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抗战戏剧中的陪都重庆形象
作者:蒋智娟 日期: 2017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抗日战争时期,重庆一跃成为国际名城,众多文人纷纷前往重庆并创作了大量书写陪都重庆的作品。在战争语境和陪都身份的规约下,抗战戏剧中的陪都重庆呈现出丰富驳杂的多重面孔;戏剧明暗场与意识形态的结合,使戏剧中的陪都重庆形象有着区别小说的特殊魅力;作为城市的延伸的人是戏剧的核心,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成为反观重庆的重要窗口。本文从多个维度对抗战戏剧中的重庆形象进行阐发,发掘重庆城市想象的特性和价值,并期冀对抗战戏剧研究有所推进。全文的思路结构和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介绍研究现状,阐发选题价值,提出研究思路。第一章陪都:因战生变之城。本章讨论重庆战时首都地位的确定对戏剧创作和重庆书写的影响。作家对战时首都形象的认同和维护,戏剧创作应抗战的需要,国民党对文艺的统制,使得重庆的精神堡垒形象得到强化;重庆作为抗战司令部遭受日军的大轰炸,但敌人的轰炸非但没能摧毁人民抗战的决心,反而激发了人民的民族认同感,唤醒了人民的民族意识,民族话语压倒一切贯穿抗战戏剧的始终;重庆虽是战时之都,但剧作家与重庆貌合神离的体验使其难以产生归属感,陪都自此沦为陪衬之都,家与国之间彼此离散,于是,在而不属的人与物成了抗战戏剧中的典型画面。第二章空间政治:明暗交错中的重庆形象。本章以空间政治作为切入点,描述了剧作家对戏剧明场与暗场的熟练运用。通过戏剧空间及其布局的变动展现了人物身份、命运的转变,以空间为斗争场所体现了不同意识形态间的对抗。在明暗场的配合下,不同阶级的声音纷纷奏响,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通过空间分隔,将其他阶级排斥在自我空间之外,使得另一阶级只能在暗场中频频发声以此挑战统治阶级的权力。在抗战戏剧中,劳动阶级的声音是响彻在暗场里的“钟声”,钟声的响起对戏剧情节有着重要的影响,体现出剧作家对于劳动阶级的关注,也体现出劳动阶级作为一个新的文学生长点在文学作品中的翻身。第三章熔炉:命运的锻造厂。本章分析了城市的主体即人,以人来反观重庆。剧作家倾向于设置正反对峙的戏剧人物结构,在反差中满足戏剧的需要、传达剧作家的价值判断;在后方重庆的现实环境与戏剧的共同作用下催出了两朵奇花,以延宕的青年和寄生草般的女性这两种人物群像为代表,通过这些青年的走向以及后方重庆女性的境遇以此叩问了中国的未来,反思了重庆的社会现实。
西秦戏研究
作者:刘红娟 日期: 2008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本论文将西秦戏放在戏曲发展与戏曲研究的大背景下,对西秦戏的源流、声腔、剧本、班社、保护等进行全面的考察研究。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绪论交代选题的意义、研究的现状、论文的创新之处,研究的方法和对论文一些问题的说明。第一章主要探讨西秦戏的源流。关于西秦腔与秦腔,提出西秦腔实际是早期的秦腔。秦腔产生之初,西秦腔与秦腔所指为同一种声腔。后来甘陕的秦腔进一步发展,有别于保留在外地的早期秦腔(西秦腔)形式。通过秦腔与西秦戏的乐器对比,和海陆丰先民的迁移情况、明末清初农民起义部队所经过的路线和军中演戏的情况,得出结论:西秦戏源于明中叶以后产生的秦腔,即西秦腔,入粤的媒介是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部队的余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西秦戏入粤路线和粤剧中梆子入粤的路线;同时阐明西秦戏误以为是汉二黄的原因。第二章讨论西秦戏的发展和现状。从海陆丰的先民迁移路线、宗教信仰、丰富的民间艺术等角度论述西秦戏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梳理了西秦戏清初以来的发展和现状。指出西秦戏到南方后的主要变化:一、受清中叶徽班的影响,主要以吹腔及吹腔剧目为主;二、受清末外江戏的影响,以皮黄声腔及皮黄剧目为主;三、受南派武功的影响,武戏采用南派武功。第三节结合西秦戏的现状,探讨西秦戏能够在广东盛行并根植于海陆丰的原因;认为造成西秦戏濒危的原因主要是明清官话的衰亡和普通话的推广。第三章讨论西秦戏的演出体制。第一节探讨西秦戏各声腔的组成。结合谱例,仔细考察西秦戏原有声腔正线腔各种唱腔板式的特点和规律。第二节探讨西秦戏的乐队和乐器的变化。将西秦戏和秦腔的主奏乐器相比较,为“西秦戏源于秦腔”提供有力的证据。第三节考察西秦戏的行当体制和表演上的一些特有程式。第四节梳理西秦戏的剧目情况,对西秦戏的重要剧目进行一一考释。对西秦戏的《刘锡训子》和台湾北管的《训子》两种剧本进行情节、声腔板式的详细对比,得出结论:西秦戏和台湾北管的福路有密切的亲缘关系。第四章考察西秦戏的班社。从班社的组织、班规、戏神崇拜、经济等方面全面考察。梳理了西秦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班社和重要的演员。论文余论部分是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分别从政府部门、研究工作者、演艺团体三种立场对西秦戏的保护提出建议。
