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论著有:《汤显祖大传》《汤学探胜》《明代汤显祖之研究》(台湾版)、《汤显祖研究与辑佚》《汤显祖传》(合著);参与了上海古籍出版社《汤显祖集全编》续补遗工作;撰稿纪录片《汤显祖的海南“情”》;主编了国家艺术科研重点项目《中国歌谣集成·海南卷》(获文化部编纂成果奖)和《海南歌谣情歌集》。另撰写了“抚州汤显祖纪念馆”陈列提纲(1982年),寻找到了汤显祖家传全集木刻残版,辑逸到汤显祖佚文数十篇。其业绩入编《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辞典》《中国专家大辞典》和《中国戏剧家大辞典》等多部辞书。
独著
1.《汤显祖大传》(初版2014年北京燕山出版社,再版2015年上海文艺出版社)
2.《汤学探胜》(2018年南方出版社)
3.《汤显祖研究与辑佚》(2009年海南出版社)
4.《明代汤显祖之研究》(2014年台湾花木兰出版社)
合著
《汤显祖传》(1986年江西人民出社出版,获江西优秀社科论著三等奖)
主编
1.《中国歌谣集成·海南卷》(100万字,国家艺术科研究重点项目),获文化部编纂成果奖。1997年中国ISBN中心出版
2.《海南歌谣情歌集》(1996年海南出版社出版)
玉茗堂清代被毁后,到60年代地方政府在遗址上盖了图书馆,龚重谟当年在这座图馆楼房里住了一年多,联系起他后来搞起了汤显祖的研究,可谓他与汤公有缘。龚对汤情有独钟,崇敬他文章品节,视他为人生坐标。从80年代初,涉足汤生平与著作的研究,勤于调查访问,全面搜集、占有翔实资料;啃读汤的诗文,吸收有关的地方文献和民间传说;借鉴海内外的汤学研究成果,立足考据与文献研究,力求还原历史真实的汤显祖。他染有几份“狂狷”,不迷信权威,崇信“学术乃天下之公器”,“多岐为贵”;透过其论著,贵在不人云亦云,敢抒其独立之见。
(一)立一个戏剧政治家的传
《汤显祖大传》是其综合性的研究成果。定位汤显祖是个戏剧是政治家。汤志在“有区区之略,可以变化天下”,要做王安石那样的政治改革家,但科场的挫折,上疏的遭贬,五年县令“政声两浙冠”却不得迁升,深感为政此路不通,壮心若流水,“胸中魁垒,陶写未尽,则发而为词曲”,弃掉官场转剧场。青年时,在南京试作《紫箫记》,有讥刺首辅情节,竟惹得“是非蜂起,讹言四方”,体认到戏曲不是“小道末技”,有如同儒、释、道一样的“名教”,且更能打动人的情感,政治家解决不了的问题可用戏曲化解。他要用戏曲救苍生,以情来悮世人,于是“因情成梦,因梦成戏”,将现实无法实现的“有情之天下”,在“梦”中作主观追求;“戏”可在舞台小天地里,通过几个角色,展示情世界,演绎大人生。他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官场的体验化作艺术思维,在“四梦”中塑造了“善情”与“恶情”不同的形象,“胸中魁垒”得以宣泄,嬉笑怒骂皆成了曲章,将“情天下”思想形象展示。
汤显祖自己说:“经济自常体,著作乃余事”即经邦济国是他的理想追求,而著书写戏只是他的业余爱好。退出官场他还期望“朝廷有威凤之臣,郡邑无饿虎之吏”,去京城述职已决定辞官,还向副首相张位推荐有“伯才(霸才)”知县赵邦清。身处蹭蹬穷老的汤显祖,鼓励儿子和门人参加科举,寄望他们完成他未竟的政治宏愿。“史家不幸诗家幸”,官场的失意成就了汤显祖的戏剧人生。“临川四梦”是汤显祖政治理想的表达,是四部政治哲学剧。汤显祖是中国和世界戏剧史上出类拔萃的戏剧政治家。
