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华玮,台北人(祖籍上海),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比较文学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教授、昆曲研究推广计划主任、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理事、中国戏曲学会汤显祖研究分会理事、汤显祖国际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学术成果目录

1.《明清妇女之戏曲创作与批评》,台北,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3

2.《明清妇女戏曲集》,台北,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3

3.《才子牡丹亭》与江巨荣合作,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04

4.《汤显祖与牡丹亭》,台北,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5

5.《昆曲春三二月天──面对世界的昆曲与牡丹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6.《明清戏曲中的女性声音与历史记忆》,台北,国家出版社,2013

7.《走近汤显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8.《海内外中国戏剧史家自选集华玮卷》,郑州,大象出版社,2017

9.《清代戏曲中的明史再现》,北京,中华书局,2019

10.香港中文大学昆曲研究推广计划丛书

11.白先勇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剧本整理者之一

 

重点学术成果简介

有关《牡丹亭》的研究,我有幸和江巨荣教授合作,在2004年点校出版了清代最为特殊的《牡丹亭》评注本《才子牡丹亭》,此有助于学界更完整地理解汤显祖之旷世巨作在清代的传播接受。除此之外,我还主编过两本不同性质的学术论文集,《汤显祖与〈牡丹亭〉》(上下二册)和《昆曲‧春三二月天──面对世界的昆曲与〈牡丹亭〉》。2004年4月,白先勇制作的青春版昆剧《牡丹亭》在台湾首演,“汤显祖与《牡丹亭》国际学术研讨会”恭逢其盛,在台北召开,出席会议发表论文者为两岸三地与国际汉学界的学术重镇。《汤显祖与〈牡丹亭〉》收入论文二十八篇,依主要内容概分为五大类别:汤显祖及其文艺思想;《牡丹亭》论析;《牡丹亭》评点;《牡丹亭》的回响;《牡丹亭》与剧场艺术。这样的编排,一方面展现出会议原初的构想,亦即以《牡丹亭》为中心,探讨与其内涵或外延相关之学术议题;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全书的特点:即由论述作者开端,继而剖析作品,再论明清评本的风貌与戏曲小说创作上的影响,最后阐述昆曲音乐与折子戏的改编及表演;案头场上,循序渐进,戏曲文学与舞台艺术,二者兼顾。就学术意义而言,本书论文中既有针对长久以来莫衷一是的戏曲史争议的重新思考,也深度阐发了一直以来少有人论及的材料与议题;对于汤显祖之交游、思想、剧论,与《牡丹亭》之结构、主题、人物、音乐、演出、批评、影响等各方面,皆有创发新见,不仅呈现出国际学界从事戏曲研究的多元面向,而且进一步开展了“汤学”与明清至现代之戏曲、文学、文化、艺术的研究。 

2007年10月,青春版《牡丹亭》在国家大剧院上演,同时“面对世界──昆曲与《牡丹亭》”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昆曲‧春三二月天──面对世界的昆曲与〈牡丹亭〉》是此次研讨会之论文与座谈结集。书中所收专题论文的内容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一)剧场内外:青春版《牡丹亭》的回响;(二)文化长河:昆曲的传承与发展;(三)文本对话:《牡丹亭》的跨文化思考。作为会议的筹办人、论文集的主编与青春版《牡丹亭》整编小组成员,我十分希望读者能透过对青春版《牡丹亭》成功经验的反思,以一种国际的视野,找出昆曲走进现代人生活,并且走向世界的途径。

2015年我在上海出版了以汤显祖为主题的专书《走近汤显祖》。现从中择取数篇简要介绍:

《世间只有情难诉──试论汤显祖的“情”观与其剧作的关系》是我生平第一篇正式发表的中文学术论文,属于汤显祖总论的性质。“情真、情深、情至、情了”是汤显祖情观的主要内容,也是他戏剧创作思想的总纲。这一总纲由酝酿以至完成,历经了汤显祖由二十几岁到五十几岁,差不多三十年的探求。顺着这一总纲,可以看出汤显祖把现实世界视为“情至”的范畴,把彼岸世界视为“情了”的范畴,然后又在戏剧创作中把两个世界统一起来。在《紫箫》、《紫钗》中,他摹写了霍小玉的“情真且深”;在《牡丹亭》中,他刻划了杜丽娘的“情至”;然后在最后的“二梦”中,他探究了淳于棼和卢生的“情了”。他分别从现实权势、理学礼教、佛道出世的思想观点,对人的男女或功名之情,作了深刻的思索。