近代京剧猴戏研究
作者:葛美宏 日期: 2016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百回本小说《西游记》成书后,明、清两代产生了大量的西游故事戏,其中,京剧猴戏是最为耀眼、并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一种。京剧猴戏分为京、海两派。京派猴戏产生于清代中叶,并在晚清这一帝国分崩离析的复杂历史时期走向繁荣。它发展、鼎盛于紫禁城内的宫廷大戏台,猴戏武生杨月楼、杨小楼等人作为“内廷供奉”,以一种天生骄傲的贵族姿态存在于庚子年以后的海上梨园界。杨小楼的“武戏文唱”也成为了传统猴戏的余辉。相较而言,后来的诸多海派猴戏武生,只能在对前代的遥想与仰慕中成为离叛正统的注脚。京派猴戏浸淫了末代贵族高贵、严苛的精神血脉,其中美猴王的形象往往显得雍容华贵、气度威严,相较之下,清末民初产生于上海的海派猴戏则显示出炫丽、逞奇与诙谐的表演风格。上海早期猴戏延续了传统猴戏折子戏的演出风格。《泗州城》、《金钱豹》与《摇钱树》的演出比例占了演出总量的61%,延续了京派猴戏中齐天大圣的正统形象。20世纪20年代以后,受到外国马戏、影戏的冲击,与演出场所的改进,上海新兴的市民阶层迎来了猴戏连台本戏这一颇具海派特色的演出形式。一些具有开创意义的西游故事电影也在同时期开始涌现。海派猴戏表演向着更像、更火爆与更多绝技的方向发展,背离了以往剧倚人贵、戏因人重的梨园传统。这场京剧表演艺术的争持在彼时传统梨园界人士看来,是一幕新与旧、低俗与高雅的拉锯,实际上背后却是对传统美学中道与技、似与不似的各执一端的偏重,这种偏重显现出来,即是京、海两派猴戏中不尽完美的孙悟空形象。因而,更进一步说,京、海两派猴戏两种截然不同的演出风格,由艺术审美角度看去,即是浑朴风格的中落与婉媚格调的勃兴;由阶级文化角度看去,是贵族阶级的没落与平民文化的兴盛;由权力更替角度看去,则是贵族始终着掌握话语权,而金钱则由贵族手中转移到平民手里而已。
中国戏曲中的木兰戏研究
作者:林旭 日期: 2015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木兰是历史上著名的女英雄,她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广为流传,影响极大。关于木兰故事的记载最早见于北朝乐府《木兰诗》。直至晚明时期,才出现第一部敷衍木兰故事的戏曲作品——徐渭的杂剧《雌木兰替父从军》。此后,在明清传奇和地方戏中出现了二十余部木兰戏。文章以木兰戏出现时间先后为序,努力从美学、性别文化等多重视角对木兰戏演变和发展脉络进行系统、全面和深入的研究。文章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其一,探讨木兰戏的研究目的与意义;其二,梳理木兰戏的研究历史与现状;其三,明确文章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创新点。学界对于木兰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雌木兰》研究,而将中国戏曲中的木兰戏作为整体,进行系统梳理,并从美学、性别、文化等多重视野对其进行剖析的研究,迄今还没有出现。第二部分:木兰故事源流梳理及木兰戏概述。首先,梳理木兰故事源流。文章以“木兰有无其人”、“木兰生活年代”、“木兰身世”设问,探究木兰是否是历史上的真实存在的人物,木兰生活年代,木兰姓氏和木兰故里。其次,概述历代木兰戏的主要特征。第三部分:明代唯一一部木兰戏《雌木兰》研究。其一,从情节结构方面阐释《雌木兰》对《木兰诗》的补充和丰富,分析《雌木兰》艺术特色;其二,分析《雌木兰》中人物形象;其三,探讨徐渭的女性观。第四部分:清代木兰戏《双兔记》研究。文章从情节结构、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方面探讨清传奇《双兔记》对明杂剧《雌木兰》的继承与发展。第五部分:现当代木兰戏研究。现当代时期涌现出大量木兰戏,文章选取了京剧《木兰从军》、豫剧《花木兰》和龙江剧《木兰传奇》三部不同剧种木兰戏,分别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塑造、唱腔等方面分析了其对前代木兰戏的继承与发展。第六部分:结束语。梳理木兰戏中木兰人物形象和木兰故事叙事模式的发展演变模式,剖析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南西厢记》折子戏选本研究——以《缀白裘》和《审音鉴古录》为中心
