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李攀龙拟古乐府研究
作者: 李凤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暂无 日期:2012
描述: 暂无
明清李攀龍批評研究
作者: 龔蘭蘭 来源: 复旦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七子派 批评史 李攀龙 明清 复古 日期:2012
描述: 李攀龙在生前身后受到的各方批评与阐释按照历史时代的发展,可以大致以明代嘉靖、万历年间,明后期,明清之际和清前中期及以后的顺序进行梳理。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后七子主要成员王世贞对李攀龙虽也有部分批评之辞,但总体上仍持维护、赞美的倾向,谢榛与李攀龙之间的恩怨纠葛则使李攀龙个人的品德和形象蒙上阴影。受到王世贞提携的胡应麟、屠隆等人表现出明显的“抬王抑李”倾向,开始对李攀龙的文学创作进行否定。与复古派文学宗尚相左的唐宋派、徐渭、汤显祖等诗文名家也对其文学理论和创作提出了质疑。万历年间相继兴起的公安派、竟陵派虽对李攀龙进行了猛烈的攻击,但批评态度最后又趋于缓和,表现出调和的倾向。到了晚明,许学夷及云间派又再次对李攀龙及复古派表现出肯定、支持的倾向,从而引发了钱谦益对复古派的全面批判。钱谦益对李攀龙的批评不仅影响了虞山派及吴乔等人的态度,也成为李攀龙批评史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李攀龙在明清之际唐宋诗大争论里成为了十分受瞩目的批评对象。清初三大儒及其弟子也从总结历史教训的角度对李攀龙及复古派在明代文学和思想文化领域所起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清前期,无论是在批评领域颇负盛名的叶燮、朱彝尊,还是在诗歌创作领域备受瞩目的王士祯,也都对李攀龙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这使得李攀龙的诗歌创作及理论的优劣得到了更为详尽的剖析。到了清代中期,沈德潜、袁枚对李攀龙的批评也更趋向于调和,以尽量规避前人已有的批评论断。雍乾之后,对前代已有的各种批评成果进行总结与梳理成为突出特色,批评家对李攀龙的关注与热情最终消解。
《甔甀洞稿·书信》整理研究
作者: 许泽琼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甔甀洞稿·书信》 吴国伦 研究 整理 日期:2011
描述: 吴国伦作为明代后七子之一,对晚明文坛以及湖广地区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但是目前对吴国伦的研究还没有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吴国伦的诗文集尚未得到整理。而且在目前涉及明代诗文及其流派的研究中,对吴国伦的评价偏低,有时甚至直接忽略。正基于此,本论文整理研究吴国伦书信,力图正确把握和评价吴国伦,为明代文学、史学研究提供一个角度和个案。论文分为“研究篇”、“整理篇”两部分。研究篇,试图以《甔甄洞稿·书信》为依托,对吴国伦做一个系统的介绍。篇首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的意义:第一节采用编年体与纪传体相结合的方式,从《甔甄洞稿·书信》中截取大量材料对从清代开始一直存在争议的吴国伦的籍贯问题进行了考辩,并对其家室以及生平做了系统介绍;第二节对《甔甄洞稿》的历代版刻情况作了一个说明。吴国伦的诗文集历代翻刻的比较多,有的是因后人为了弘扬家学而刻,有的是里人为表彰先贤而刻,有的是后学为征国家诗教之兴而刻。本节主要对《甔甄洞稿》及《甔甄洞续稿》的八个全集刻本和两个选集刻本进行了介绍和梳理,并对万历十二年序刻本的刊刻年代进行了考辨;第三节以吴国伦与“七子”的书信往来为突破口,对“七子”关系中比较复杂、比较有代表性的事件进行了梳理。比如在吴国伦与李攀龙的关系中,重点分析了“七子”诗歌创作排名之争、“七子”成员变化之争、吴国伦“境外交”之辩、“党峻伯”之辩、删节李攀龙部分诗文之议等事件。另外,宗臣与吴国伦之间的关系也是比较值得关注的,本文主要论述了他们在诗歌创作上的竞争与相互欣赏。第四节主要对吴国伦的文学思想进行了一个探索式的解读。“宏襟宇而发其才情”作为吴国伦诗文理论的核心内容,它的形成伴随着吴国伦对诗文创作长期的探索与开拓:从早期诗文的不固守成法而崇尚个性,到中期进士及第之后入七子社,成为诗文复古派的中坚力量,再到隆庆万历年间追求敛衽无言的境界。整理篇,对吴国伦的诗文集《甔甄洞稿》的书信部分进行了校点。校点的底本是明朝万历十二年许国、王世贞等人作序,吴国伦手订整理刊刻而成的版本,亦是《甔甄洞稿》最早的版本,今藏于湖北省图书馆。参校本亦是万历年间的刻本,今藏于武汉市图书馆。主要采用理教、对校、他校、本校等方法。
