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卢桔
作者: 范志新 来源: 读书杂志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本草 金桔 何景明 首领 鲥鱼 专政 朱东润 荔枝 宦官 讽刺 日期:1988
描述: 明七子首领之一何景明的《鲥鱼》诗,是讽刺宦官专政的佳构。其首联云:“五月鲥鱼已至燕,荔枝卢桔未能先”。其中“卢桔”一词,朱东润主编《中
明代前后七子的审美意象论及神韵论
作者: 陈书录 来源: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前后七子 王廷相 意象论 拟古主义 审美 神韵 客观事物 明代 日期:1988
描述: 作为拟古主义者的明代前后七子,也有自赎与蜕变。其变异性的文论之一,就是以借鉴中有创新的方式建构起多种范畴的意象论及神韵论。王廷相的古典型的意象论,强调反映客观事物的真面貌和心灵的真性情,具有“透莹”的清晰感和“圆融”的和谐美,可以视为清初王夫之意象体系的雏形。何景明、徐祯卿、王世贞和昊国伦等的浪漫型的意象论,具有“飘然虚无”、雄奇状阔之美。尤其是与这血缘相同的“神韵道上”论,已经成为清代王渔洋神韵论的先驱。谢棒的象征型的意象论,显示出“可解、不可解、不必解”的多义性与“妙在含糊”的朦胧感,有着某些暗合于近代的理论因素。
源流 轨度 纵横——徐祯卿《谈艺录》述评
作者: 祝峰 来源: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前后七子 诗论 徐祯卿 情感 诗歌创作 古诗 李梦阳 钱谦益 源流 谈艺录 日期:1988
描述: 徐祯卿,字昌谷,一字昌国,是弘治七子的中坚人物。其诗作以风格秀朗,丰骨超然见称,与李梦阳、何景明鼎足而三;但终因境界不宽,涉世稍浅、间露模拟之痕,在明诗坛上地位不算太高。然而,他那篇仅两千言的《谈艺录》却在当时和后世发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且不说前后七子及其追随者们对它备加称誉,就连以扫荡前后七子著称的钱谦益,也一反他对李、何诗说的鄙薄态度,对徐祯卿这篇诗论大加赞赏,称之为“专门诗学,究订体裁,上探骚雅,下括高岑,融会折衷,备兹文质,取充栋之草,删百存一,至今海内,奉如圭壁”,“斯良工独苦者与”(《列朝诗集》)。清初标举“神韵”、海内风从的诗坛领袖王士祯也表
王廷相文学思想探析
作者: 汪正章 来源: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王九思 王廷相 诗文 何景明 “八股文” 徐祯卿 李梦阳 文学思想 日期:1988
描述: 明代弘治年间,李梦阳、何景明、康海、徐祯卿、王九思、边贡和王廷相等人为反对“台阁体”诗文和“理气诗”、“八股文”等虚饰、萎弱文风而大力提倡“复古”,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在当时颇具声势,世称其为“前七子”。
学风复古与文风复古——再谈何景明
作者: 郭预衡 来源: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史记》 何景明 《明史》 学风 专政 仕宦 文风 弘治年间 史家 宣宗 日期:1988
描述: 何景明生活的时代,正当明孝宗和武宗两朝。孝宗是个中主,武宗是个昏君。景明成长于孝宗弘治年间,仕宦则主要在武宗正德年间,仕于昏君之朝,且当权阉专政之日,主暗臣奸,仕途很不平坦。 景明入朝登仕之日,又恰值孝宗死、武宗嗣位之时。《明史·孝宗纪》云:“明有天下,传世十六,太祖成祖而外,可称者仁宗、宣宗、孝宗而已。”就是说,孝宗以下,无可称者。现在看来,明朝的帝王,从太祖成祖开始,就已空前专制,但史家尚且以为有“可称者”。至于孝宗以下的那些“无可称者”,其为君之恶劣,也就可以想见了。
梅鼎祚和他纂辑的《才鬼记》
作者: 田璞,查洪德 来源: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纂辑 何景明 戏剧家 文言小说 李卓吾 李梦阳 叶昼 玉合记 梅鼎祚 汤显祖 日期:1988
描述: 明人梅鼎祚(1549——1615),宇禹金,号乐胜道人、梅真子、太一生,宣城(今属安徽)人,是有明一代的大学问家。根据已经掌握的材料,我们对他可有如下认识: 他以戏剧家著称,是汤显祖的挚友,二人过从甚密。在《汤显祖集》中,能找到大量有关梅鼎祚的诗文(我们已辑出作为《青泥莲花记》的附录出版)。他现存的剧作有传奇《玉合记》、《长命缕》和杂剧《昆仑奴》,其中《玉合记》流布甚广,影响也甚大,李卓吾曾作评点(一说叶昼评点,托名李贽),汤显祖为写题记,称“梅生工曲”,“《玉合记》足传于时”。他也好诗,少即以诗称,作诗“宗法李何”(李梦阳、何景明),但似乎在诗歌方面成就并不多大。
明代前后七子的审美情感论-从“因情立格”到“发抒性灵”的流动性结构
作者: 陈书录 来源: 学术月刊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前后七子 七子派 情感结构 流动性 格调说 审美情感 情感论 王世贞 李梦阳 文论 日期:1988
描述: 明代弘治年间崛起的李梦阳、何景明等“前七子”,和嘉靖年间复兴的李攀龙、王世贞等“后七子”,不仅有拟古主义的失误,而且也有自赎性的反思.他们在逐渐地“自赎”中,孕育出尊重艺术个性、富有思辨智慧的文艺理论,其中之一就是审美情感论. “情者,心之精”.正是在情感论这个审美核心的问题上,明代前后七子的文论不断地显示出变异性.他们不仅主张“因情立格”,进而强调“发抒性灵”,逐步摆脱拟古主义的桎梏蔚为性情的喷薄;而且以他们在文坛上近百年之久的“接力赛”,建构起别具一格的审美情感论.对此,他们中已经有人朦胧地意识到这是“流动情思”,或者说是
何景明的诗歌理论(兼论何、李之争)
作者: 范志新 来源: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暂无 日期:1988
描述: 暂无
上页 1 2 3 ... 278 279 280 ... 283 284 285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