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总目录
作者: 来源: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版 师范学院 何景明 世界现代史 雅歌 鲁迅 信阳 总目录 古代汉语 汇释 日期:1985
描述: 暂无
杨慎的文学批评
作者: 邬国平 来源: 文学遗产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大礼议 嘉靖 明世宗 著述 杨慎 日期:1985
描述: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正德六年(1511)试进士第一。嘉靖三年(1524)因"大礼议"事竭力反对明世宗"继统不继嗣"的做法,受到廷杖和发配云南永昌的严厉处罚。嘉靖三十八年卒于贬所。杨慎学问博洽,著述繁富,居一时之首。他又作为明代诗人的卓然大家,受到后人推重。当时的诗歌界存在着两种突出的情况:一是明朝学风承袭宋朝的传统,好讲性理之学,这影响到诗歌写作就是"理气诗"的大量产生。二是在弘、正年间、李梦阳、何景明标举"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旗帜,其流弊每多剿袭雷同,不免陷入拟古主义的泥坑。处在这样的风气之中,杨慎却能自异于
何景明问题再探(代《大复集》点校序)
作者: 李叔毅 来源: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何景明 复集 前七子 中州 李梦阳 形迹 章学诚 论诗 移风气 再探 日期:1985
描述: 我校地处淮河发源地区,淮滨是中华民族文化四大发祥地之一。要发扬乡邦文化优良传统,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我们就有整编《淮源丛书》的任务。自周秦至今,河南境内淮河两岸人士的遗著,粗估不低于六百部,但我们要从点校《大复集》开始。这不仅是因为何景明是明代“前七子”的首领,是“后七子”和“复社”思想上的开山人物,更重要的是,自明代弘正时代至于今评论何景明的著名学者不下二百家,褒贬适中者是少数,有意拔高者或片面攻击者是多数。其弊几至于令后学黑白不分,是非莫辨。钱谦益攻
“前七子”的“复古”与何景明的文风
作者: 郭预衡 来源: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代散文 何景明 前七子 举业 古道 失功 李梦阳 文风 “七子” 秦汉 日期:1985
描述: 明代散文的发展,有过几次变革。李梦阳、何景明等“前七子”之“复古”或“拟古”,是较早的一次。当时影响很大,后世议论纷纭。直到今天,在一般文学史著作中,对于“前七子”这样的流派,尽管并不论述他们的文章,却总要援引他们的主张,如,“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之类从而论定其得失功过。至于这些作者的文章究竟怎样,具体的揭示尚少。不要说七子,就连为首的李梦阳、何景明这样有代表性的作者,过去的研究也还不够。我想,对于一代文学发展变化的探讨,对于一个流派得失功过的评价,不从具体的作家作品入手,不从个别的分析作起,是很难得到确凿的结论的。这里想从“前七子”之“复古”,简略谈谈七子之一何景明的文风。
读何景明《明月篇》
作者: 廖仲安 来源: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卢照邻 何景明 七言 明月 李攀龙 七古 转韵 太白 初唐 汉魏 日期:1985
描述: 何景明是明代诗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诗人。《明月篇》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篇诗的序,更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曾经受到大家重视,並引起大家争论的一篇重要文献。兹录其全文如下: 仆始读杜子七言诗歌,爱其陈事切实,布辞沉著,鄙心窃效之,以为长篇圣于子美矣。既而读汉魏以来歌诗及唐初四子者之所为而反复之,则知汉魏固承三百篇之后,流风犹可征焉。而四子者,虽工富丽,去古远甚,至其音节,往往可歌。乃知子美辞固沉著,而调失流转,虽成一家语,实则诗歌之变体也。夫诗本性情之发
何景明著述版刻述略
作者: 阳海清 来源: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嘉靖 王廷相 何景明 复集 明万历 卷附 王世贞 康海 版刻 诗集 日期:1985
描述: 何景明,字仲默,号大复山人,明弘治壬戍进士,授中书舍人,历官至陕西提学副使,著述甚丰。 何氏卒于正德十六年(1521)八月五日,二十天后,其门人樊鹏撰《行状》云:“先生通五经,尤好易、诗,其阴阻医卜天文地理律吕历数诸家,各造其妙。所著何氏集、十二论、定古乐府、选汉魏诗、三秦志、皆行于世。”这些著述是刊刻抑为传抄,已无从查考。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与何氏著述刊刻时间有关的最早文献是唐龙和康海写的《何仲默集序》,署嘉靖三年。然今存诸明刻本上均载此二序,究竟他们是为哪个刻本写的,难以断定。往日
李梦阳与何景明论争时间初探
作者: 付瑛 来源: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何景明 前七子 边贡 中书舍人 李梦阳 中进士 康海 论诗 皇明史概 江西 日期:1985
描述: 明代“前七子”中的李梦阳与何景明曾发生过一次文艺思想的论争。这场论争一直引起后来学人的注意。但由于当时没有明确的记载,以至后人对其论争的具体时间说法不一,或云“名成之后,互相诋諆”,或云在正德五年,也有折衷其二者,认为“名成之后”的诋諆 ,即是发生于正德五年的笔战。弄清楚李、何争论发生的确切时间,对于研究何景明文学思想的发展变化,乃至进一步研究明代“前七子”及正德年间诗文发展的情况,都是很有必要的。本文试对李、何论争的时间作一些探讨,以就教于专家学者。
从《武功县志》的编纂义例探究康海的方志学思想
作者: 穆甲地,张世民 来源: 人文杂志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方志学 县志 武功 义例 康海 日期:1984
描述: 康海(1475——1540),明代文学家,陕西武功人,曾与李梦阳、何景明、王廷相、王九思、、徐祯卿、边贡并称为“前七子”,著有《康对山先生集》、《(氵片)东乐府》以及杂剧《中山狼》、《王兰卿》等。《武功县志》是其撰修的一部颇有影响的志书。 康编《武功县志》,成于明正德十四年秋。吕经野、何景明先后为该志作序,盛称“绪理要会,粲然明备”,“覈事显义,用昭劝鉴”,堪称“志之良
上页 1 2 3 ... 822 823 824 825 826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