试论李攀龙的《唐诗删》
作者: 苏晓辰 来源: 黑龙江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古今诗删》 李攀龙 文化心态 《唐诗删》 《唐诗选》 日期:2011
描述: 唐诗学在明代蓬勃发展,备受推崇。李攀龙是明代唐诗学研究的代表,作为一代文坛盟主,他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学观与诗学观。他大力推广李梦阳,何景明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口号,更是编选了《古今诗删》一书身体力行的来拥护这一口号。在《古今诗删》的选唐诗部分中(即《唐诗删》一书),李攀龙极力推崇初盛唐诗歌,符合复古派的主张,但他在书中,对唐代名家的态度与名作的取舍,并未得到复古派的一致赞同。尤其是他的“唐无五言古诗而有其古诗”的论断,更是使得明代文人,甚至是清代文人,对他进行激烈的抨击与批判。如钱谦益,王士祯等。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诗学观点或多或少也受到了李攀龙的影响。可以说,李攀龙的观点推动了唐诗学研究的深入与发展。李攀龙的《唐诗删》影响深远,后世流行的《唐诗选》,虽署名为李攀龙,但学术界一直对此有真伪之辩,颇有争议。即便如此,《唐诗选》仍然在海内外,尤其是日本,广为流传,对唐诗的传播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文试图从文化心态这个角度入手,来分析李攀龙在《唐诗删》中的文化心态,作者希望通过这一新的视角与研究方向,可以弥补目前学术界对李攀龙研究的一些空白之处。同时,也希望本文的观点与看法可以为今后研究李攀龙的学者提供帮助。
明代前后七子骚体文学研究
作者: 李涛 来源: 河北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前后七子 骚体文学 艺术 明代 题材 日期:2010
描述: 有明一代,前后七子力倡诗文复古,从弘治、正德年间的李梦阳、何景明等前七子开始,由嘉靖、万历年间的李攀龙、王世贞等后七子接续,历时八、九十年。前后七子文学创作中,在诗文复古理论的影响下创作的骚体诗赋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从文学体式、题材、艺术形式等方面对这些创作进行梳理分析,对于理清骚体文学的整体的发展脉络,解读明代骚体文学与原初楚辞的关系,认识原初楚辞在明代的影响及流变,进而拓宽明代骚体文学乃至整个明代文学的研究范围必将有所裨益。 本文主要采用个案研究法、文献归纳分析综合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梳理前后七子的骚体文学作品的内容、艺术特色及其文学源流的前后继承关系。全文共分三章: 第一章介绍前后七子骚体文学概况,将前后七子的所有骚体文学作品进行归类,主要分为骚体诗、骚体赋、拟作骚体、哀祭类骚体四类,阐明分类依据,为进一步分析研究作品奠定基础。前后七子的骚体诗作品主要集中于其乐府或拟乐府之作,占骚体文学作品总数的一半以上。骚体赋作品即采用楚骚的文体形式,也就是以“兮”字句为其基本的句型且明确地用“赋”称名的作品,这些作品所占的比重也较大。拟作骚体即袭用楚辞体的形式,内容上主要是代屈原...
制作明代前後七子:以清初中期三书为探讨核心
作者: 谢佩真 来源: 政治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前後七子 相互标榜 李攀龙 王世贞 李梦阳 赝古模拟 更新日期:2022-05-20
描述: 弘治、正德時期以李夢陽、何景明為首的文學復古運動,統治文壇約一世紀左右,然《明史》以「文必秦漢,詩必盛唐」來簡化其成就,甚而一般中國文學史、批評史對於明代前後七子模擬剽竊的師古途徑,多予以負面評價。本文欲藉由比對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與具有官方意識《明史》及《四庫全書總目》三書,從中釐清清人製作前後七子形象的過程,試圖進入原先歷史文化語境,以梳理清初、中期如何來看待前後七子之議題,為本文研究的目的。本論文在第一章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前人研究成果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以《列朝詩集小傳》、《明史》、《四庫全書總目》三書對於前後七子述評為基本架構,從中可見三書抨擊的對象鎖定在幾個特定的復古派領袖人物身上,如李夢陽、何景明、李攀龍及王世貞等人。