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李梦阳江西任官及其两次下狱的真相:兼考其与宁王朱宸濠之关系
作者: 郝润华 来源: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入狱 朱宸濠 李梦阳 江西 日期:2013
描述: 刘瑾被诛后,李梦阳于明武宗正德六年至九年出任江西按察使提学副使。在江西期间,他积极创立书院,为国家培养人才,但却在正德八年因身陷官司而被下广信狱,后罢官归家闲住。宁王败后,有人以为其与朱宸濠有染,又诬陷构罪二次入狱。其实,李梦阳与宁王实际并无关系,学界对于李梦阳闲住后入狱情况及与宁王之关系每有误解,根据有关文献可证之。
李梦阳的孟诗解读视角
作者: 郝润华,王福元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评点 解读 李梦阳 孟浩然诗歌 日期:2013
描述: 明代诗人李梦阳曾在宋末元初人刘辰翁评点孟浩然诗歌的基础上重新评点过孟浩然诗集,现有凌濛初刻《孟浩然诗集》二卷本。李梦阳的孟诗评点具有独特视角与一定的特色,可惜大陆学界对此不够关注。本文将对李评孟诗文本的生成、流传及其对孟浩然诗的阐释学价值作出探讨。
康海的文学成就及其在明代中期的文学地位
作者: 师海军 来源: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代中期 文学地位 文学创作 康海 文学思想 日期:2012
描述: 通过对康海在散曲、散文、诗歌方面的创作思想及其作品分析,认为康海是明代中期文坛的重要人物,在明代中期是可以与李梦阳相提并论的文学家,他们共同领导了文学的复古运动,对明代中期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尽管由于其性格耿介直率,张扬凌厉,受到"刘瑾事件"影响,罢黜回乡后又过度的放浪形骸,纵情恣肆,引起了后人对其品格误解,但这并不能影响其文学成就及文学地位。
明代歌诗考:兼论明代诗学的歌诗品质
作者: 孙之梅 来源: 文学评论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性灵说 诗歌 格调说 歌诗 民歌 李东阳 明代诗学 李梦阳 论诗 四库全书 日期:2012
描述: 明代诗学具有创新性的理论是格调说和性灵说,由于对曲以外的歌诗缺乏认识,关于二者的研究,前者侧重于范畴的界定与渊源的考辩,后者则突出其时代精神与思想史意义的阐释,皆程度不同地无视明代诗学赖以产生的独特生态以及诗学本身的具体指向。明代有无文人歌诗?清代以来,学术界就认为歌诗之法至明已亡,完全变成了文章之事。但是我们发现明代除了民歌外,尚有文人歌诗。文人歌诗乐律与诗歌声韵的二而合一的理念,直接导致以声论诗,而以声论诗又是格调论中"调"的直接来源。民歌"其曲胡,其思淫,其声哀,其调靡靡"的声乐特点,以及这种声乐所反映的自然之趣、真趣,既与格调说以声论诗相契合,又构成了性灵说的核心价值。
明代复古派诗论的言情观
作者: 王明建 来源: 文学评论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论 性情 前七子 明代复古派 程朱理学 李梦阳 唐诗 情性 言情观 阳明心学 日期:2012
描述: 对明代复古派诗论,学界重点关注其复古观,往往忽略了比复古观更丰富、更系统、更深入的言情观,从而影响了对明代复古派诗论的整体把握。明复古派言情观详论"诗贵情思":在"情"与"理"、"叙事"与抒"情"、"议论"与抒"情"诸多关系中,在"情"、"景"、"意"、"思"、"才"、"气"、"调"、"声"、"韵"、"音"、"词"、"格"、"节奏"、"律吕"诸多元素中,都是以"情"为核心,并且"情"要"真"、"深"、"动人"。从"情"出发学习诗歌历史:在《诗经》中学《风》而弃《雅》《、颂》,是因为《风》有情而《雅》《、颂》无情;在唐宋诗中学唐诗而弃宋诗,是因为唐诗有情而宋诗无情;学习《风》诗、唐诗除因为"情"的因素外,还因为"真诗乃在民间"。因为明复古派言情观克服了历史上"情礼"观的保守、艳情观的庸俗、理学家"性情"、"情性"论的板滞、情功利观的狭隘,且反程朱理学赞阳明心学,所以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学界忽略明复古派言情观源自诸多原因,而这些原因大都是不成立的。
由法而情的美学转进:明代自然情论诗学观的萌发
作者: 肖鹰 来源: 文艺研究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代前期 文艺思想 诗学主张 美学 李东阳 李梦阳 诗学观 情感主义 宋濂 文论 日期:2012
描述: 明代文艺思潮的演进,学界的共识是前期主张复古拟古,而后期主张激进情感主义。本文认为,这种前后断裂的划分,是受制于前期文论托古革新的表象,严重忽略和误解明代前期文论(集中在诗学)演进中借古求新的美学精神变革,这个变革实际上为王阳明主张的"情本体"的心学美学和其后的个人主义情感美学打下基础。本文主旨即探讨这个"由法而情"的美学观念演变历程,试图阐明前期明代文艺思想的拟古崇法,不仅不是一个单纯的复古路线,反而是在"古"和"法"的前提下,确立"吟咏性情"的诗学精神。
复古与抒情双重协奏:论徐祯卿《谈艺录》
作者: 邬国平 来源: 文艺研究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歌批评 诗学思想 徐祯卿 诗歌创作 文学创作 李梦阳 诗歌史观 文学思想 复古 谈艺录 日期:2012
描述: 徐祯卿《谈艺录》有两个主旨,一是为诗歌确立"准的",主要针对受陆机诗学传统影响的吴中诗风提出批评,欲将创作引上以先秦汉魏诗歌为目标的复古之路;二是肯定诗歌的抒情功能,强调诗歌创作是诗人以情遣词的精神活动。这构成徐祯卿诗学思想的复古与抒情双重协奏。他的主张与李梦阳的文学思想不谋而合,这是两人结成文学同盟的基础。后人提出徐祯卿受北方文学影响虽有一定道理,然而又忽视徐祯卿本人文学思想前后的连贯性,且夸大李梦阳对他的影响。本文以《谈艺录》为探讨对象,分析徐祯卿的诗歌史观和诗源说,并对徐祯卿与李梦阳、吴中诗风的关系提出看法。
茶陵派与“前七子”关系考论
作者: 司马周1,陈书禄2 来源: 文艺研究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茶陵派 实际交往 何景明 杨一清 前七子 考论 文学流派 李东阳 弘治 李梦阳 日期:2012
描述: 明弘治、正德年间,以台阁重臣为主的茶陵派和任职郎署的"前七子"相继称雄文坛,他们在明中叶诗文纠偏起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明中叶文坛两个重要的文学流派。这两个流派的主要干将如李东阳、杨一清、李梦阳以及何景明等,互有交往,相互酬唱,甚至还有师生之谊,两个流派的关系也并非在文坛一开始出现就陷入对立冲突的境地,而是呈现逐步恶化的演变历程。探讨两个派别的关系脉络和关系始末,不仅可以清晰考察两个派别交往的轨迹,也可以明晰两个派别关系恶化的演变过程,同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研究茶陵派与"前七子"在诗文影响和诗话理论继承方面的内在关联。
上页 1 2 3 ... 37 38 39 ... 52 53 54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