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耶鲁大学历史学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曾任教于纽约州立大学、耶鲁大学、佩斯大学、台湾大学、新竹清华大学等校,1998年到香港城市大学创立中国文化中心。

电影与文化美学
作者: 郑培凯 来源: 中国文化报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郑培凯 日期:
描述: NULL
莫须有与将无同
作者: 郑培凯 来源: 老年时报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郑培凯 日期:
描述: 一般人都知道,岳飞死于冤狱,而秦桧置其于死地的罪名是“莫须有”。《宋史》记载韩世忠对岳飞之狱愤愤不平,质问秦桧。秦桧说,岳飞谋反之事虽然没有真凭实据,但“其事体莫须有”。韩世忠就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小时读书不求甚解,以为“莫须有”就是“不须有”,秦桧说不需要证据就可以判岳飞死刑,真是
越是入门,越需要大师
作者: 郑培凯 来源: 南方周末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郑培凯 日期:
描述: NULL
文化解码越是入门,越需要大师
作者: 郑培凯 来源: 南方周末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郑培凯 日期:
描述: 请大师来给大学新生上课,是浪费学术资源吗 在安排大学文化通识讲座的时候,我总是绞尽脑汁,运用各种关系,像卖保险一样,说服一些大学者接受邀请,来学校给大一的同学讲课。有朋友就说了,大一的学生,尤其是中国式教育下只懂得考试的大学“新鲜人”,什么都不懂,你请大师来讲课,不是浪费学术资源,浪费师生双方
听叶嘉莹谈诗论词
作者: 郑培凯 来源: 桂林晚报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郑培凯 日期:
描述: 我虽然从小就喜爱古典诗词,但真正进入古典诗词的门槛,得窥宗庙之美、百官之富,还是由于叶嘉莹老师的引导。那是1965年在台湾大学,我旁听了一年叶老师的“诗选”课。印象最深的是她讲《古诗十九首》、讲陶渊明、讲杜甫。她讲课时热情洋溢,神采飞扬,让诗中的每一个字,都随着她清脆悦耳的北京音,荡漾在教室里,
史景迁何以雅俗共赏
作者: 郑培凯,鄢秀 来源: 解放日报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郑培凯 日期:
描述: 郑培凯 鄢秀 这几十年来欧美出了一位研究中国史的奇才史景迁,他最大的贡献就是以优美流畅的文笔,把中国近代错综复杂的人物与史事,通过严谨的历史考证,参照专家的钻研成果,以“说故事”的传统历史方法,娓娓道来,让西方读者“拨开云雾见青天”,对中国的
听叶嘉莹谈诗论词
作者: 郑培凯 来源: 作家文摘报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郑培凯 日期:
描述: 我虽然从小就喜爱古典诗词,但真正进入古典诗词的门槛,得窥宗庙之美、百官之富,还是由于叶嘉莹老师的引导。那是1965年在台湾大学,我旁听了一年叶老师的“诗选”课。印象最深的是她讲《古诗十九首》、讲陶渊明、讲杜甫。她讲课时热情洋溢,神采飞扬,让诗中的每一个字,都随着她清脆悦耳的北京口音,荡漾在教室
失落的墨宝
作者: 郑培凯 来源: 上海文汇报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郑培凯 日期:
描述: ■郑培凯 两年前规划香港城市大学艺廊的展览项目,明报月刊的潘耀明提议,大家可以联手,回家整理一下过去的通信,举办个当代文人学者手迹的展览。他说,自己手中就有不少书信、手稿以及书画,其他老编辑也收藏了不少。在1970年代及1980年代当编辑,与作者书信往来,都靠手写,也就留下了不少作者手迹。那时计
上页 1 2 ... 6 7 8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