第三章在比較清初、中期三書之異同,相同觀點包括抨擊七子內部成員相互標榜、排擠之陋習與簡化復古內容及剽竊模擬之弊病;相異觀點則包括《四庫全書總目》對於李夢陽、李攀龍提振文風之肯定與錢謙益強烈抨擊何景明於〈與李空同論詩書〉所提詩文理論,而漠視其「擬議以成其變化」的原意及《明史‧何景明傳》「夢陽主模仿,景明主創造」之述評,造就後世對於李、何的刻版印象,此外尚包括《四庫全書總目》對於謝榛詩論提出「迂謬」、「語似高而實謬」的評述。 第四章論述清初、中期三書文學標準與評價之得失,可見三書評述七子的主觀標準,且多半否定前後七子的貢獻。清初、中期三書述評評價的優點是在明確反思明代剽竊模擬、門戶之見所衍生的弊端中,同時展開屬於清人詩學的理論框架,顯見清人對於詩文創作有了更清楚的認知。三書述評評價的缺失則是包括多半持著於否定性的評價與過於簡化前後七子的復古內容及強調七子相互標榜排擠的陋習,以及有意識忽略其他面向之探討,如前後七子對於模擬剽竊的反省與真實情感的重視等層面。第五章回顧本文主要內容。
王慎中研究
作者: 林虹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慎中 散文创作 诗歌创作 辑佚 生平 交游 文论 日期:2009
描述: 王慎中(1509-1559),字道思,号遵岩,又号南江,福建晋江人,生活于明代嘉靖年间,与唐顺之、陈束、李开先、熊过、吕高、任瀚、赵时春等号称“嘉靖八才子”,他既是八才子的核心人物,又是著名散文流派唐宋派的首倡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自正、嘉之后,北地(李梦阳)、信阳(何景明)声价奔走一世,太仓(王世贞)、历下(李攀龙)流派弥长,而日久论定,言古文者终以顺之及归有光、王慎中为归。”《明史》认为王慎中的散文“演迤详赡,卓然成家”;明清时代著名文人或学者如王世贞、胡应麟、朱彝尊、施闰章、汪琬、李光第、艾南英等,对王慎中的文章都有过肯定。王慎中同时也是福建文学史上罕见的著名散文家,清代陈衍说:“吾乡之号称能文于当世者,至明始有一王遵岩……”研究这位作家,显然对整个明代文学及福建文化的研究都极具意义。遗憾的是,建国以来,王慎中之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近年虽有一些研究唐宋派的论文,以及较多涉及唐宋派研究的专著如《复古派与明代文学思潮》、《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明清散文流派研究》等,但对于王慎中的研究,仍相当薄弱,例如没有研究王慎中的专著问世,也没有点校出版过王慎中的诗文集,相关的研究论文也少得可怜,因此,本文希望能抛砖引玉,引起学界对王慎中及唐宋派作家的更多关注。 论文以王慎中现存数十种相关版本的创作为依据,以王慎中的传记、行状、专集序跋等丰富材料为参考,在对其家乡进行实地考察之后,第一次把王慎中的生平、家世、交游等情况真实地展示在读者面前。同时,本篇论文还把这位作家放在当时政治、军事和社会生活的客观环境中,加以系统的认识与研究,从而第一次全面、深入、细致地分析与总结了他在文学理论,以及散文、诗歌创作等方面的特色与成就。 此外,结合正在进行的王慎中《遵岩集》的点校出版工作,本文作者以收录其诗文较为齐备的康熙五十年闽中同人书社本《王遵岩先生文集》为基础,详细参阅其他数十种版本,将该本未录之诗文,以辑佚的形式附于文后,从而也是第一次将王慎中之稀见作品公诸于众。
李梦阳辞赋散文研究
作者: 陈飞 来源: 复旦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碑志文 序记文 真情 李梦阳 情感特色 文必秦汉 空同赋 主题取向 日期:2009
描述: 李梦阳是明代中叶的重要作家,以他为首发起的文学复古运动,倡言兴复古学,并以此对抗靡弱的台阁体与重性理的性气诗,天下响应,有明一代文体为之丕变。此后,虽然李攀龙、王世贞等代兴,公安派、竟陵派等特起,但李梦阳一直稳为文坛霸主,而且,对他的学习和争论还一直延续到了清代。由此可见其影响之巨大与深远。迨至今日,李梦阳的文学理论问题已被讨论得相当深、广,其“复古”旗帜下追求“真情”和“真人”的美学内涵已日益深入人心;然而,对于其实际创作的研究则相对滞后得多,至今尚无一本研究其诗歌、辞赋或者散文创作的专著面市。有鉴于此,本文拟以文本细读的方式来探讨李梦阳辞赋和散文(尤其是碑志文和序记文)创作的实际情况和所取得的成就,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与他相关的文学理论,如“唐无赋”、“文必秦汉”等的真正内涵。 全文分三章。第一章为李梦阳辞赋研究,着重在全面和细致地分析李梦阳全部赋作的基础上,描画出其赋作的整体面貌,并探讨其赋作与其文学理论的契合程度。第一节主要介绍李梦阳辞赋的创作概况。首先把李梦阳的赋作分成逞辞大赋、骚体赋、诗体赋和骈体赋四大类,并把六篇赋体杂文也分列其中;接着对李梦阳各赋的创作时间和题材进行了尽可...
上页 1 2 3 ... 71 72 73 ... 74 75 76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