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照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汤显祖《牡丹亭》和蒙特威尔第《奥菲欧》的比较研究
作者:毕益芳 日期: 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近年来,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频繁与深入,学术界对中西文化的对比研究越来越重视,这种文化的对比已经普及到各个领域。但对于中国的戏曲艺术与欧洲歌剧艺术的对比研究来说相对还比较薄弱,本课题旨在通过对具体两位大家的研究来推动戏曲与歌剧领域的中西文化的研究。 汤显祖(1550—1616)与蒙特威尔第(1567—1643)是同时代中西戏剧领域的大家,他们的剧作《牡丹亭》和《奥菲欧》是中国戏曲艺术和欧洲歌剧艺术的领军之作。《牡丹亭》属于明代传奇作品,其题材来源于民间口头传承的故事传说《杜丽娘暮色还魂记》,它是中国昆曲艺术的代表曲目,在中国的影响深入而广泛,其深刻的思想性和较高的艺术成就远远超越了同时代其他的戏曲艺术作品。《奥菲欧》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末期、巴洛克早期优秀的歌剧作品,其题材同样来自于民间口头传承的希腊神话《俄耳甫斯》的故事,它经过歌剧大师蒙特威尔第的天才创作,一举成为欧洲近代歌剧的标志作品,奠定了歌剧这个艺术品种的基础。 歌唱是中国戏曲和欧洲歌剧这两种艺术形式所共有的舞台表演特点,对两位大家及其两部巨作进行多角度的对比研究,能够让我们看清两种艺术形式因其不同的社会传统、文化背景...
文化图式理论视角下汪榕培英译本《牡丹亭》文化因素的翻译
作者:朱陈军 日期: 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牡丹亭》是明代著名戏曲剧作家汤显祖(1550-1616)的代表作,其语言优美,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国古代一部具有高超艺术成就的作品,在古代文学史及戏剧史上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后世的许多文学作品都有深远的影响。汪榕培教授的英译本评价甚高。目前对其英译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唱词翻译、诗歌翻译、隐喻翻译等方面。<br> 本文试图从文化图式理论角度对其英译本中文化因素的翻译进行研究。首先,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研究的理论基础。其一,探讨文化及文化因素。对文化的定义、特征及分类进行探讨,进而根据奈达的文化分类,将文化因素分为五种,即生态文化因素、物质文化因素、宗教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和语言文化因素,并对其可译性进行阐述。其二,分析三种文化图式即文化图式契合,文化图式缺省和文化图式冲突对翻译的影响。其中文化图式缺省、文化图式冲突两种情况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面临的难题所在。其三,探讨译者处理三种文化图式情况可采采取的手段。译者可以通过创建新图式、激活并调整译语读者已有图式解决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更好地向目的语读者传递文化内涵。<br> 其次,文章以汪榕培教授英译本《牡丹亭》为研究对象,对其文化因素的翻译进行研究,从文化图式契合、文化图式缺省和文化图式冲突三个方面入手,探索译者翻译五种文化因素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并分析译者是否成功向译语读者传递了文化内涵。<br> 经过梳理,本论文得出以下三方面的成果和启示:<br> 第一、本文对《牡丹亭》中五种文化因素进行了分类总结,以期为《牡丹亭》乃至中国古典戏曲文化因素语料库的建立有所启发,对后续研究者从其他视角研究《牡丹亭》文化因素翻译略有帮助。<br> 第二、通过对汪榕培教授译作《牡丹亭》的个案分析,可以发现,汪教授在文化因素翻译过程中运用了直译、意译、音译、直译加文内解释、增译等翻译策略。<br> 第三、从文化图式理论视角下分析汪教授在三种不同文化图式下成功传递中国戏曲文化所采用的手段:在文化图式契合情况下,汪榕培教授英译本多采用激活译语读者已有图式的手段;在文化图式缺省情况下,汪榕培教授英译本多采用创建新图式或激活译语读者已有图式的手段;在文化图式冲突情况下,汪榕培教授多采用激活、调节译语读者已有图式的手段。他的译文考虑了目的语读者,易于目的语读者理解和接受,成功传递了中国戏曲文化。<br> 通过对汪榕培教授英译本《牡丹亭》文化因素翻译的研究,本文作者希望文章能够在传播中国戏曲文化,加深目的语读者对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文化了解和认同方面略尽绵力。
