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
寒食雨之后
-
作者:
郑培凯
来源:
光明日报
文献类型 :报纸
-
关键词:
郑培凯
日期:2018.12.07
-
描述:
苏轼《寒食帖》局部 【含英咀华】 苏东坡有《寒食雨》诗二首,因为手书墨迹存世,在书画界通称《寒食帖》,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是所有中国人引以为傲的国宝。每次展出,只听到赞誉之声四起,报章杂志连篇累牍报导,倒真是脍炙人口,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有时我就想,《寒食帖》对于中国文化传承的
-
洞察世情的金庸
-
作者:
郑培凯
来源:
上海文汇报
文献类型 :报纸
-
关键词:
郑培凯
日期:2018.12.08
-
描述:
郑培凯 与金庸相识有两个不同的阶段,一是读金庸的武侠小说,作为粉丝读者,沉湎于他所创造的侠义世界;二是认识金庸的本尊查良镛先生,成为真正相识的君子之交,体会到什么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高人境界。 作为粉丝读者的时间很长,从我初中在台湾读禁书开始,到我离开美国来香港教书,前前后后有四十年的
-
每个剧种的演出都是难得的研究标本
-
作者:
周育德
来源:
中国文化报
文献类型 :报纸
-
关键词:
周育德
日期:2018.12.12
-
描述:
中国戏曲学院研究员周育德 在昆曲发源地,昆山人正在做一个史无前例的文化壮举,这个壮举理所当然要被载入史册。百戏盛典规模之大是空前的,多民族的、多层次的中华戏曲大家庭的成员在这里都得到一个亮相的机会,昆山正在开辟一个中华戏曲的百花园。 来这里聚会的戏曲大家庭成员,有高龄的,号称“宋元遗响
-
民间小戏独立的审美品格
-
作者:
刘祯
来源:
文艺报
文献类型 :报纸
-
关键词:
刘祯
日期:2019.01.25
-
描述:
戏曲在古代文化中处于比较边缘的位置,民间戏曲又等而下之,最底层的当然是民间小戏。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民间小戏是怎么也绕不开的,但对于民间小戏价值的认定,较多集中于它对于大戏形成的历史作用,即所谓小戏的“初级形态”是向大戏“高级形态”过渡的基础。确实,小戏对戏曲发展的推动是非常显著的,因为有大戏,有
-
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
-
作者:
邹元江
来源:
中国文化报
文献类型 :报纸
-
关键词:
邹元江
日期:2019.09.04
-
描述:
毫无疑问,文化自信是建立在中国文化艺术审美传统精髓的坚实基础之上的。对作为最能够代表中国文化审美符号之一的戏曲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精深传承,才能够获得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可问题是,如何才能够深刻理解和精深传承戏曲各剧种的独特审美韵味呢?这里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确切地理解戏曲艺术传承的独特方式“口
-
蜡梅飘香
-
作者:
郑培凯
来源:
光明日报
文献类型 :报纸
-
关键词:
郑培凯
日期:2020.01.10
-
描述:
沈郎摄 江南一年四季分明,春花秋月,夏雨冬雪,每个季节都有令人难忘的美景。只有初冬时分,斑斓的秋叶即将落尽,枝丫呈现衰败枯萎的情态,大自然一片肃杀。让人觉得,生命的许多时刻更加黯淡,寒风逐渐凛冽,像剃刀在脸颊与脖颈之间晃动,不由得心情惶然。偶尔会在这样的季节来到苏州,总感到遇上了最
-
蜡梅飘香
-
作者:
郑培凯
来源:
天津工人报
文献类型 :报纸
-
关键词:
郑培凯
日期:2020.01.15
-
描述:
循着清幽的香气,我在墙角发现了一丛蜡梅,黄叶已经丧失了生命活力,叶脉灰暗惨淡,在风中飘零,却掩映着光泽饱满的蜡梅花,像一串串黄蜡塑成的小铃铛。没错,就是蜡梅的幽香,在晦暗的冬至节气,飘摇着江南仅存的风雅。 江南一年四季分明,春花秋月,夏雨冬雪,每个季节都有令人难忘的美景。只
-
《大戏考》的学理性与当代意义
-
作者:
周华斌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报
文献类型 :报纸
-
关键词:
周华斌
日期:2020.03.30
-
描述: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