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雅言与俗语
作者: 郑培凯 来源: 山东教育报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郑培凯 日期:2018.05.21
描述: 小时候读《水浒》,第一次见到“h”这个字。初见之时,还不认得,觉得这个字颇奇怪,是“筋”字多一横。按照上下文,也就猜到“h”便是筷子。让我清楚记住这个“h”字的情节,是王婆贪贿说风情,西门庆到潘金莲处幽会,饮酒作乐之际,故意把一双“h”拂到地面,然后假装拾h,趁机捏了一把潘金莲跷起的小脚。 这
《十五贯》救活昆曲之秘辛
作者: 郑培凯 来源: 光明日报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郑培凯 日期:2018.06.15
描述: 昆曲《十五贯》剧照(资料图片) 【文史遗痕】 很早之前就听过朱国梁(1903-1961)的名字,跟昆曲《十五贯》有关,跟1956年昆曲进京演出造成轰动效应有关。 1956年4月,浙江昆苏剧团(原国风昆苏剧团)整理了传统昆曲《双熊梦》,排出新编剧目《十五贯》,由班主朱国梁、昆曲艺
清唱版《琴赏牡丹》的艺术追求
作者: 刘祯 来源: 光明日报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刘祯 日期:2018.07.07
描述: 【见仁见智】 古琴与昆曲艺术,是最早进入“世界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艺术,最能代表传统艺术之精神。古琴之道,正调品弦,中正平和,音意相合,得之弦外,心通造化;昆曲之韵,四声宫商,唇吻遒会,闲雅整肃,清俊温润,感荡性情。二者既有自己独特的艺术品性,又在文化精神上彼此统一,被传统文人对应成一
南薛北梅 梨园清香
作者: 刘祯 来源: 中国文化报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刘祯 日期:2018.08.06
描述: NULL
戏曲评论的内功与立场
作者: 刘祯 来源: 中国文化报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刘祯 日期:2018.09.17
描述: 评论,是我这些年来研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参与评论使本人对戏曲发展和理论研究现状有了更多也更为具体和深入的了解。我1989年进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攻读博士学位,看戏机会大增,感觉这里的研究工作和戏曲舞台、戏曲发展现状联系特别紧密。我的第一篇评论文章便是观看人艺话剧《李白》后而写的习作。毕
戏曲质性与投入、疏离说
作者: 曾永义 来源: 中国文化报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曾永义 日期:2018.10.29
描述: 10月22日至23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梅兰芳纪念馆承办的“东方与西方——梅兰芳、斯坦尼与布莱希特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我国台湾世新大学讲座教授曾永义应邀参会并发表此文。曾永义从戏曲的本质出发,深入探讨了以梅兰芳及其表演艺术为代表的中国戏曲,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投入说”、德国布莱希
杂花满树群莺乱飞
作者: 曾永义 来源: 文艺报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曾永义 日期:2018.11.28
描述: 板荡民初鼎革年,鸡鸣不已竞高宣。谁人倜傥为国士,那个卑污成汉奸。 可叹士夫争侧浅,仰瞻胡蔡识英贤。汪公巧运春秋笔,评跋清流着锦篇。 这首七律是读了北京汪兆骞先生将在台北大都会文化公司出版的《民国清流──那些远去的大师们》后,顺手写下的。其中“奸”字借用邻韵,民初指民国肇建至本
雅音弦歌
作者: 刘祯 来源: 文艺报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刘祯 日期:2018.11.30
描述: “琴芳梅兰”是一种创新性的艺术组合,以梅派唱段结合古琴之伴奏,让两种“雅音”跨界碰撞,相互交流,进而融汇,彼此映衬,以创造性的转换方式,让传统艺术在新的艺术语汇中,获得充满东方情韵的盎然生机。 古琴是中国古代高雅艺术的象征,乃圣人治世之音,君子养修之物,其音清静远古,淡恬逸雅,清风入弦,绝去炎
上页 1 2 3 ... 981 982 983 984 985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