《人世上愁人日老──论〈紫箫记〉与杜秋娘》、《一点情千场影戏──论〈南柯梦〉里的视觉与宗教启悟的关系》和《唱一个残梦到黄粱──论〈邯郸梦〉的饮食和语言》,则分别从人物、视觉,以及意象和语言的角度分析汤显祖的三部剧作。我以为,汤显祖的第一部剧作《紫箫记》,是他在晚明三教合一思潮影响下,富有时代意识的创造性改编,与整体理解《四梦》的思想及艺术密切相关。这部未完成的《紫箫记》,虽不在《四梦》之列,不受论者关注,却具体而微地显示出汤显祖“情”观内涵由情真到情了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剧中配角如禅僧四空、霍王、杜秋娘,从超越世俗红尘的释家与道家观点、男性与女性生命流程的角度,省思“情与时间”的主题,传达出作者所关注的“情”,实涉及人生之终极意义及归宿的问题。我一直认为,汤氏戏剧艺术,追求中国传统“和”的观念所指向的、异质观点的互相含摄对话。对于“情”于人生的价值意义,他呈现时考虑到性别、志向、阶级、文化等的差异,尤其善于从“时间”的角度发想──正所谓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故其“言情”之剧能比之前的作者体贴入微,境界开阔,思想精深。他在重写霍小玉、李益故事时,增设杜秋娘这位“超情节人物”,亦使此剧“情与时间”主题的呈现,能与中国诗歌传统对话,而具有更深厚的艺术感染力。我还指出这部未完成的《紫箫记》,在当时清唱非常普遍,并非一般所以为的仅仅是供阅读的案头之作而已。学界论《南柯梦》与《邯郸梦》,重点常在其思想意蕴,对于二剧情境安排与语言艺术的巧思和特点,则较少留意。《一点情千场影戏──论〈南柯梦〉里的视觉与宗教启悟的关系》和《唱一个残梦到黄粱──论〈邯郸梦〉的饮食和语言》,可以算是我对“二梦”研究的一点心得补充。 

明清妇女与戏曲评點的关系,是我交叉研究明清戏曲及明清妇女文学、文化的一个重要课题。《〈牡丹〉能有多危险?──文本空间、〈才子牡丹亭〉与情色天然》原以英文发表于美国汉学研究核心期刊Journal for Asian Studies (《亚洲研究集刊》),其后中文版在国内《文化艺术研究》刊载。我在该文中论证清代女曲家程琼与其夫吴震生(1695-1769)藉由批注《牡丹亭》,表现出对于“情欲”与正统女性贞节观及理学道德观碰撞冲突的看法。《妇女评点〈牡丹亭〉:〈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与〈才子牡丹亭〉析论》析论二部批本之内容特点,探讨妇女在阅读《牡丹亭》时有无特殊的角度?二部批本间有无传承的轨迹?它们在《牡丹亭》的批评历史上有何贡献?期能开拓汤显祖与《牡丹亭》研究、戏曲评点研究,同时彰显清初女性书写之多重面相与风格内涵。从《三妇评本》与《才子牡丹亭》之例,我们不仅见到清代妇女在《牡丹亭》评点上的具体成就与贡献,亦且见到女性在中国戏曲评点史中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不可磨灭的努力与成绩。从陈同、谈则、钱宜到程琼,这几位妇女从事批评的个人动作与文化环境,或有所不同,然而她们笔下却透露出一致的女性特殊的阅读角度,诸如对男性钟情志诚的向往要求,以及对女性心理,如母亲疼惜子女与闺秀怜才慕色的反复玩味。她们的批语往往也显示出女性细腻而感性的解读方式。

《情的坚持——谈青春版〈牡丹亭〉的整编》回顾《牡丹亭》在台湾五十余年的演出史、《牡丹亭》原著之精神、青春版《牡丹亭》的整编原则与启示。整编小组由小说大家白先勇亲自领军,加上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淑香、台北艺术大家教授辛意云,以及我一共四人,我们完全服膺白先勇制作青春版《牡丹亭》的构想与艺术理念:“制作青春版《牡丹亭》的目的,就是想做一次尝试,借着制作一出昆曲经典大戏,举用培养一群青年演员,而以这些青春焕发、形貌俊丽的演员来吸引年轻观众,激起他们对美的向往与热情;最后,将昆曲的古典美学与现代剧场接轨,制作出一出既古典又现代,合乎二十一世纪审美观的戏曲。换句话说,就是希望能将有五百年历史的昆曲剧种振衰起疲,赋予新的青春生命。”2003年5月起,我们整编小组就从共同重新阅读汤显祖《牡丹亭》的文本开始,一出一出的讨论辩难,以求对这部文学经典之意、趣、神、色,巨细靡遗,了然于心。在这部着重描写并肯定女性追求爱情与婚姻自主的剧作里,汤显祖藉由杜女的戏剧行动,具体呈现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死生不渝,不可论“理”而终能胜“理”的力量。青春版《牡丹亭》的整编在白先勇的统领下秉持着几个大的原则:首先,为完整体现原著之“情至”精神,决定不腰斩而以三本演全剧,直到大团圆为止。其次,加强生角柳梦梅的戏份,使他对情的探求与杜丽娘的主线平行对称,以强化主题。再次,只删不增,不妄改原作文字,尽量保留原著文采与折子戏精华,但删并调换场次以利情节推演。最后,注重场上演出的戏剧效果。整编《牡丹亭》的经验让我认识到:好的剧本应该是“文学性”与“剧场性”兼美的。而且,戏曲界可以与艺文界及学术界等不同背景的人一起进行创作,这其间反复磨合的过程或许会使得演出的剧本以及制作,都超越习以为常的、固有的思考模式或表现手法。这个成功的经验,希望能提供给传统戏曲工作者一个今后思索的起点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