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20世纪以来明代诗文研究及其趋向——以李梦阳及其相关研究论文的定量分析为考察中心
作者: 师海军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李梦阳研究 定量分析 明代诗文研究 日期:2012
描述: 李梦阳是明代中期的代表性作家,有关李梦阳的文学研究一直是明代诗文研究的重心。通过对20世纪以来李梦阳及其相关研究论文的定量分析,可以觇视未来明代诗文研究在普遍关注文学思想的前提下,对明代作家的基本文献状况、生平、交游、创作等会逐渐重视,从地域、思想、政治、时代风气等"大文化"等角度进行的相关研究也将进一步展开。随着新的学术增长点的扩充,明代诗文研究会进一步引起学界的关注。
李梦阳戏对识才
作者: 来源: 同学少年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名相 爱才 司马相如 蔺相如 幽默 李梦阳 同名 明代文学 江西 传说 日期:2012
描述: 明代文学家李梦阳生性幽默,爱才若渴。传说他在江西做提学副使时,发现有个读书人与他同名同姓,就同读书人开玩笑说:"你怎么和我同名呢?现在我出一联你来对。"说完随口吟道:"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这一联
李梦阳母高氏墓志铭释证
作者: 师海军 来源: 唐都学刊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镌刻错误 墓志铭 李梦阳 文学思想 日期:2012
描述: 明代文学研究资料丰厚,学界对新出土的文献关注较少。李梦阳是明代著名文学家,综合其他文献材料,释证其母高氏的墓志铭,可以考见李梦阳文学复古思想的形成时间与高氏生年在墓志铭中被镌刻错误等问题,对全面、深入地研究李梦阳生平、文学思想及了解明代文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李梦阳怀古诗探析
作者: 宋伟涛 来源: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怀古诗 前七子 明诗 李梦阳 日期:2012
描述: 李梦阳怀古诗多吟咏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风景故地,反映了作者忧心时政,期待能臣良将为国建功立业的情感。李梦阳提出了两个重要的诗学观点,即反对“其词艰涩”,提倡“香色流动”;反对“专作理语”,提倡“感触突发,流动情思”。他反对台阁文学“考实则无人,抽华则无文”的虚饰,认为“真诗乃在民间”,但也善于用典,其怀古诗多合格律,拗体极少,且造语缜密,坚峻有力。
重倡儒家诗学的格调与神韵:李梦阳诗学再解读
作者: 汪泓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儒家诗学 性情 神韵 格调 日期:2012
描述: 在对李梦阳诗学的评价中出现了一种重格调或重情感的"二难"现象。实际上李梦阳诗学本身并不存在这样的矛盾。他论格调是在重倡生动有力、富于批判精神的儒家传统诗学的框架内展开的。对新兴市民文学的认同,正源自于李梦阳对传统儒家诗学的深刻理解,其思想的敏锐性亦来自于对儒家诗教中风雅颂三体之别的深刻体认。对《潜虬山人诗序》的再解读,可证明清诗学格调、神韵两派之分,颇为牵强。李梦阳诗学不能简单概括为格调论。
李梦阳与程朱理学
作者: 刘坡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补充完善 李梦阳 程朱理学 日期:2012
描述: 李梦阳是明代哲学思潮变革的一环,他的出现客观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李梦阳与程朱理学的关系比较复杂:一方面他对当时盛行的程朱理学不满,在《空同子》中提出“日用即道”、“理欲同行而异情”、“以理制气,以定俟数”等观点,将哲学的本体引向百姓生活,肯定人性与人欲存在的合理性,顺应明中叶商品化大潮下士人思想解放、个性张扬的时势,对程朱理学进行挑战和冲击;另一方面传统的士大夫文化很少有离经叛道、标新立异之举,李梦阳也不想撼动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他只是发掘程朱理学中的合理成分,补充完善程朱后学的某些偏颇。
《唐宋八大家文钞》成书探因
作者: 孙良同 来源: 飞天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唐顺之 古代文人 湖州 唐宋八大家 嘉靖 李梦阳 科举考试 中进士 编选 茅坤 日期:2011
描述: 茅坤(1512-1601)字顺甫,号鹿门。浙江归安(今湖州)人。著有《白华楼藏稿》《玉芝山房稿》、《徐海本末》《浙省分署纪事本末》等。但是,在当时及后世影响最大的当推他所编选的《唐宋八大家文钞》,所谓"盛行海内,乡里小生无不知茅鹿门者。"对于茅坤编选该书的动机以及其产生影响的复杂原因却少有探究。我们可以结合茅坤生平遭际、明代文坛纷争、科举考试等对该书成因试做分析。古代文人的人生理想自然是在"三不朽"的事业中,而其途径就是读书科举。嘉靖六年(1527),茅
史家眼光与流派意识:明代诗史视野中的《迪功集》批评
作者: 余来明 来源: 文艺研究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流派 文学批评 看法 徐祯卿 明代中后期 王世贞 诗歌创作 复古思潮 李梦阳 复古理论 日期:2011
描述: 李梦阳论评徐祯卿诗"守而未化"的看法,是明代中后期诗史进程中最具当代意义的诗学论题之一。由此问题引发的诸多讨论,既与地域、主流诗风二者的离合、渗透紧密相关,又与复古思潮在明代中后期诗坛的起落密不可分,反映的是明代诗坛风尚的变迁及诗学理论的走向。综览诸家评论,其间包含了作为当代创作者的流派意识,具有书写历史和标榜立场的双重含义。对明代正德以后李评徐诗的各种看法予以梳理和辨析,可以展现明代复古思潮的兴替和明代诗学的流变历程。
上页 1 2 3 ... 39 40 41 ... 52 53 54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