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写作在松阳的松阴下——关于汤显祖:叶洲的《浮生之梦》
作者:梅重 日期: 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说说汤显祖日前与师友之交的"山野隐士"在QQ上随谈,偶尔知道他的松阳老乡叶洲先生有一部关于汤显祖的长篇历史小说《浮生之梦》于新近问世。汤显祖(1550—1616)是中国明代诗人、戏剧家,艺术成就斐然,有人誉之为"东方的莎士比亚"。《浮生之梦》的出版时间,恰恰暗合了在时间上"不属于一个时代,而是属于所有的世纪"的英国诗人、戏剧家莎士比亚(1564—1616)诞辰450周年纪念。这引起我一定的兴趣。
莎士比亚与汤显祖时代的演剧环境
作者:刘昊 日期: 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莎士比亚与汤显祖在当代已成了沟通文字与舞台、东方与西方的桥梁。近几年中我们既看到英国TNT等剧团来华演出莎剧,也看到上海京剧院把京剧版《王子复仇记》带到英国爱丁堡国际戏剧节,昆剧《牡丹亭》在美、英、希腊等国巡演。莎士比亚(1564~1616)生活的时
遥望汤显祖
作者:王扉 日期: 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2007年5月,作家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第100场纪念庆演在北京举行时,我和白先勇先生有过一次长达4小时的面对面访谈。犹记得当年白先生说到汤显祖与《牡丹亭》的原本时,说:“汤氏的词太美太美了,俊得江山助。”其文采的俊美如得江山之助,他是不敢改的。青春版《牡丹亭》的改编做的是减法,将汤氏的原本55折压缩到27折,只删不改。 白先生对《惊梦》一折中女主角杜丽娘偷游后花园那一段伤春叹春的经典唱词赞不绝口:“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从全本戏到折子戏——以汤显祖《牡丹亭》的考察为中心
作者:解玉峰 日期: 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从全本戏到折子戏是中国民族戏剧演进特有的规律。折子戏较适于有时间限制的厅堂演出和剧场演出,艺术上更有全本戏所不及的长处,故最终在乾隆中叶取代全本,成为民族戏剧最主要的演出样式。《牡丹亭》的演出史较全面地反映了民族戏剧从全本戏到折子戏的历史过程及其内在规律。近百年来民族戏剧面临严重的生存困境,今日尤甚。鉴往知来,探明从全本到折子这一基本规律,对于我们民族戏剧之存亡继绝乃至发扬光大当深有启示。
汤显祖的戏曲理论管见——读叶长海教授《中国戏剧学史稿》心得
作者:姜赫 日期: 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中国古代的戏剧学,经过元代的初步发展和明代中期文艺革新派的极力鼓吹,到了明代万历期间就迅速的崛起,形成了气势宏大的高潮。叶长海老师在《中国戏剧学史稿》中谈道:"万历朝的戏剧,是我国戏剧史上的又一个黄金时代。汤显祖是代表这一时代的最光辉名字。"汤显祖代表作《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又名"临川四梦",汤显祖的社会思想、哲学思想、文艺思想在他的
论汤显祖的精神困境及其解脱:解读“临川四梦”
作者:刘开田 日期: 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临川四梦"在中国戏剧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不仅在于它的艺术价值,也在于其作品中所表达出来的哲学情怀。"临川四梦"的创作时间,正是汤显祖思想的转型时期。如果把"临川四梦"当做一个整体来解读,并且结合当时的时代思潮与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我们也许更能清晰地看出汤显祖思想发展的变化过程。
上页 1 2 3 ... 57 58 59 ... 71 72 73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