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袁宗道诗文研究
作者: 马骥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袁宗道 诗歌创作 散文创作 公安派 文学思想 日期:2009
描述: 公安派的文学创作是晚明性灵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袁宗道作为这一流派的先发主将起着涤除复古遗毒、确立创新理念的作用,他的文学创作对其弟袁宏道、袁中道的影响甚深。研究袁宗道的文学思想和文学创作,有助于进一步廓清公安派肇兴时期的发展脉络,构建公安派研究的整体框架。本文分为五个方面对袁宗道诗文展开论述。 绪论部分主要概括袁宗道文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归纳袁宗道研究成果,指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和重点。 第一章,简述袁宗道的生平及其在公安派中的位置。重点论述了晚明时代的经济、政治和士人风气,同时对袁宗道的生平和思想进行简介,从而探寻袁宗道性灵文学主张产生的文化背景和生活土壤。 第二章,通过对袁宗道文学思想中“反对复古模拟”、“主张‘自家本色’”、“崇‘识’、尚‘理’、重‘德’”等三个方面的梳理,展示其文学思想中既创新又保守的特点。 第三章,概括袁宗道诗歌的主要内容,将袁宗道诗歌分为反映其儒家情怀、厌官情绪、闲居情景三个方面,并总结其诗歌的“清润和雅、即物起兴”和“朴素直白、平淡自然”的艺术特色。 第四章,总结袁宗道散文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征。本章从文体特色出...
“公安三袁”游记研究
作者: 王芳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公安三袁 性灵 游记 文化资源 日期:2007
描述: 明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时代。一方面是封建制度的延续和强化,另一方面是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这种不协调的政治经济关系对散文领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游记散文领域内存在着两种势力:复古主义与文学解放。明中叶出现了声势浩大的复古主义运动,力矫台阁体晚进者递相摹拟,千篇一律之习。然而复古者不仅没有给文坛指出一条前进的道路,反而带来了诘屈赘牙的弊病。明代后期文坛的流弊越来越被人们认识,急需要新的理论与创作来革除旧弊,因而反对拟古主义的思潮出现了。随着这个思潮的出现,公安派主张抒写“性灵”,游记散文有一种突破传统束缚的发展趋势。其特点就是把山水名胜视为个人的审美对象,表现个人的审美情趣,不仅有不苟流俗的清高格调,更有不拘封建传统束缚的自发倾向。而公安派中的“三袁”兄弟,正是体现游记这一发展趋势的代表作家。他们看清了文学发展的大趋向——平易化,因此极力反对拟古,其游记最终摆脱了传统散文“载道”的重重束缚。他们以审美的眼睛去看待大自然,去发现和欣赏自然的美,任心而发,纵心而谈,从而较为自觉地把游记变成了一种自由文体,实现了其“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宗旨。本论文就是以“公安三袁”的游记为研究对象,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简略叙述了“公安三袁”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李贽对“公安三袁”的影响。是全文的基础。第二部分为本文的重点,又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对袁宗道创作的两组游记进行分析,并考察了其追圣意识渐趋淡化,而求适意识相对突显这一思想变化在他的两组游记中的体现。其次是对袁宏道集子中的游记进行了分析,并考察了其思想,由为吴中令时的激进,到京中为官时的自省、自适,再到典试秦中时的对生命的感悟这一系列的转变在其不同时期所创作的游记中的体现。最后是对袁中道三个时期所创作的游记进行分析,从其游记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青年时期狂放不羁、中年饱经沧桑后反思过去以及中进士后日趋平和的袁中道。第三部分主要是分析“三袁”游记的特点,评论其游记的价值。“公安三袁”的游记有很高的美学和文学价值以及现代旅游学价值。因此,对“公安三袁”游记进行研究,既有理论意义,也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的。
袁宗道的文学观念及其创作实践研究
作者: 胡花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作实践 袁宗道 思想渊源 开启之功 文学观念 日期:2007