(二)提出并论证了汤显祖的家族是耕读世家
对汤显祖的家族,绝大多数研究者,仅知其家有藏书“四万余卷”,曾祖、祖父、父亲都是“望重士林”的读书人,介绍其家庭背景皆称之“书香门第”,而龚重谟在《汤显祖大传》中则称汤显祖的家庭为“耕读世家”。他引《文昌汤氏宗谱》《祖基复还记》所载:“八世祖伯清公感猎翠之报,以服道耦耕传家”。“服道”即潜心修道,就是“学”;“耦耕”指务农,当然就是“耕”;“服道耦耕传家”就是“耕读传家”。汤在《袾宏先生戒杀文序 》一文中还谈到他家之所以“耕”的因由。说是县之南的青云乡,有少年因捕杀大翠鸟遭到报应,从天祖伯清公开始,便不准残害生灵,不穿禽兽皮革制作衣、鞋,常耕作于田野,还不准家中女眷佩戴珍珠和鸟兽羽毛制作的饰物,为不遭到报应。在这种家族背景成长的汤显祖,少小除了读书,还下地农耕。他在30岁时有诗写给大弟儒祖说:“汝兄才地本无余,长日东皋自秉鉏。”说自己本没有超人才华,故常在田园躬耕农活。他弃官归家多年后,遂昌有人来看望他,这时他已像陶渊明一样,日落后扛着锄头回家:“今朝得见柴桑叟,落日寒园自荷锄。” 2016年11月,抚州市发掘出汤显祖的高祖子高公墓志铭有载:“负郭有田百余亩,则躬督僮仆以耕之,盖为为祀饷之具。此所以有‘耕读’之号云。”说的是他家在临川城郭有田百亩,子高公亲自和僮仆们一起耕作,并将自己的起号为“耕读”。这更有力证明汤显祖文家族是耕读世家。
(三)提出了什名叫“汤学”?论述了“汤学”兴起与发展
龚重谟在《“汤学”的兴起与发展》一文开篇提出:“汤学”即研究汤显祖生平历史及其著作的学科。它是随着《牡丹亭》的降生而兴起,但给它起名“上户口”却在20世纪80年代。他认为,自《牡丹亭》问世,产生了“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的效果,文坛有识之士开始对汤显祖及其著作进行研究即为“汤学”的产生。邹迪光或是“汤学”研究第一人,他在汤显祖生前就为汤作了传,并寄给了汤本人。汤逝后的明清之际,过庭训、钱谦益、查继佐、万斯同、蒋士铨等诸多文史家、戏曲家都为汤作了小传,清修的《明史》则为汤立了一个直节名臣的传。晚明昆山人沈际飞对汤显祖研究是全方位的,既有诗文点评,又对“四梦”各剧都写有题词,还对每剧的故事情节、人物塑造、语言风格都作了评述,结成《独深居点定玉茗堂集》专集,体现“汤学”的深入与发展。龚重谟称沈际飞是“汤学”史上首位“汤学”家,是真正读懂汤显祖的第一人。
龚还提出“倡汤学”的第一人是台湾胡适的门人费海玑。他在1974年出版的《汤显祖传记之研究》《我的新发现(代序)》中说:“最近偶然谈到我国的莎士比亚是汤显祖。友人说外国人写的莎学著作有无数册,真的汗牛充栋,中国一本长的汤显祖传记也没有,我们该倡汤学!”由于当时两岸没有文化交流,费先生的“倡汤学”知之甚少,只有到了1983年3月,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著名的戏曲理论家郭汉城先生,在为江西文学艺术研究所编的《汤显祖研究论文集》作序中正式提出:“外国有莎士比亚学,中国已经有《红楼梦》学,也不妨有研究汤显祖的‘汤学’”,才引起了积极的反响,得到大家的附和。