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宋元南戏的“活化石”——莆仙戏
作者: 朱宪章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剧团 国戏曲 莆田市 《张协状元》 宋元南戏 莆仙戏 活化石 剧种 剧目 目连戏 日期:1993
描述: 莆仙戏是福建省莆田市的地方剧种.它以其悠久的历史被誉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据宋《景德传灯录》载:唐成通年间(860—873),“宗一禅师南游莆田,县排百戏迎接”.另据南宋著名诗人刘克庄在莆田诗云:“儿女相携看市优,纵横楚汉刈鸿沟,山河不暇为渠惜,听到虞姬直是愁.”说明唐宋时代,莆田民间不仅“百戏”流行,而且莆仙戏班在宋时已能上演《霸王别姬》等剧目了.1988年4月,全国南戏学术讨论会在莆田、泉州两市举行,全国戏曲专家张庚、郭汉城等观看了莆仙戏《张协状元》、《蟠桃会》、《田相公踏棚》等南戏剧目后,称誉“莆仙戏不愧是宋元南戏的‘遗响’、‘活化石’”.1991年2月,中
宋代淫祀之禁与南戏的生长土壤
作者: 丁淑梅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戏曲研究 南戏 宋代 搬演 民间戏剧 淫祀 进奏院 优戏 民间信仰 土壤 日期:2007
描述: 宋代是一个民神信仰非常盛行的时代,民间祭赛祀神活动中多伴有歌舞优戏搬演,虽然官方一再对民间赛祭社乐演戏予以限制和打击,但祭赛演戏和社戏还是溢出了宗教仪式的边界,作为民间演剧活动的特定表现而不断高涨,这种景象恰恰酝酿着两宋戏剧史的重大转机。
从北宋戏剧砖雕探寻台州南戏等戏曲发展脉络
作者: 郑瑛中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戏剧砖雕 南戏 发展概述 台州 古代戏曲 日期:2013
描述: 台州是南戏繁华地之一。1987年,台州黄岩县西灵石寺塔出土了北宋时期6块戏剧砖雕,均为阴线浅刻的参军戏人物砖雕,保存完整,是十分珍贵的南戏实证文物。本文试分析这些戏剧人物砖雕的内涵及其与唐代台州文教先驱郑虔的渊源、临海等地出土的五代青瓷人物瓶特征等方面,探寻南戏的产生,以及南戏出现以来台州古代戏曲在宋、元、明、清各时代的演变和发展脉络。
宋元南戏史
作者: 俞为民,刘水云著 来源: 南京: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戏剧史 辽宋金元时代 南戏 温州市 研究 日期:2009.06
描述: 中国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为历代民众所喜闻乐见。追根溯源,在中国戏曲的发展史上,第一种成熟的戏曲形式,则是北宋中叶产生于温州一带的南戏。 作为第一种戍熟的戏曲彤式,南或在剧本形式、音乐体制、角色体制及具有写意特征的舞台表演等都为后世的戏曲形式如明清传奇及清代中叶以后兴起的各种地方戏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南戏的出现,正式展示了戏曲这一中华民族文化明珠的夺目光彩。
从南戏《张协状元》看“末”脚的机趣之美
作者: 邵殳墨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南戏 "末"脚 《张协状元》 机趣 宋杂剧 日期:2020
描述: 南戏《张协状元》中的"末"脚看似游离于戏剧之外,但实际贯穿于全剧之中,具体表现为"末"脚的开场及与"净""丑"等脚色的配合性表演."末"脚的游离和配合性表演在语言及表演方面体现出反讽、机巧、智慧、风趣、深刻、超然的机趣之美.这种语言风格和表演模式会通禅宗,承继优戏、参军戏、宋杂剧,反映出戏剧发展中的时代文化背景和脚色传承.
宋南戏负心戏形成原因新解
作者: 崔武杰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进士 南戏 发迹 宋代 士大夫 原因 知识分子 日期:2018
描述: 宋南戏中有许多反映书生富贵变心的负心戏。在负心戏形成原因上,主流观点是钱南扬先生的“科举休妻说”,“公卿们往往喜欢在新科进士中选婿,企图扩张自己的势力;而新科进士也必须得到公卿们的提掇,才能爬得更快更高;他们之间在相互利用。因此也有知识分子一朝发迹,便丢弃了贫贱时的妻子,赘入豪门,但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婚变现象因而较为普遍”~①。此观点影响深远,但也存在缺陷。其最大不足之处是与宋代休妻法律、士大夫对待休妻的态度相矛盾。故此观点需要反思,而负心戏形成原因也有重新探讨的必要。
宋元古南戏遗响与海洋性人文的合璧
作者: 蔡明宏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戏曲形式 参军戏 艺术表演 希腊悲剧 古乐 遗响 梨园戏 郭汉城 日期:2022
描述: 梨园戏滥觞于宋元,作为“在古乐南音的地域声腔基础上,汇聚了唐参军戏、五代歌舞、宋百戏等戏曲形式而形成的一种土生南戏。”\'(1)\'它迄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作为全国仅存的合三流派、单一传世的古南戏遗响,它没有重蹈印度梵剧或希腊悲剧的覆辙,而是在近千年的历史积淀中保留了大量原汁原味的宋元戏文和艺术表演,被郭汉城认为是“中国文化之大幸”[2]。
宋元古南戏遗响与海洋性人文的合璧——以梨园戏《陈三五娘》五大版本为例
作者: 蔡明宏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暂无 日期:2022
描述: 梨园戏滥觞于宋元,作为“在古乐南音的地域声腔基础上,汇聚了唐参军戏、五代歌舞、宋百戏等戏曲形式而形成的一种土生南戏。”\'(1)\'它迄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作为全国仅存的合三流派、单一传世的古南戏遗响,它没有重蹈印度梵剧或希腊悲剧的覆辙,而是在近千年的历史积淀中保留了大量原汁原味的宋元戏文和艺术表演,被郭汉城认为是“中国文化之大幸”[2]。《陈三五娘》是梨园戏演出率与流传率最高的经典名剧,据目前所遗资料,最早刊本应为珍藏于日本天理大学图书馆和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的明嘉靖本(1566)《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入诗词北曲勾栏荔镜记戏文》。自祖本明嘉靖本《荔镜记》始,其后的清顺治本《荔枝记》(1651)、清光绪本《荔枝记》(1831),以及当代蔡尤本口述本《陈三》、华东会演本《陈三五娘》五大版本一脉相承、丰赡璀璨,促使海内外不少学者对《陈三五娘》产生了极大兴致,如英国牛津大学的龙彼得(Pier van der Loon)教授、被誉为“欧洲三大汉学家”之一的著名法籍汉学家施舟人(Krietofer Schipper)先生以及台湾学者陈香、施炳华、陈益源等人均仔细爬梳于《陈三五娘》被历史封存的珍稀文献资料。大陆学者黄科安、朱双一、潘培忠等人也将目光投注于国家级非遗“陈三五娘”故事的学理探研,其研究可谓方兴未艾。
上页 1 2 3 4 ... 81 82 83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