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郑廷玉杂剧研究
作者:张波 日期: 2013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本论文在回顾以往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郑廷玉生平考证、剧作版本、思想倾向、艺术价值及其作家在杂剧史上的地位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充分的论述,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元代古典喜剧创作早又有突出成就的著名杂剧作家郑廷玉,在古典文献资料中,对他及其本人作品的研究和记载不多。二十世纪中期开始,对郑廷玉的研究才真正的展开,一些著名学者如严敦易、庄一拂和傅惜华等都对其的作品进行过认真的研究。虽然他们在研究郑廷玉作品的思想和艺术特点上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但是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对郑廷玉一些作品中所提到的“宿命论”进行严厉的嘲讽和抨击。这也是很长时间以来郑廷玉的作品在学术界不被看好的根本原因。不过,伴随着中西方美学、艺术学的研究和文化的不断融合与渗透,我们在中国古典戏曲研究的范围也逐渐的扩展开来,对郑廷玉本人及其剧作思想内容、艺术价值的深入研究,对我国元代时期杂剧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对当代的戏剧影视编演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细致的研究,我们知道:郑廷玉的杂剧元刊本在艺术价值方面充分体现了曲辞的“敦朴自然”之感,在思想内容方面也具有非常高的成就,其作品语言通俗易懂,含有大量的日常用语,而且只要是作品需要,随时就可以在作品中找到非常适合的位置来解释含义。并且宾白更加对作者天马行空的的想象力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诠释。在其全部的作品中,主要表现的就是对社会的丑恶百态的讽刺和批判,很少出现对某个戏剧人物进行赞扬或者褒奖。而且,他在作品中所传达出的讽刺和警示给人的心灵也带来了很大的震撼。元代前期对杂剧的创作都是以剧作家为创作的主体,并且以戏曲作为表演艺术的还原为创作的类型。在这时期的郑廷玉剧作却能更为大胆的对人性灵魂的深处进行剖析,对广大人民最想说的话在剧作中进行表达,这样做就更为符合当时观众的“审美需求”。所以在当时郑廷玉的剧作获得了广阔的市场演出机会。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元代的末期。不过在明朝的初期开始,由于当时时代背景的变化和文人心态的转变,郑廷玉的剧作影响逐渐变得没落。近代以来,王国维、王季思、张大新等许多的学者又对郑廷玉剧作在艺术上的价值进行了肯定和关注。在本世纪初期开始,《看钱奴》这部郑廷玉的经典作品在著名作家苏卫东先生的不断努力之下终于又被搬上了昆曲的舞台,这对于元代杂剧文化经典的延续与传承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贡献。
陈涌泉戏剧创作论
作者:吴倩倩 日期: 2012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河南是中国的戏剧大省,近年来河南豫剧发展的可谓风生水起。在河南戏剧的发展过程中,青年剧作家陈涌泉做出了突出贡献。从1995年他创作的大型悲喜剧《阿Q和孔乙己》一举成名后,他又创作了很多有价值的作品,这些作品获得了省级甚至是国家级的大奖,有些作品甚至被列入到大学语文教材,而陈涌泉也因此获得了多种荣誉。本文试着对陈涌泉的作品进行归类,并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具体而言,论文第一章重点分析陈涌泉对“鲁著”的改编中的创新,陈涌泉创作的《阿Q和孔乙己》在没有偏离原著,保持鲁迅作品巨大的思想内涵上,同时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化,在两者的结合中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突出他们都深受封建制度的戕害,都在戏剧的面具下,包藏着悲剧的内核,并且根据观众的需求,陈涌泉对剧作的动作和语言都进行了一定的改变,提高了观众的审美能力。