密的联系,但这种理论间的关联在认知文体学中的意义尚未得到充分发掘。此外,目前的认知文体学领域亦缺乏针对戏剧文本的系统研究,尤其是关于中国古典戏剧的研究。鉴于此,本研究以CBT为理论基础,探索CBT与文本世界理论和戏剧符号学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而构建认知文体学的戏剧分析框架,并运用这一框架对中西戏剧史中两位杰出作家的代表作——汤显祖的《牡丹亭》和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文体分析,探究两部作品的文体特征,挖掘戏剧语言背后的社会认知方式,以期更为系统地揭示为以往研究所忽视的戏剧特质及其认知结构。在分析框架的构建方面,本研究做了如下探索。通过对以往文献的梳理,本文认为当前的概念整合理论研究在宏观上有两种发展路径,语境化(contextualization)和概括化(generalization)。本研究从这两种路径出发,进一步完善概念整合的理论框架,并结合戏剧文本的特点,从认知文体学角度构建适合戏剧文本的CBT分析框架。针对概念整合理论的语境化研究范式与文本分析脱节的问题,本研究以文本世界理论为语境化的基础,通过将概念整合理论与文本世界理论相结合,使语境成为理论框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增强了其在文本分析中的应用价值,而且解决了文本世界理论中现存的一些缺陷,如世界的层级性和方向性问题。在概念整合理论的概括化研究范式方面,本研究聚焦于通用整合模型(Generic Integration Templates),将其与戏剧符号学相结合,用于解释概念整合网络在长期的社会文化活动中所固化形成的戏剧认知模式。本研究对戏剧文本的认知文体学分析在以下两个层面展开:在语境化层面,我们首先对《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四种世界互动方式进行分析:语篇世界与文本世界的互动、文本世界与次级世界的互动、文本世界与文本世界的互动、语篇世界与次级世界的互动。我们进一步区分了世界内部的构建和世界之间的构建。世界内部的构建有三个维度:指称性、时间性、功用性。世界之间的构建包括三种本体空间:现实空间、戏剧叙事空间、戏剧活动空间。借助以上多层次的分析,我们对两部戏剧在宏观形式、现实空间、戏剧叙事空间、戏剧活动空间和人物塑造这五个方面所体现的文本与戏剧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在概括化层面,本文系统分析了《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通用整合模型。基于对戏剧符号学研究的反思,我们把通用整合模型分为四类:基于象似性(icon-based)的整合模型;基于指示性(index-based)的整合模型;基于象征性(symbol-based)的整合模型;篇章层面(discursive)的整合模型。基于象似性的整合模型在戏剧文本中涉及两种情况:舞台指导(stage direction)与台词之间的映射整合、舞台下(off-stage)的整合。基于指示性的整合模型特指有舞台上(on-stage)人物参与的整合。基于象征性的整合模型侧重于剧作家的非常规化戏剧语言使用中的整合。篇章层面的整合模型则关注宏观篇章结构中的整合。此外,根据整合模型在戏剧中所体现的两个维度——戏剧前景化和概念距离,我们还从戏剧的舞台活动、叙事结构和人物塑造这三个方面对文本所呈现的戏剧特征进行了分析。基于以上的文本分析,本研究发现两部戏剧在戏剧性、现实性、叙事性和人物塑造这四个方面有以下特点。第一,从戏剧维度看:(1)《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戏剧性在整体上较《牡丹亭》更为突出。后者对戏剧性和现实性的构建更为平衡,而前者的戏剧性明显强于现实性。(2)《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正式演出较舞台排练涉及更多的概念冲突,而《牡丹亭》正式演出中的概念融合较舞台排练更突出。(3)《罗密欧与朱丽叶》对戏剧性的构建集中在语言层面上的感官性表达,而《牡丹亭》更倾向于与观众建立基于现实的共情。我们认为,莎士比亚对于演出戏剧性的强调体现了当时的英国剧作家对于戏剧商业价值的依赖,汤显祖则更关注戏剧在表达个人情感、政治观点和信仰方面的作用。第二,从现实维度看:(1)尽管《牡丹亭》对现实性的构建较《罗密欧与朱丽叶》显得保守,但两部作品对戏剧的娱乐性和意识形态的表达有着类似的关切。(2)《牡丹亭》更关注现实世界本身,而《罗密欧与朱丽叶》倾向于把现实世界和宗教、命运联系在一起。第三,从叙事维度看:(1)神话传说和自然世界是两部作品共有的叙事基础。(2)莎士比亚对物质世界的关注呼应了当时英国社会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环境,而汤显祖对物质世界的回避则间接反映了彼时中国封建制度下资本主义发展所受的限制。(3)《罗密欧与朱丽叶》对爱情的构建较《牡丹亭》更倾向于以展望未来的视角进行,而后者更多采取回顾过去的视角。(4)《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叙事世界较《牡丹亭》更突显概念冲突,而《牡丹亭》更多体现为概念融合。(5)《罗密欧与朱丽叶》强调戏剧人物与外部世界的互动,而《牡丹亭》侧重戏剧人物自身的身份构建。第四,两部作品在人物塑造方面各具特点。具体而言:(1)两部作品的女主人公都比男主人公更倾向以积极展望的视角来构建世界和爱情。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国和英国社会对女性所持有的一种相似的典型形象:喜欢期待和幻想。(2)《牡丹亭》的男女主人公的角色构建主要局限在叙事层面,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男女主人公的角色构建则超越了爱情叙事,起到了增强戏剧效果、实现与观众互动的戏剧舞台功能。(3)两部作品的男主人公在世界构建方面所共有的凸显性隐含了彼时的英国和中国社会历史环境中的男权主义传统。(4)《牡丹亭》的男女主人公在世界观和爱情观方面均倾向于展现社会规约性和传统性,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男女主人公则强调规约和冲突的共存。