描述: 明代中后期,随着前后七子先后在文坛上谢幕,复古模拟的文风由盛转衰,求变求新的思潮蔚然兴起。袁宗道作为“公安三袁”中的老大,以独到的眼光和巨大的勇气发他人所未发,为“公安三袁”在这种新思潮中跃居执文坛之牛耳的位置,起到了骅骝开启的作用。本文从三个方面来谈探讨袁宗道的“变道”的文学思想:古今新变的文学发展观、“本色”“求真”的文学创作论、“文如其人”的文学风格论。袁宗道不仅提出了这种“变道”的文学思想,而且还把它应用到创作实践中来。他的诗文创作透露出了作者本人“出仕入仕”的内心冲突,体现了冲淡质朴的审美风格,突出了简洁新颖的艺术追求,这和他的文学观念正是相互印证的。文学观念的形成和创作实践的进行都是有一定的渊源的,本文接着就从哲学渊源和文化渊源两个方面对袁宗道的文学观念的形成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由此可以看出,袁宗道的文学观念的形成及其在创作实践的运用都是有着某种必然性的。最后,本文集中探讨了袁宗道对公安派的影响以及他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贡献。
公安派世俗美学思想研究
作者: 陈星星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学思想 晚明 世俗 袁宏道 公安派 日期:2006
描述: 公安派是在晚明起过重要作用的文学流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袁宗道,袁宏道和袁中道兄弟,核心人物是袁宏道。因为三袁是湖北公安县人,所以时称“公安派”。 公安派并不只是一个文学流派,它更多的是一个意气相许、性情相尚、志趣相投的文人集团,是融合了性情、学问、文学为一体的独特文化现象。本文重点分析了公安派的世俗化美学倾向,认为由佛道和狂禅精神支撑起来的世俗美学浸入到了三袁兄弟的文学创作和现实生活中,成为他们的内在精神和思维方式以及价值标准,是他们在现世红尘中进行一己性情自适的精神动力与理论支持,全文共三章。 第一章详细论述了公安派世俗美学产生的社会政治尤其是思想文化背景,首先分析了晚明时期的士人心学以及由于心学的变异和狂禅的泛滥而引发的士人快乐哲学。心学从思想层面上重振了知识分子的恢宏士气,使他们的心灵世界和主体精神渐趋活泼高扬,而李贽以及袁宗道、袁宏道等人援禅入儒,对以心为体的心学、禅学进行了为他们所用的改造,发展成为一己逍遥、纵情任欲的士大夫禅学。与此同时,侈靡淫乐作为社会普遍风气深入到晚明士人的精神世界而变为人所共是的正常追求,在这样社会政治与思想文化的巨大变革中,晚明士子们从传统的伦理道德中解脱出来,逐渐放弃了对道德完善的追求,回归到个性生活和感情世界中,快乐原则成为日常生活中至高无上的生存原则。 第二章是重点部分,主要分析了公安派的世俗化美学理论:第一节重点探讨了以公安派为首的“士”群体在晚明现实社会生活中所处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风尚。心学的变异与禅学的世俗化形成一股巨大的合力,让身处其中的士子们随心适性、任我所为,表现在具体形态上则是纵情声色、放浪形骸、游戏人间;第二节集中分析公安派的文学创作,他们的不少作品中描摹世俗,渗透着晚明士人群体中特有的文化景观与欣赏品味,还将平民意识引入了长期担负着传道授业功能的正统文学中,市井风情、凡人细事、皆入图画。在创作上,逞才扬性、快意性灵、追求写诗作文的当下快感,不加掩藏地表达着自我感受与一真性灵,以及对色和欲的赤裸裸的表白和追求。语言上浅白俚俗,明白如话;第三节具体讲述了他们的文学欣赏观,注重俗文学作品中的娱乐
袁宗道诗文理论与诗文风格研究
作者: 邢满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袁宗道 诗文理论 公安派 诗文风格 日期:2006
描述: 袁宗道是晚明公安派的主将之一,研究他的诗文理论、诗文风格及其在公安派中的作用及影响,对于我们了解公安派的肇兴,认识公安派的学术基础,了解晚明文学思潮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研究。 绪论主要介绍有关袁宗道的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重点,这是本题可进行研究的理论意义所在。 一个作家的思想和文学主张必然植根于现实的土壤,所以本文第一、二章主要着眼于袁宗道生活的万历年间的政治、经济背景、社会思潮和当时的文坛状况,从袁宗道的时代背景、人格与思想方面来寻找袁宗道心灵发展的轨迹,探寻袁宗道的理论主张产生的思想与文学渊源。 第三章“袁宗道的诗文理论”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袁宗道的诗文理论进行概括与论证:一、反对文学复古倒退,主张“文学发展观”。二、反对模拟剿袭,崇尚独创。三、崇识尚理、以真为美。 第四章主要从散文小品和诗歌两类作品对袁宗道的诗文风格作一评析。综观袁宗道的作品,无论是散文还是诗歌,可以说是他的文学观及理论主张的实践,都力图体现公安派所倡导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主张。 第五章“袁宗道在公安派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影响”,从人生处世的表率作用、心性之学的启迪之功、结社活动的号召之力、文学理论的先导之源等四个方面说明袁宗道在开创文派的过程中发挥了公安派先行者的作用,对明代以及后来的进步文学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袁宗道文学研究