作者:张方圆 日期: 2015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折子戏”,是中国戏曲独有的一种存在方式。它既是一种戏曲文本的形式,又是一种舞台演出的方式。明万历年间《南西厢记》折子戏演出出现并很快形成风气,至明末清初折子戏逐渐取代全本戏成为《南西厢记》舞台演出的主要形式。戏曲选本是舞台演出的缩影和反映,明清时期刊行的大量的戏曲选本都选录了《南西厢记》折子戏。在《南西厢记》众多的折子戏选本中,乾隆年间的钱编《缀白裘》和乾隆嘉庆年间的《审音鉴古录》最具有代表性。本文梳理了《南西厢记》折子戏舞台演出情形,重点探讨了《缀白裘》、《审音鉴古录》中《南西厢记》折子戏的演出、演变情况。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并对《南西厢记》折子戏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最后对折子戏选本的概念做了界定。本文第一章对明清《南西厢记》的演出情形作了概述。首先对《金瓶梅词话》、《儒林外史》、《红楼梦》和《歧路灯》四部明清小说中关于《南西厢记》的演出资料进行了梳理;其次整理了明清文人笔记、日记关于《南西厢记》家乐、宫廷、专业演员演出的记载;最后从折子戏选本中考察《南西厢记》折子戏的选录情况。本文第二章主要探讨《缀白裘》中的《南西厢记》折子戏。首先介绍了《缀白裘》中《南西厢记》的基本情况;其次对《六十种曲》和《缀白裘》中所选《南西厢记》的相同出目,就标目、脚色行当、用曲、唱词唱法、宾白与剧情等方面进行了细致比较,通过比较,动态的展现了《缀白裘》各集所选《南西厢记》的演出、演变情况。本文第三章主要探讨《审音鉴古录》中的《南西厢记》折子戏。首先介绍了《审音鉴古录》中《南西厢记》的基本情况;其次对《缀白裘》和《审音鉴古录》中所选《南西厢记》相同出目(《游殿》、《惠明》、《佳期》、《拷红》、《长亭》)进行比较,重点分析了作为导演台本的《审音鉴古录》在脚色安排、用曲唱法、念白设计等方面的特色。结语部分对全文做了简要的归纳。
梆子戏对昆曲的吸收与发展
作者:王薇 日期: 2013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在中国戏曲的发展史上,昆曲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从明嘉靖年间到清乾隆、嘉庆的这三百多年来,昆曲盛极一时。清代中后期,昆曲逐渐开始衰落,梆子戏逐渐兴起。梆子戏起源于民间,内容通俗易懂,形式简单,生活气息浓郁,更贴近百姓生活,很快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梆子戏从农村进入城市,为了更加完善自身的艺术形式,梆子戏从昆曲中吸收了很多内容为己所用,这使得其进一步趋于成熟与精致。本文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类比了梆子戏中的昆曲成分,从剧本、舞台艺术、民俗、演出场所等方面说明了梆子戏对昆曲的吸收与发展。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绪论部分,对昆曲的衰落和梆子戏的兴起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论文研究的内容、方法、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第二章分析了梆子戏在剧目方面对昆曲的继承,类比了梆子戏与昆曲的同名剧目和同题材剧目,并通过剧本的对比呈现出梆子戏独具风格的移植。最后从剧本结构、语言风格、作者生活背景等方面,比较了昆曲《意中缘》与蒲剧《意中缘》的异同。第三章通过行当、表演、服饰、装扮以及音乐等方面,论述了梆子戏在舞台艺术方面对昆曲的传承与发展。第四章从演出习俗和演出场所入手,阐述了在酬神祭祀中昆曲霸主地位的衰落和梆子戏的逐渐兴起,以及由于梆子戏演出规模的改变对演出场所的影啧,从而论证了由昆曲到梆子戏习俗和演出场所的沿袭和变迁。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梆子戏在不断成熟和完善程中对昆曲的吸收与发展,并且对存留于当下的戏曲艺术,如何走入大众文化的视野,被更多的观众所接受和喜爱,提供了借鉴。
上页 1 2 3 ... 1432 1433 1434 ... 1458 1459 1460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