《牡丹亭》介词研究
作者:李惠群 日期: 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牡丹亭》问世于明代中后期,是汤显祖的一部戏曲名剧,基本上反映了明代当时的语言原貌,对其进行专书的语言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的《牡丹亭》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专书的穷尽式研究方法,即将计算机统计的数据整理分类后,把静态的描写和历时的比较相结合、定量的分析与定性的分析相结合,对《牡丹亭》中的介词一一作具体、系统的分析,同时将介词的语义、句法、语用功能也作了一定的研究。本文共四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概况、研究方法、语料说明等。第二章为《牡丹亭》的介词分布。本章按照介词的语义功能,对《牡丹亭》中的介词作了详细的平面描写,分为时间、处所、范围、对象、原因、依据类介词,以及施事、受事类介词。第三章为《牡丹亭》介词的句法和语用功能分析。本章依据前一章对介词的分析,进一步对《牡丹亭》中介词的句法功能和内部结构进行了分析。同时,也从语用角度分析了《牡丹亭》中介词的话题标记的功能、凸显焦点的功能、篇章功能、隐现和制约的功能。第四章为小结。对《牡丹亭》中介词的分布和使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并概括了《牡丹亭》介词的几个比较明显的特点。
试论文学翻译中的陌生化:以《牡丹亭》的两个译本为例
作者:黄莹 日期: 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这个理论强调的是要改变日常语言习惯化、自动化的状态,使人们对熟悉的东西感到新鲜、新奇和陌生。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理论原本是一个文学理论,但它逐渐受到译界的关注,并被一些学者应用到翻译研究领域。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通过陌生化的艺术手法,适当抛弃语言的一般表达方式,将目的语的表达世界变得“陌生”,以更新译者和读者已丧失了的对语言新鲜感的接受能力。很多译者注意到了原作者在原作中采用的陌生化手法,并在翻译的过程中将其保留到目的语文本中,以带给读者形式上和内容上的新奇感。目前关于这种提倡将源语文本中的陌生化手法再现于目的语文本中的论述和研究日趋丰富。陌生化手法在这一研究课题上的应用主要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被动地再现原文陌生化的表现手法。然而,从翻译文学的再创造性的角度看,文学翻译陌生化的运用不应该仅仅是译者被动再现源语文本中的陌生化手法的简单问题,还应该是如何运用陌生化手法进行艺术再创造来传达出源语文本中的差异性特征的问题。换句话说,译者在保证翻译的忠实性和译作的整体性、和谐性的前提下,应力图达到选材、语言和修辞的新奇性,摆脱失去新鲜感和陌生感的陈词滥调,保存其中的陌生性和异国情调。异化这种翻译策略能够使译文达到陌生化效果,给读者带来新奇的感受。汤显祖的《牡丹亭》是一部文情并茂的不朽剧作,代表着中国古典文学发展的高峰,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具有多方面的艺术成就。《牡丹亭》这样一部具有丰富中国文化色彩的古典文学名著,对于西方读者而言是充满异国情调的。是否在译文中保留这种异国情调以带给译语读者陌生感和新鲜感,国外译者和国内译者有不同的翻译倾向。本文以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为理论基础,对《牡丹亭》的白之和汪榕培的英文全译本从语言和文化两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白之通过异化,有意保留源语文本的语言和文化差异,带给译语读者陌生感和新鲜感,延长其审美体验,他的译文达到了陌生化的效果,帮助读者感受到异国情调。汪榕培则将原文中对于译语读者而言充满异国情调的部分归化成译入语读者所熟知的内容,他的译文明白晓畅,但未能达到陌生化的效果。