也就是说,“汤学”虽早在汤显祖生前就存在,但得到正名“上户口”还在这时。其实,早在1927年文学史家郑振铎,在他的《中国文学研究》一书的开篇《研究中国文学的新途径》已提到:“关于汤显祖,至少要有一部《汤显祖传》,一部《汤显祖及其四梦》,一部《汤显祖的思想》,一部《汤显祖之著作及影响》等等。”郑先生在这里虽然没有用“汤学”二字,但实际上已倡议将汤显祖作为一项学科来研究,并勾勒出了“汤学”的基本体系框架。
(四)从研究汤显祖的编剧理论入手,论述了汤不只是戏曲作家,而且还是戏曲理论家,论证了汤的戏曲理论特色、价值以及他在我国戏曲理论史上应有的地位
龚重谟在《汤显祖的作剧理论》一文中提出:“我在学习中国文学史与中国戏曲史中,颇为这样一个现象而遗憾:在一些主要文学史、戏曲史乃至一些汤学专家为汤显祖所写的专题条目中,汤显祖往往只被看做一个单纯的戏曲作家,而把他摒弃于戏曲理论家之外。在介绍汤显祖生平及其着作时,往往只介绍汤氏的戏曲创作成就,而不介绍他在戏曲理论上的建树。”于是他以研究汤显祖的编剧理论为重点,得出汤显祖的戏曲理论能自成体系,富有性践性,具有哲理深度三大特色。他把汤显祖的戏曲理论与中国戏曲理论史上最有成就的王骥德、李渔相比较后得出:“汤显祖虽然没有王骥德、李渔那样的曲论专著,但他的‘散见’剧论深刻地论述了作剧的肯綮。王骥德的《曲律》重在论‘律’,李渔的《闲情偶寄》重在论‘技’,汤显祖的剧论重在论‘意’,三家理论,各成体系,都有重大价值,都是中国戏曲理论的宝贵财富。论首创我国戏曲理论集大成之功,当推王骥德第一;论对编剧技巧及演唱技艺的全面精通,除李渔无二;若论戏曲理论的哲理深度,则汤显祖可谓‘前无作者,后鲜来哲’。如果说王骥德是我国戏曲理论的论‘曲律’的大师,那李渔则为论‘曲技’的能工巧匠,而汤显祖则可称论‘曲意’的哲人。汤显祖、王骥德、李渔三人是中国古典戏曲理论鼎立而峙的三座高峰,三家理论的总体面貌才堪称为我国全面、完备的戏曲理论体系。”
(五)专论了汤显祖的“情”
龚重谟在《也谈汤显祖的“情”》一文中,将汤显祖著作出现“情”字,划分为哲学思想的“情”与文论思想的“情”两大类。体现哲学思想的“情”,如“情有者理必无,理有者情必无”,言的是“欲情”,导源于对无学左对“嗜欲”的肯定,是对“存天理,灭人欲”的反动。汤显祖视盛唐为“有情之天下”,而他所处的是尊吏法而灭才情的“有法之天下”。汤氏在政治上无法实现他的“有情之天下”,便弃官把“有情之天下”化入“临川四梦”的艺术思维中,以对抗程朱的“理”和“有法之天下”。《牡丹亭记题辞》就是他一份正式宣布以“情”反对程朱灭“欲”之“理”的宣言书。汤显祖言“情”就是言“欲”,我国古典哲学中“情”与“欲”的理义相通。汤的“人生而有情”大概就是据荀子“人生而有欲”而提出。
龚还在文中认为,汤的文论思想的“情”是他的哲学思想的“情”在文学上的体现。这一论述主要有两点:一是“志也者,情也”;二是“万物之情各有其志”。“志也者,情也”与陆机“诗缘情”与孔颖达“情、志一也”一脉相承。孔氏把“情”等同于“志”,而汤氏则把“志”从属于“情”。汤提“万物之情各有其志”,这“志”即从属于“情”。然汤氏的“情”又不等同于“志”而是包含了“志”。“临川四梦”中的“情”不应看成汤氏文论思想“情”的表达,而应看成汤氏哲学思想“情”的形象体现。汤显祖从“性无善恶,情有之”出发,将“情”分“善”“恶”两种,并通过“临川四梦”的主要人物形象表达出来。