论文第二章重点分析陈涌泉在古典名剧的现代性创造上,并以《程婴救孤》为代表。《程婴救孤》源于元杂剧纪君祥的《赵氏孤儿》,虽然叙述的是同一个故事,但是陈涌泉根据当下的社会环境对他进行了相应的改编,使它具有更大的艺术感染力,使它具有崇高的悲剧美,着重突出了程婴身上所具有的舍生取义、勇于牺牲、忍辱负重的人格魅力,并且告诉人们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精神理念。论文第三章是陈涌泉对现代题材的独到发掘,以《风雨故园》为主要代表。这一章主要是从朱安写起,突出朱安做为一个封建时代的旧式女子,虽然得不到鲁迅的爱,但是却对鲁迅不离不弃,宁愿自己守寡一生,也不愿背叛鲁迅。旧式女子的坚韧和执着在朱安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另外在女性独特视角的挖掘下,鲁迅也从神坛走出来,成为了一个真真实实的鲁迅,我们不再是抬头看他,而是以一个普通的身份去看这样一个伟人。第四章则是对陈涌泉戏曲创作的反思,从四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名著改编怎样才能向现当代作品的进一步的扩展;结合现在的社会语境,怎样才能把民族文化传统和现代思想观念进行很好地结合,使观众在浸染着优秀传统思想的同时,进一步的接受现代观念的启蒙;在现实题材的创作中,怎样既能突出时代精神,又能表现人性内涵;最后一个问题是河南戏剧的观众培养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戏剧作家们需要考虑的问题。陈涌泉是一个优秀的青年戏剧作家,对他的作品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利于他以后的进一步的创作,同时对河南戏剧的发展也提供了有利的借鉴,从而对河南作为一个文化强省也提供了强大的思想资源。
戏剧翻译中的语气系统:英若诚《哗变》译本的语料库功能文体学分析
作者:张吟 日期: 2013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功能文体学是文体学理论中的重要流派,在现代文体学研究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10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借助语料库手段致力于戏剧翻译研究的功能文体学分析,为本研究带来了重要启示。 语言是社会人的有意义的活动,是人们与他人交往,建立和保持一定人际关系的重要媒介。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除了具有表达讲话者亲身经历和内心活动功能外,还具有表达讲话者身份、地位、态度、动机及其对事物的推断等功能, 即语言的“人际元功能”。韩礼德等系统功能语言学家提出,语言人际功能包括语气系统、情态系统和语调系统。本文将研究戏剧翻译中的语气系统。 我们结合中外学者对于英汉语气系统的分类以及具体表达方式的研究,考虑到语料库检索的可行性,选取英语中作主语的人称代词、叹词、感叹句、问句等和汉语中的语气助词、叹词和语气副、特殊句式、感叹句和问句词等作为英汉语气系统检索项,以The “Caine” Mutiny Court-Martial这部经典法庭剧及其英若诚《哗变》译本作为语料,统计上述相关语气表达形式构成的语气系统的分布规律,并进行跟踪调查,分析英若诚《哗变》译本中各种语气表达手段在塑造人物形象、营造矛盾冲突、推动情节发展方面的文体功能和戏剧性效果,考察其翻译戏剧语气系统的重构情况。 通过对原剧主人公原告魁格和被告玛瑞克的语气系统调查,我们发现二者的语气系统有着明显的差异。显然,原剧语气系统对于戏剧人物的权势地位和人际关系具有很好的构建作用。 那么英若诚《哗变》译本在人物语气系统的重构方面效果如何?我们就魁格和玛瑞克的语气系统进行语料库调查。总体看来,英若诚汉译文本中,魁格在语气副词、特殊句式和感叹句的使用数量和种类上超过玛瑞克,保持了高语域和高态势;而从语气助词、叹词和问句来看,玛瑞克的使用频次明显超过魁格,这种倾向性又说明了什么?我们对每一种语气具体表达方式进行了跟踪调查并发现,英若诚《哗变》译本中魁格和玛瑞克的语气系统理想地再现了原文二者的权势地位和人际关系,实现了《哗变》这一经典法庭剧的戏剧性重构,为戏剧演出的巨大成功奠定了基础。
歌仔戏——戏曲声腔剧种变异之典型
