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研究戏曲史和戏曲理论,先后出版学术专著五本
1.《中国戏曲声腔剧种考》(新华出版社,2001),该书获2003年度江西省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戏曲声腔剧种丛考》(台北国家出版社,2008),被收入台北“国家戏曲研究丛书”
3.2005年独立完成国家九五规划艺术科研项目《弋阳腔发展史稿》(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
4.《弋阳腔发展史》(台北国家出版社2015),被收入台北“国家戏曲研究丛书”
5.《弋阳腔史料三百种注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被收入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有汤显祖研究论文多篇
1.汤显祖、梅鼎祚剧作的腔调问题——兼与徐朔方先生商榷
2.汤词端合唱宜黄——再论汤显祖剧作的腔调问题
3.再论汤词合唱宜黄——答蔡孟珍教授
4.吴歈越调可并论 汤词端合唱宜黄——清初南昌李明睿沧浪亭观剧活动一瞥
5.两种宜黄腔:海盐支派与二黄本名
6.借拗嗓说曲律 立昆腔为正宗——我看晚明吴越曲家爆炒的汤沈之争
7.我国最早的一篇戏曲戏曲学导言——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解读
8.《牡丹亭》与《西厢记》之比较研究
9.仕途偃蹇 玉茗流芳——纪念汤显祖逝世400周年
10.汤显祖与宜黄腔的传承
《弋阳腔发展史》是国家艺术科研“九五规划”项目
由浙江南戏流播到江西弋阳县演变而成的弋阳腔,其产生于元末。盛行于明代,并繁衍出四平腔、徽州腔、青阳腔、徽池雅调、京腔等众多支派,史称弋阳诸腔,现代曲学界称弋阳腔系。清代以来,全国各地出现的高腔剧种莫不与弋阳腔有直接或间接的渊源关系。是中国戏曲史上流行地域最广、繁衍支派最多的古典戏曲声腔。该书对弋阳腔在元、明、清三代以来发展的历史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编从南戏到弋阳腔—弋阳腔的产生。
从元末南戏四大声腔的产生入手,研究弋阳腔的形成。江西自汉唐以来,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有宋以来更是名人辈出,文学家、音乐家层出不穷。宋室南迁之后,北方伎艺流入江西,具备戏曲产生的文化土壤。宋咸淳年间永嘉戏曲从浙江流入江西南丰县,并演变为南丰的地方戏。又有杭州南戏传入弋阳县,逐渐演变为弋阳腔。
第二编弋阳腔的流播—明代弋阳诸腔的盛行。
论述了明代弋阳腔盛行于南北各地,繁衍出四平腔、青阳腔、徽州腔、徽池雅调等支派、形成弋阳腔系的 历史进程。
第三编弋阳腔的繁衍—清代各地高腔的盛行。
论述弋阳诸腔繁衍出各地高腔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