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汤显祖“至情”美育论析解
作者: 潘黎勇 来源: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至情 美育 汤显祖 日期:2017
描述: 在晚明兴起的言情思潮中,汤显祖的“至情”美育论颇具代表性。汤显祖所谓“情”,从哲学上说是宇宙间一种生生不已的创化力量,以尊贵天地万物、转活自然生机为价值根柢。从围绕情感展开的人性教化来看,汤显祖援用王学、佛学的思想资源,塑造了真人与奇士这两种人格理想,构成晚明人文革新运动的重要内容。汤显祖始终在情与理、情与法的张力框架中强调情的价值,情不唯是个体的、感性的、自然的,更是社会的、道德的、艺术的。“至情”美育论的真义在于,通过高倡人情,使情理对举,最终以情运理,理化于情,及致构设出一种以情感为运化机轴的新的名教法则。
狂禅之于汤显祖的“有情世界”
作者: 王树海,柳旭 来源: 学术交流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情 狂禅 汤显祖 日期:2014
描述: 明代佛教在经历了社会的板荡和派别的交互碰撞后,各宗呈互融之势.与此同时,在士大夫阶层中居士佛教盛行起来,李贽、袁氏兄弟、屠隆、汤显祖等都在研习禅道佛理,并在艺术创作中也多所表现.如果说明末遗民的"逃禅"之风是因明清递代的政治缘故,那么此前出现的"狂禅"风潮,则是士大夫力图解决当时诸多问题而对于佛禅的一种借助,抑或是精神困扰的一种排遣.在有明一代文学的田园中,汤显祖是一方生机勃发的芳草地,几度得到佛禅的浸溉滋润.
汤显祖与庐山的不解之缘
作者: 萧德齐,肖奕,肖亮 来源: 江西画报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暂无 日期:2020
描述: 有人问,汤显祖和庐山有个什么关系?汤显祖笔下所描述的庐山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他创作的“临川四梦”情佛交织?庐山的佛教文化对他的创作产生怎样的影响? 今天笔者依据徐朔方笺校的《汤显祖全集》在考察庐山后,用一个新视角来为你解读。首先引入汤显祖五首庐山诗文,来理解他从“形”到“神”的写照,回答汤显祖和庐山有什么关系。
汤显祖著作的新发现:《玉茗堂书经讲意》
作者: 郑志良 来源: 文学遗产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玉茗堂书经讲意》 《尚书儿训》 汤显祖 日期:2016
描述: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汤显祖的《玉茗堂书经讲意》一书,共十二卷,近二十万字,这是汤显祖研究《尚书》的学术著作,徐朔方先生笺注《汤显祖集全编》未收录。根据汤显祖弟子周大赉所作序言,知此书万历四十年刻于南京;再证以汤显祖书信,可知此书即为朱彝尊《经义考》中提到的汤氏《尚书儿训》,乃一书而二名。《玉茗堂书经讲意》出自汤显祖之手,非托名之伪作。汤显祖其他文章中也有对《尚书》内容的解释,可与《玉茗堂书经讲意》相互印证。
清代戏曲论争中的汤显祖
作者: 黄桂娥 来源: 艺术评论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吴吴山三妇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沈之争 若士 尤侗 艺术成就 戏曲论 戏曲创作 西堂乐府 日期:2016
描述: 汤显祖的作品一直是赞誉与争议并存。在明代,汤显祖就亲身经历了一场争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汤沈之争”。进入清代以后,在独特的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的作用下,围绕着汤显祖作品的评价之争,不仅没有停止,反而向更复杂、更多元的方向展开。一、雅俗之争中的汤显祖清初曲坛尚雅,清代诸多士子文人,借戏曲创作尽显学识才情,并以之作为评判戏曲艺术成就高低的标志。尚雅的戏曲家,会把戏曲当作一种案头把玩之物,比如尤侗。尤侗在《西堂乐府·自序》云:“然古调自
从汤显祖教育改革看当下教育领导力提升
作者: 鹿永建 来源: 人民教育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牡丹亭 上海 日记 教育改革 莎士比亚 领导力 音乐学 徐闻县 教育家 戏剧 国家大剧院 原创 广东 歌剧 整理思路 音乐会 中国 成功之处 明清两代 汤显祖 日期:2017
描述: 2017年1月,我在国家大剧院观看了上海音乐学院原创中国歌剧音乐会版《汤显祖》,此剧是院长林在勇策划和作词的.回家后,我在记日记整理思路时发现,世人常因美艳绝伦的《牡丹亭》而知汤显祖才情超众,又因他与同为戏剧大家的莎士比亚同年离世而觉得奇妙莫名,但是谁知道他还是一位了不起的教育家呢.汤显祖在广东古徐闻县不长的时间留下的教育财富,让当地年轻学子明清两代受益,他兴学的成功之处给当今的教育改革以不少的启迪.
透过《牡丹亭》的悲剧意识看汤显祖的戏曲美学思想
作者: 梁澄静,文伟嘉,王屏迎 来源: 喜剧世界(下半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牡丹亭》 悲剧意识 戏曲美学 汤显祖 日期:2020
描述: 戏曲是我国古代最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众多文学家通过戏曲表现自己的思想,《牡丹亭》是我国悲剧著作的代表,所表现的是在满园春色中少女的寂寞,通过虚幻美好的梦境来映衬现实对人性的扼杀,并成为中国古典喜剧中最发人深省的戏剧。同时在这部戏曲作品中还隐含着作者的戏剧美学思想与自身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及愤懑,基于此,本文将从《牡丹亭》悲剧意识的由来,研究《牡丹亭》悲剧意识与汤显祖戏曲美学思想的联系,并讨论《牡丹亭》艺术价值。
被误读的汤显祖——汤显祖剧作的文本与表演接受
作者: 戚世隽 来源: 文化遗产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表演接受 文本 误读 汤显祖 日期:2016
描述: 汤显祖在创作“临川四梦”时,拟想的观众与他属于相同的文化圈,因此剧作中有不少属于文人趣味的东西,在后来的演绎与接受过程中出现了不少误读。我们可以从中看出汤显祖的剧作作为文人文学,又在大众流通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有意义的现象。
上页 1 2 3 ... 23 24 25 ... 660 661 662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