(5)柳梦梅同等地看重名利和爱情,而杜丽娘更侧重爱情;罗密欧的爱情观较朱丽叶掺杂着更多的宿命特征,但他们爱情观的复杂性与命运观是一致的。基于以上的微观分析结果,我们发现两部戏剧在宏观层面表现出以下倾向。(1)在戏剧性的构建上,两部作品在戏剧活动上(如彩排/表演和观众接受方式)所体现的不均衡性可归结于汤显祖和莎士比亚两位剧作家不同的创作背景和意图。(2)在叙事性上,两部作品的叙事结构特点(如戏剧的和解性和冲突性)反映了剧作家的个人偏好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3)在现实性上,两位剧作家的主观意图对现实世界的构建作用体现得尤为明显。(4)而在人物塑造上,两部戏剧中男女主人公的性情差异性均较为突出,折射了存在于人们的普遍认知中的性别差异以及更深层的社会中的性别不平等。因此,我们认为,社会因素影响到整个戏剧系统的形成,而这在一定程度上映证了戏剧是一种社会化的产物。本研究在理论上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贡献。第一,本研究充实和完善了概念整合网络的理论体系,拓展了其语境化和概括化的发展方向和具体内涵。第二,本研究探索了不同理论之间的互补性和兼容性:一方面,本文对概念整合理论与文本世界理论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讨论与探索;另一方面,本文也对戏剧符号学与概念整合理论的结合做了初步的尝试。第三,本研究构建了自己的戏剧文本的认知分析框架,丰富了戏剧文体学研究的理论工具。本文在应用方面主要有四点贡献。第一,本研究所提出的针对戏剧文本的认知文体学分析框架可被推广到更广泛的戏剧文本分析中。第二,本文对两个完整的戏剧文本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维度文体分析,提炼出概念整合网络的分布模式,较以往的汤剧和莎剧分析更为全面系统。第三,本文对《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认知文体分析不仅为这两部戏剧的传统研究提供了认知理据,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认知语言学与戏剧研究的融合。第四,基于《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个案分析,本研究所形成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思路也为今后的中西戏剧对比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方向。
传播学视野下的《牡丹亭》
作者:陈宁 日期: 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牡丹亭》是中国戏曲史上的一座高峰。她上承西厢,下启红楼,自完稿之日起,人们对她的欣赏、品评、改编,从未间断。时至传媒时代里,人们对她的关注方兴未艾。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章是“《牡丹亭》的文本传播”的研究。汤显祖的家庭、学习、交游对《牡丹亭》的创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汤显祖是促进《牡丹亭》文本传播的最关键最核心的因素。《牡丹亭》描写了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生死爱情,突出至情思想。明清时期《牡丹亭》的众多版本和改编本,说明了《牡丹亭》文本传播之繁荣,受欢迎之广泛。第二章是“《牡丹亭》的舞台传播”的研究。众多剧种将《牡丹亭》搬演舞台,比如宜黄腔、调腔、新腔、皮黄腔、豫剧、昆曲等;当时很多名伶传唱《牡丹亭》,比如宜伶、戏班名伶、女戏家伶等等。舞台上的《牡丹亭》,流芳溢彩,迤逦而来,满足士大夫阶层和平民阶层的不同的精神需求,成为那个时代独特的文化消费方式。第三章是“《牡丹亭》的文人评点传播”的研究。对《牡丹亭》进行评点的文人主要有汤显祖的好友及文人戏曲家。他们的评点方式多样,比如序跋、眉批、题词、题诗、整本评点、论著评点等等。这些评点有的恰如其分地解释了作品和作者,有的对读者起到正面或负面的导向作用,有的推广了作品,有的借作品提升了自己的知名度等。评点者主要对至情主题、戏中人物、文辞曲调和关目等作出评点,使得读者更易了解作品和作者,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赋予其有新的内涵。第四章是“《牡丹亭》的闺阁传播”的研究。明清女子有机会展现她们的才能,产生了自我意识,一些闺阁知识女性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想要的幸福、自由和权利。闺阁女性阅读《牡丹亭》或出于情感的需要,或出于对爱情的渴望,或出于对婚姻的自主,用生命来体悟《牡丹亭》。这是《牡丹亭》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女性和作品相得益彰,互为衬托,《牡丹亭》为她们提供了精神慰藉,她们为《牡丹亭》铺设了一道姹紫嫣红的风景线。第五章是“《牡丹亭》的现代传播:青春版<牡丹亭>”的研究。白先勇先生编排的《牡丹亭》引起了传播狂欢,成为《牡丹亭》乃至昆曲史上最著名的文化事件。青春版《牡丹亭》在商业演出和校园巡演中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票房和口碑上获得了双丰收。白先勇先生编排的《牡丹亭》为美丽的古典和青春的现代架起了桥梁。白先勇先生坚持青春版的“正宗,正统,正派”,只删不改,综合利用各种传播手段,为青春版《牡丹亭》的大规模传播提供了保障。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说明古典名剧在当代是可以引领文化潮流,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在传播学视野里研究《牡丹亭》,为《牡丹亭》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反过来也促进了《牡丹亭》的传播。
上页 1 2 3 ... 7 8 9 10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