汤显祖哲学思想的“情”与文论思想的“情”构成他颇具特色的“情”的世界观和艺术观。其“情”的艺术观反映在他的戏剧创作中就是“因情成梦,因梦成戏”。“情”为戏剧创作根本,“梦”是“情”的发展和延伸,而“戏”则为“梦”的表现方法。汤的哲学思想的“情”决定他的文论思想的“情”,“情”的世界观决定他“情”的艺术观。我们要正确理解汤显祖的“情”,首先就要从哲学高度来认识他的“情”的进步意义。要把“临川四梦”看成四部哲学剧,把汤显祖看成一位伟大的哲学戏剧家。
(六)勇于挑战,敢于争鸣
杭州大学徐朔方教授是研究汤显祖的老前辈,被称而“汤学泰斗”。对其论文提出的汤显祖在归家的当年与李贽在临川相会;汤显祖在肇庆所遇传教士是利玛竇;汤显祖是死于梅毒;《紫箫记》作于临川等议题,龚重谟都持有不同意见,并用史料说话,进行了争鸣,抒其一家之言。针对《牡丹亭》原创之地的多家说法,龚重谟通过对《牡丹亭》第一出《蝶恋花》的解读,让人信服看到,汤显祖在交待他作《牡丹亭》的旨意的同时还明白道出了原创圣地在临川玉茗堂不在遂昌。他还独辟蹊径,从戏曲中对时间处理的角度研究了“四梦”,写了《试论汤显祖戏剧中的时间》一文;他还用地方文献结合汤的诗文对汤显祖居所玉茗堂作了考论,用文字还原了玉茗堂的历史面目;另还记下他发现与寻找汤显祖家传全集残版的经过。
(七)对龚重谟“汤学”成果的评价
中国戏曲学院前院长、汤显祖研究分会会长周育德在为《汤显祖大传》作的《序言》中说:“书稿读过之后,我得到相当的满足”,“确实提供了我不曾见识过的许多内容”,“有超越前人的进步”。
复旦大学江巨荣教授撰文评论:“强烈感到这本《大传》有分量、有见解,文字清新凝练,可读性强,是汤显祖纪传中的一部力作。”“《大传》无论在史实考证、文学表达上都取得了成功。它的出版,反映了重谟兄汤显祖研究的新高度,反映了我国戏曲研究、汤显祖研究的新成果,引人关注,值得庆贺。”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史家、资深研究员沈达人老师在为《汤学探胜》写的《前言》中说:“重谟的大作犹如‘汤学’的一部小型的百科全书”,“是一部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具有新锐观点的著作”。
中国昆剧研究会副会长、北京联合大学教授周传家对《汤显祖大传》评价:“全书视野宽阔,主线清晰,前后呼应,结构完整,折射出‘汤学’发展面貌,堪称具有超越性的抗鼎之作。.......书中许多传神写照、见情见性的章节既具有理性深度和思想力量,又具有艺术的感染力和震撼力,颠覆了旧的曲学面貌,刷新了‘汤学’的研究水准。”并将该书推荐为本校学生必读 100本书之一。
2016年1月,江西召开全省人大、政协会议,购《汤显祖大传》发给与会代表人手一册。该月16日,中央有关部门在国家图书馆为200多位部级领导主办了一堂“汤显祖讲座”,主讲中国戏曲学院前院长周育德,课后即发短信告知龚重谟:“今天完成给部级领导的讲座。大作《汤显祖大传》人手一册,有人还让我签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