作者: 陈晓艳 来源: 暨南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袁宗道 诗歌创作 散文创作 公安派 文学思想 日期:2006
描述: 在明代文学史上,公安三袁以反对拟古、标举性灵而享誉后世,被称为“公安派”。袁宗道是三袁之中的长兄,在为人与为文两方面均对宏道、中道产生过非常大的影响。因而,对于宗道,历代学者都认为他对公安派这一文学流派的建立有先发之功。笔者从研究家乡本土作家的热忱出发,认真研读《白苏斋类集》所有诗文,并结合地方文献和相关别集,试图在充分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袁宗道的生平、文学思想以及诗文创作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论述,从而对其地位和影响做出准确的评价,并简要对“公安派”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明代性灵说研究
作者: 王颂梅 来源: 东吴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学 性灵派 性灵诗说 明清 禅学 魏晋 格调派 日期:2005
描述: 中明至清初的文學理論,是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繼魏晉之后最具系統的時期。它明顯的分為兩大派,正方的格調派與反方的性靈派。兩派對立了近三百年,墨守輸攻,互有消長,是很有研究價值的對象。本文旨在以專史的眼光,對性靈派的背景、成因、沿革、消長和得失做詳細的敘述,然而性靈派為反對格調派而生,故不得不對格調多所著墨;格調派又是順應時代的產物,故又不得不對明代環境做全面性的了解,以證明性靈理論的反時代性。因此本文結構分「背景篇」和「理論篇」兩部分,背景篇四章,第一章「明中葉前的黑暗時代」敘述明太祖摹擬秦漢的恐怖統治以及百年黑暗期的影響;第二章「摹擬王國的建立」分析前后七子和時代的關系;第三章「明中葉后的庸俗文化」探討低級士人中俗學偽學的干擾作用;第四章「浪漫思潮的興起」則從王學、禪學、蘇學說明性靈理論的由來。理論篇共十一章,首列明代格調詩論概說,其次依序討論王守仁、王畿、唐順之、歸有光、徐渨、李贅、焦竑、湯顯祖、袁宗道、袁中道、鐘惺、譚元春、錢謙益等性靈派人物。論時代可分中明、晚明、清初三期;論有作者思想家、文章家、戲曲家、談藝家兼詩人;論性質則有消極浪謾主義積極浪漫主義之分。本文參考獻以第一手資料為主,包括以上諸家詩文集、詩話及評選之作,其次輔之以明清史料和民國以來之相關著作。研究方法主要運用「比較」的觀念。在性靈派中比較各家的理論,以見其斟酌損益,由簡而繁的軌跡;在哲學思想和文學理論間,比較王學與性靈、程朱與格調聲氣相通、步步步合拍的現象;在正統派和反對派之間,比較其理論核心和各專題的扞格之處, 在時代方面,以秦漢、魏晉、齊梁與明初、中晚明參照。在進行比較之余,亦就能力所及,對異同現象給予合理的解釋,以增加了解和接受的程度。并且也希望經由這這兩種方法, 建立一個大和間架,使孤立的現象有所附麗,使若干疑點得到澄清,這便是本文一點小小的心願。
焦竑研究
作者: 龙晓英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焦竑 文学创作 生平 家世 师承 文学思想 交游 日期:2005
描述: 焦竑是明代值得整体研究的作家之一,其家世生平散见于多种史料及笔记中,且诸书记载各异。经过对多种材料梳理和辨析后,证实:焦竑祖籍山东日照,其始祖焦朔被朱元璋受世袭千户,遂落籍南京。父文杰。焦竑行三,长兄焦瑞,次兄焦靖,四弟焦皙。焦竑生于嘉靖十九年(1540),卒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享年八十。其先娶妻朱安人,朱安人卒后次年娶赵安人。他有三子四女,长子尊生,次子周,又名朗生,三子润生。 焦竑师承众多,其中最重要的,对其影响最大的当是泰州学派学者和教育家耿定向。他对焦竑有知遇之恩,同时,他二人的遇合,是焦竑一生学术的转折点,焦竑由此步入心学的殿堂。耿定向对焦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儒家思想。二,心学思想。三,人生价值的取向,即焦竑决定以学者名世,而非文人。 焦竑交游广泛,其中最著名的是思想家李贽与公安派。他与李贽相互引为千秋知己,他一生极为推崇李氏之学,并不遗余力传播李氏之学。他与公安三袁有师承关系,三袁的心学启蒙思想即源于他。而且他还是三袁向李贽问学的中介。袁宗道在向他问学后即拟反对复古。袁宏道受其影响更大,宏道曾多次从他问学,在他的“性灵”之说的影响下,提出了“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主张。他与公安派的黄辉、陶望龄友善,他们或谈学论道,或诗文唱和,互有影响。 焦竑的文学主张能兼及到自我意识和群体观念。其文学创作也颇多成就。《明史》评其散文“典正雅顺,卓然名家”。《金陵丛刻》作者蒋国榜则说:“上之接方正(方孝儒)、宋文宪(宋濂)诸老,下以不为唐荆川、杨升庵辈所笼罩……信乎大雅君子,卓而不群者也。”其诗清新可诵,“诗则陶(渊明)、韦(庄)为质、王(维)、孟(浩然)为神。”诸评语较能概括其文风。他的小品文创作亦丰,有《焦氏类林》、《焦氏笔乘》、《玉堂丛语》诸书传世,另有《明世说》已亡逸。其小品文或议论通达,或形式自由,或语言精警,尤以描写时人之文见情致。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