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儒家民本思想与封建专制政治之契合与冲突
作者: 王波 来源: 云南社会科学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德治 封建专制 民本思想 日期:2004
描述: 作者依据儒家民本思想的性质特点对明朝邹元标之个案进行了剖析,从理论和史实上清楚地揭示了儒家民本思想与封建专制政治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而对民本思想的历史作用作出了相对客观的评价,文章指出,实现包括民本思想在内的具有实质合理性的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乃是中国民主化进程不可或缺的需要。
万历皇帝的困惑
作者: 何诚斌 来源: 杂文选刊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说 邹元标 万历皇帝 神宗 仁民爱物 十年 忠君爱国 聚珠 京察 首辅 日期:2003
描述: 1583年春,明朝万历皇帝亲自主持三年一度的殿试,这一次策文的题目由他亲拟,题目出得特别奇怪,长达500字,以询问的方式考与试的举人:为什么朕越想励精图治,但后果却是官僚的更加腐化和法令的更加松懈?这原因,是在于朕缺乏仁民爱物的精神,还是在于朕的优柔寡断?……(《神宗实录》第2520页)考试罢似乎没有一种答案能消除皇帝的困惑,万历在执政的最后二十年,几乎不理朝政,
从首善书院之禁毁看晚明政治与讲学的冲突
作者: 陈时龙 来源: 史学月刊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讲学 书院 明代 日期:2003
描述: 首善书院是晚明学者冯从吾、邹元标建立的讲学书院。长期以来 ,学界视其为东林书院之附庸 ,从而简单地将其禁毁原因归结为受东林书院的牵连 ,是党争的结果。但是 ,首善书院的禁讲和禁毁实际上是取决于当时流行的政治观念———“讲学即是结党”。在这种观念下 ,一切讲学都是与政治相冲突的。而在京察前刻 ,作为官僚身份的讲学者们在京城的讲学强化了这一政治观念。政治与讲学之冲突于是发生。首善书院之禁毁 ,正源于此 ,而于党争无涉
理学各家与安福书院
作者: 刁山景 来源: 南方文物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王阳明 邹元标 《明儒学案》 武功山 书院 地域文化 理学家 陶渊明 罗洪先 安福县 日期:2002
描述: 安福,取“安宁福祥”之意。早在公元前222年秦王赢政时,安福就设置了安平、安成二县,后又多次升州郡,唐武德七年定名安福,一直沿用至今。安福地跨吴楚,安平为吴头,安成即楚尾,中有1918年米高的武功山作天然屏障,经纬分明;一条发源于武功山密林深处的泸水河,东西横贯县境,经吉安县注入赣江。就是这条安福人民的母亲河,孕育了安福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和现代繁荣。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吴楚文化交融的地域文化——武功山文化。有诗曰:“香风十里遥通楚,红艳三村半人吴。”
千百年眼
作者: 王子今 来源: 博览群书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学术大家 汉武帝 刘邦 邹元标 明代史 湘潭县 未央宫 既成事实 汉文帝 十三年 日期:2002
描述: 明代学者张燧著《千百年眼》一书,据说曾经因史识独异得以风行一时。王重民先生在《湘潭县志》中查索到张燧事迹:兄弟皆生富贵,好治生产业,而燧独务友朋,耽书史,不为苟同。据说张燧常常命仆载纸笔自随,有省辄识之,虽藩溷不释。所泗书多种,而《千百年眼》盛传于世,其价值曾经得到王夫之、阮元等学术大家的肯定。《千百年眼》是一部史论随笔的合集。全书十二卷,511条,其中新义纷呈,体现出作者读史不为苟同的风格。又大多言之有据,有些见解确如邹元标《千百年眼序》所说,起古人相与论辩,亦必心服。例如,萧何为刘邦营建长安宫室,因规模壮丽,引致刘邦的责难:天下匈匈苦战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萧何只得以天子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作答。而《千百年眼》卷四萧何治未央宫有深意条分析说,高帝之都关中,意犹豫未决,嫌残破故也。何大建官室,以转其机。以为萧何是要以都城基建形制宏大的既成事实,促使刘邦坚定定都关中的决心。这样的推测,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汉文帝以讲究节俭著名。在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等无所增益。曾经规划在宫中建造一座露台,召工匠预算,大约要花费百金,汉文帝得...
关于邹元标及其小楷《赵用贤传并书后》卷
作者: 杨新民 来源: 东南文化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赵用贤 邹元标 书法 生平 日期:2002
描述: <赵用贤传并书后>卷不仅对了解邹元标的书法艺术成就有着重要价值,而且对了解赵用贤的身世极具文献参考价值.
论政治思维定势与东林党人的困境
作者: 葛荃 来源: 天津社会科学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认知模式 困境 东林党人 士人群体 政治思维定势 晚明时期 日期:2001
描述: 在中国古代士人群体之中,晚明东林党人是很有特色的.在学术承传上,他们宗孔子,代表了儒家文化传统的正宗;在政治行为上,他们是清官和忠臣的典型.东林党的核心人物,如顾宪成、高攀龙、冯从吾、邹元标等作为士大夫的正面形象,与魏忠贤阉党一派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然而他们的下场极惨.有人指出,这是由于东林党人"党见"太深,壁垒过严,以致于树敌过众,使党争愈益激化而难以收拾.这种认识是很有道理的.然而,东林人士为什么会形成太深的"党见",他们在认识上有没有自身的弱点?如果有,又会给今人怎样的昭示?本文试就此略作分析.
《笑赞》二则
作者: 锦寰 来源: 华侨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顾宪成 赵南 散客 邹元标 孔子 伏羲 高邑 圣人 周公 辽东 日期:2000
描述: 暂无
上页 1 2 3 ... 8 9 10 11 12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