跨文化交流视野下在《牡丹亭》
作者:原辉 日期: 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是中国传统戏曲的经典之作,问世四百年来在国内的舞台上久演不衰。1998年,恰逢汤显祖诞辰400周年,中国和美国掀起了一股《牡丹亭》的排演热潮。其中,美国导演彼得?塞勒斯于1998年执导的“后现代杂沓”版《牡丹亭》和美籍华裔导演陈士争于1999年执导的“传奇”版《牡丹亭》,因其突出的美国文化特点而引起了学者和媒体的共同关注。 首先,美国舞台上的两个《牡丹亭》都打破了中国传统戏曲中的演员中心制原则,导演的创作风格和创作意图决定了演出的面貌和特点。彼得?塞勒斯从情色角度对《牡丹亭》进行了大胆的解构,并综合运用了中西不同的戏剧表演形式,因此被称为“后现代杂沓”版《牡丹亭》。陈士争以忠实于原著为特点,并在舞台上使用了各种各样的中国传统表演形式,因此被称为“传奇”版《牡丹亭》。由于两个美国《牡丹亭》与中国的传统演出大相径庭,观众对它们褒贬不一,因此中外学者展开了对传统与创新的大讨论。 其次,透过导演的文化身份我们可以发现,东西方的文化权力关系依然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中。美国人以能够最先上演全本《牡丹亭》而炫耀他们的文化胜利之姿,而华裔导演却在使用各种传统文化资源的同时折射出自我东方化的倾向。可见,东西方跨文化交流还面临着很多障碍,其中亟待解决的依然是殖民时代所遗留的各种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陈士争与上海昆剧团合作失败之后,美国媒体对中国的艺术自由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海外汉学家由此展开了对文化所有权的探讨。“谁有权力拥有文化”,也许是跨文化交流在全球化时代所遭遇的一个难题。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文化所有权的争夺并不是盲目的民族主义冲动,全球化不等于取消异质文化间的差异,也不是取消国与国之间的界限,它应该是各种文化的异彩纷呈,是文化的多元化,这也为我们争取文化所有权提供了前提和可能。 本文力求从合适的理论角度,来考察美国舞台上的《牡丹亭》所折射出的文化权利关系,并通过对美国《牡丹亭》所产生的影响的分析,来思考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该如何积极寻求自己在世界文化舞台上的合理地位,并有效展示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
跨文化交流视野下的《牡丹亭》
作者:原辉 日期: 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是中国传统戏曲的经典之作,问世四百年来在国内的舞台上久演不衰。1998年,恰逢汤显祖诞辰400周年,中国和美国掀起了一股《牡丹亭》的排演热潮。其中,美国导演彼得·塞勒斯于1998年执导的“后现代杂沓”版《牡丹亭》和美籍华裔导演陈士争于1999年执导的“传奇”版《牡丹亭》,因其突出的美国文化特点而引起了学者和媒体的共同关注。 首先,美国舞台上的两个《牡丹亭》都打破了中国传统戏曲中的演员中心制原则,导演的创作风格和创作意图决定了演出的面貌和特点。彼得·塞勒斯从情色角度对《牡丹亭》进行了大胆的解构,并综合运用了中西不同的戏剧表演形式,因此被称为“后现代杂沓”版《牡丹亭》。陈士争以忠实于原著为特点,并在舞台上使用了各种各样的中国传统表演形式,因此被称为“传奇”版《牡丹亭》。由于两个美国《牡丹亭》与中国的传统演出大相径庭,观众对它们褒贬不一,因此中外学者展开了对传统与创新的大讨论。 其次,透过导演的文化身份我们可以发现,东西方的文化权力关系依然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中。美国人以能够最先上演全本《牡丹亭》而炫耀他们的文化胜利之姿,而华裔导演却在使用各种传统文化资源的同时折...
上页 1 2 3 ... 6 7 8 9 10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