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著作类(以时间先后为序)
1.中国近代戏剧形式论 桂林:漓江出版社,1991年5月版
2.苏州剧派研究 广州:花城出版社,1993年3月版
3.傩戏艺术源流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初版,2005年7月再版
4.中国古代戏剧形态与佛教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11月版
5.中国古代戏剧形态研究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版(与黄天骥教授共同主编,全书四十五章,本人承担“绪论”及十二章的撰写)
6.中国戏剧史研究入门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版
7.我国皮影戏的历史渊源与地域特色(合著,本人担任主编及主要撰稿,郑州:大象出版社,2011年4月出版)
8.观念、视野、方法与中国戏剧史研究(合著,本人担任主编及主要撰稿,学苑出版社,2017年8月出版)
9.中国戏剧史新 台北:国家出版社,2012年7月出版
10.海内外中国戏剧史家自选集康保成卷,郑州:大象出版社,2018年12月出版
二、古籍整理类
1.全元戏曲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王季思老师主编,本人承担南戏部分约80万字)
2. 四大名剧校点(其中《长生殿》为本人校点) 长沙: 岳麓书社,2002年10月版
3.关汉卿选集(与李树玲合作)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4.《长生殿》笺注(与竹村则行合著,本人为第二作者)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2月版
5.元明清散曲精选(与黄天骥老师合著,本人为第二作者)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6.《盐梅记》、《惊鸿记》校点 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7月版
三、论文类
1.《一捧雪》本事与“一捧雪”玉杯辨 《文献》,1988年第2期
2.戏曲起源与中国文化的特质 《戏剧艺术》,1989年第1期
3.近代传奇杂剧对传统戏曲形式的维护与背离 《文学遗产》,1991年第2期
4.孟姜女故事与上古祓禊风俗 《戏剧艺术》,1992年第1期
5.潮州出土《刘希必金钗记》考述 《文献》,1992年第3期
6.《唐书》未必抄《外传》 贵妃何曾到东瀛——读《考证杨贵妃两项新发现》 日本九州大学《文学研究》第93辑,1996年
7.说“青鸟飞去衔红巾” 《文学遗产》,1996年第5期
8.元杂剧呼妻为“大嫂”与兄弟共妻古俗 《扬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6期
9.中国戏神初考 《文艺研究》,1998年第2期
10.杨贵妃的被误解与杨贵妃形象的被理解 《文学遗产》,1998年第4期
11.孤本明传奇《盐梅记》述略 《文献》,1999年第1期
12.二郎神信仰及其周边考察 《文艺研究》,1999年第1期
13.“瓦舍”、“勾栏”新解 《文学遗产》,1999年第5期
14.试论戏剧的本质与中国戏曲的特色 《古代文学研究集刊》,海口:南方出版社,1999年12月
15.关于《惊鸿记》作者的新材料 《文学遗产》,2000年第5期
16.“竹竿子”再探 《文艺研究》,2001年第4期
17.戏曲术语“科”、“介”与北剧、南戏之仪式渊源 《文学遗产》,2001年第2期
18.从《文学研究》到《文学评论》──对一段文学学术史的回顾 《东方文化》,2001年第6期
19.“竹竿子”考补 台北《民俗曲艺》第132期,2001年9月
20.古剧脚色“捷讥”来源考 《文史》,2002年第4期
21.《踏谣娘》考源 《国学研究》(北大)第十辑,2002年11月
22.元杂剧的“宾白”与“表白” 《学术研究》,2002年第11期
23.元杂剧“题目”、“正名”的来源与性质 《文史》,2003年第4期
24.《骷髅格》的真伪与渊源新探 《文学遗产》,2003年第2期
25.佛教与中国皮影戏的发展 《文艺研究》,2003年第5期
26.元杂剧中的“次本” 《文学评论》,2003年第6期
27.试论陶渊明的“四皓”情结 《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第1期(春季号)
28.从敷演佛经到敷演戏曲 《国学研究》,第十二辑,2004年6月
29.“务头”新说 《文学遗产》,2004年第4期
30.酒令与元曲的传播 《文艺研究》,2005年8期
31.如何面对窦娥的悲剧 《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32.后戏剧时代的中国古代戏剧形态研究 《文艺研究》,2008年第1期
33.灯节与佛教关系新探 《民俗研究》,2008年第3期
34.先秦的散乐与夷乐 《文化遗产》,2008年第3期
35.五十年的追问:什么是戏剧?什么是中国戏剧史? 《文艺研究》,2009年第5期
36.《燕子笺》传奇的被罢演与被上演——兼说文学的“测不准”原理 《学术研究》,2009年第8期
37.陕西韩城宋墓壁画考释 《文艺研究》,2009年第11期
38.佛经中的“谤佛”故事与大足“谤佛不孝”石刻——兼说变文、变相与戏剧之关系 《文史》,2010年第2期
39.19世纪西方人扮演的中国戏剧——晚清华人海外观剧研究之一 《文学遗产》,2010年第4期
40.清末广东戏剧演出图像说略——以《时事画报》、《赏奇画报》为对象 《学术研究》,2011年第2期
41.“佘太君”与“折太君”考 《文史》2011年第3期
42.契合与背离的双重变奏——关于中西戏剧交流的个案考察与理论阐释, 《文艺研究》,2012年第2期
43.元杂剧《桃花女》的女权意识初探,《文学评论》,2013年第3期
44.《宋元戏曲史》百年祭——王国维中国戏剧起源于巫觋说发微,《学术研究》,2014年第8期
45.“一剧之本”的生成过程与“表演中心”的历史演进,《文艺研究》,2015年第6期
46.“虚下”与杂剧、传奇表演形态的演进,《文艺研究》,2016年第3期
47、清朝昆班如何搬演《牡丹亭》——以《缀白裘·叫画》为中心,《学术研究》,2016年第10期
48.《四郎探母》源流考,《戏剧艺术》,2016年第6期
49.戏曲究竟是演人物还是演行当?——兼驳邹元江对梅兰芳的批评,《文艺研究》,2017年第4期
50.“临川四梦”说的来由与《牡丹亭》的深层意蕴, 《文艺理论研究》,2017年第3期
51.易君左的戏剧评论和樊粹庭的豫剧改革, 《戏剧艺术》,2018年第6期
52.试论俗曲体戏曲及其在中国戏剧史上的地位——以蒲松龄《禳妒咒》为中心,《文史》,2018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