作者:陈孟亮 日期: 2013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本文拟以歌仔戏为研究对象,以戏曲声腔剧种之变异为研究课题。中国戏曲剧种繁多庞杂,“戏曲声腔剧种”的提法意味着以声腔划分剧种,“声腔”对一个剧种的属性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剧种的兴衰与声腔的更新变革密切相关。明王骥德《曲律》中曾云:“世之腔调,每三十年一变,由元至今,不知几经变更矣。”声腔剧种的变异是一种必然的现象;声腔决定剧种特性,剧种变异首先是声腔的变异。歌仔戏是中国声腔剧种中唯一形成于台湾的戏曲,在发展过程中,吸收成熟剧种之精华,采用唱片流行歌曲,在“皇民化”时期产生了语言交杂的后现代拼贴现象;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及时地获取了新的载体,衍生出广播歌仔戏、电影歌仔戏、电视歌仔戏等新的变体。为顺应媒体的作业程序,所谓的电视“变调仔”开始量产,声腔曲调也相对的转变;两岸交流后,受闽南歌仔戏音乐影响,在唱腔曲牌中加入板式变化,使其剧种音乐更加丰富多元。歌仔戏随着时代改变的包容性与顺应市场机制的商业性,成就其独有的剧种性特质。笔者认为,相较于其他声腔剧种的演进历程,歌仔戏的变异是个特例,同时又具有普遍性,因而成为声腔剧种变异研究的最佳典型。 1949年两岸隔离后,闽台歌仔戏分处于不同环境之下,相同名称的同一剧种,已衍生出许多差异之处。本文拟以“戏曲声腔剧种及其变异”、“受外来文化影响之演变”、“艺人与音乐工作者的改革”、“现代科技之传媒歌仔戏”、“戏曲改革与学者推动”、“两岸歌仔戏交流及对剧种音乐的研讨”等面向,从历史的角度切入,采逻辑的方法梳理,探讨歌仔戏在其声腔演变过程中,所产生之变异现象及其规律。
管窥中日悲剧审美意识的异同:《赵氏孤儿》与《菅原传授手习鉴》的对比考察
作者:于勇 日期: 2010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元杂剧《赵氏孤儿》是流传至今、脍炙人口的古典悲剧,曾被王国维赞为“即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日本江户时期的《菅原传授手习鉴》是净琉璃时代的三大杰作之一。两部经典剧作均是改编于前人的作品,但其故事情节的发展却意外的相像。然而在对古典艺术的热情虽远不及过去的当代,两部剧的名家名段依然作为经典广为传唱、深受欢迎。两剧的创作间隔虽多达400年,但正如弘法大师所吟唱的那样,“看竹看花本国春,人声鸟弄汉家新”。相同的剧情、不一样的看点里潜伏着的是不同的中日两国民的悲剧审美意识。关于审美意识的考察研究理应是相当宽泛的,从东方民族的、时代的、中日两个不同民族的、作者个体的审美意识等四个方面对悲剧的审美意识进行相关的对比考察也仅仅犹如蜻蜓点水。考察个别相似文学作品中所反映的中日悲剧审美意识的异同更是管中窥豹,无论如何以本篇小论难以尽述。但是正如一个老到的心理学家可以根据喜好来判断一个人的性格一样,笔者认为通过对作为文化基干的审美意识的考察,是能够更清楚地认识不同民族的性格。通过论文相关资料的收集,先行研究的调查,探求《赵氏孤儿》和《菅原传授手习鉴》两剧所折射出的中日文化以及中日两国国民性的不同。本篇论文试...
凌濛初戏曲活动研究
作者:陈郑 日期: 2011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试图从四个方面论述凌濛初的戏曲活动,即凌濛初的戏曲交游、凌濛初对戏曲的评论、凌濛初对元杂剧的改编和凌濛初对戏曲的校订。第一章通过理析凌濛初与沈璟、王骥德、叶宪祖等人在戏曲方面的交游,阐述他和吴江派的关系。第二章通过对本色当行、戏曲搭架、曲分三籁三方面的论述,阐述凌濛初的戏曲理论。在文词派繁盛的情况下,凌濛初坚持戏曲应该本色当行,显示了其对戏曲本质的独到把握。而他对戏曲结构和合律依腔的强调,则体现了凌濛初对戏曲场上性的要求。第三章在探析凌濛初推崇元杂剧的基础上,论述了他在编写“二拍”时对元杂剧的吸纳。一是“二拍”的正话、入话对元杂剧的改编,二是“二拍”对戏曲典故的引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凌濛初在改编过程中由于社会变化原因而对元杂剧内容、思想的改变,最后辨析“二拍”篇目中凌濛初所改编的元杂剧的版本情况。第四章考察凌濛初对《西厢记》和《琵琶记》的校订。凌濛初不满一些妄庸人对《西厢记》和《琵琶记》的大肆改窜,使之面目全失,致力于对此二剧的审订,表现出极力还原戏曲本来面貌的愿望。由于其校订、刊刻的《西厢记》更加接近原貌,已经成为目前校刊《西厢记》的主要版本依据。
上页 1 2 3 ... 1435 1436 1437 ... 1458 1459 1460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