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廖可斌,湖南省安乡县人,1961年12月生。1978年3月至1987年1月在湖南师范学院(大学)中文系读本科、留系任助教、读硕士、留系任助教。1987年2月至1989年12月在杭州大学中文系攻读博士学位,留系任讲师(1990)、副教授(1992年)、教授(1994)。1995年11月至1999年6月兼任杭州大学中文系总支书记、校研究生部主任、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处处长。

廖可斌学术成果目录

 

一、专著及论文集

1.《复古派与明代文学思潮》(上、下册),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年

2.《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商务印书馆2008年

3.《诗稗鳞爪》,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

4.《理学与文学论集》,东方出版社2015年

5.《明代文学思潮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年

6.《文学史的维度》,孔学堂书局2016年

7.《压抑与躁动—明代文学论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年

 

二、随笔集

1.《呼唤时代风雷—龚自珍》,浙江少儿出版社1995年

2.《明史随笔》,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三、古籍整理

1.《稀见明代戏曲丛刊》(8册)(主编),东方出版中心2018年

2.《古本小说集成》(参加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1993年

3.《袁枚全集》(参加校点),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

4.《白圭志》(校点及前言),山西古籍出版社1994年

5.《阅微草堂笔记》全译(参加编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6.《毛泽东欣赏的古典散文》(合作注释),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

 

四、主编及参编

1.《金庸小说论争集》(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

2.《奎壁之光—庆祝徐朔方教授从事教学科研55周年论文集》(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

3.《新经济条件下的生存环境与中华文化》(副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

4.《明代文学论集》(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

5.《文化与社会转型》(合作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英文版《Culture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s》,Edited By Cao Tianyu,Zhong Xueping and Liao Kebin , Brill,Leiden.Boston,2010.

6.《文化与社会转型:理论框架与中国语境》(合作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英文版《Culture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s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Chinese Context》,Edited By Cao Tianyu,Zhong Xueping,Liao Kebin and Ban Wang,Brill,Leiden.Boston 2013

7.《知识分子与中国历史发展》(参加编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8.《中国历代美学文库》(参加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9.《龚自珍研究文集》(参加编写),浙江古籍出版社1994年

10.《宋濂研究论文集》(参加编写),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

11.《中国古代山水诗史》(参加编写),凤凰出版社2004年

 

五、论文

1.《双重悲剧与〈红楼梦〉的主题》,《红楼梦学刊》1985年4期

2.《金圣叹<西厢记>评点的矛盾心理》,《中国文学研究》1986年1期

3.《谈明人对<琵琶记>的评改》,《杭州大学学报》1988年4期

4.《谈窦娥的埋怨天地及其它》,《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89年1期

5.《论台阁体》,《中华文史论丛》1990年1期

6.《<水浒>与明代的“<水浒>热”》,《浙江学刊》1990年1期

7.《古典审美理想的解体与中唐文学发展动向》,《浙江大学学报》1990年2期

8.《说<长亭送别>的“戏”》,《福建艺术》1990年4期

9.《谈词调与曲调的关系》,《中国文学研究》1990年3期

10.《论<水浒>金评的时代主题》,《明清小说研究》1991年1期

11.《关于李梦阳“晚年自悔”问题》,《文艺理论研究》1991年2期

12.《论茶陵派》,《求索》1991年2期

13.《论元末明初的吴中派》,《苏州大学学报》1991年4期

14.《论景泰至弘治中期的文学思潮》,《杭州大学学报》1991年3期

15.《论龚自珍艺术思维的潜意识特征》,《浙江大学学报》1992年1期

16.《李何之争——学古主张的二律背反》,《中国文学研究》1992年1期

17.《论浙东派》,《浙江学刊》1992年2期

18.《前七子复古运动的发展过程》,《文学论丛》,杭州大学出版社1992年

19.《地域文人集团的兴替与元末明初文学思潮的变迁》,《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4期

20.《理学的二重性及其对文学影响的复杂性》,《文艺理论研究》1993年4期

21.《严嵩与嘉靖中后期文坛》,《文史知识》1993年7期

22.《<白牡丹>作者辨误》,《明清小说研究》1994年2期

23.《关公崇拜与近代民族心理》,《炎黄世界》1995年1期

24.《论宋濂前后期思想的变化及其它》,《中国文学研究》1995年3期

25.《中国古典小说的谐俗倾向》,《浙江社会科学》1996年1期

26.《三宝太监下西洋记主人公金碧峰本事考》,《文献》1996年1期

27.《唐宋派与阳明心学》,《文学遗产》1996年3期

28.《晚明浪漫文学思潮审美理想的三个层次》,《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2期

29.《新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呼唤人文科学的昌盛》,《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2期

30.《科学与人文--超载的话题》,《中国学者心中的科学·人文》,云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

31.《元明中篇传奇与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轨迹》,《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论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

32.《儒学人文主义三论》,《钱江学术》第一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3年10月

33.《思想的基本形态、可能形态和现实形态—对理学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的思考》,《文化与社会转型》,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英文版《The Basic Form,Actual Form and Potential Form of Neo-Confucianism》,《Culture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s in Reform Era China》,Brill 2010

34.《研究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的潜在意义》,《河北学刊》2006年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7年2期

35.《走向纵深的明代文学研究》(会议综述,合作),《文学评论》2007年2期

36.《于谦的政治品格与他的悲剧命运》,《于谦研究》,杭州出版社2007年8月

37.《梦中来复少年身—读金庸小说<月云>》,《西南大学学报》2010年5期

38.《陈寅恪<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的研究旨趣》,《中国文化研究》2011年3期

39.《古代文学研究的国际化》,《文学遗产》2011年6期

40.《中国大学文化转型:历史、现状与路径》,《文化与社会转型:理论框架与中国语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41.《晚明文学生态简论》,《汤显祖和晚明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

42.《中国大学文化转型:历史、现状与路径》,《浙江社会科学》2013年2期, 《复印报刊资料》“高等教育”2013年第5期全文复印;英文版《Culture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s》(Edited By Cao Tianyu,Zhong Xueping,Liao Kebin and Ban Wang,Brill,Leiden.Boston 2013.11

43.《万历为文学盛世说》,《文学评论》2013年5期,《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2013年第12期全文复印

44.《回归生活史与心灵史的古代文学研究》,《文学遗产》2014年2期,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4年6期

45.《关于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非古典传统》,《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1期

46.《<征播奏捷传>的成书方式与思想倾向》,《文学遗产》2015年1期

47.《杨家将与<杨家将演义>的成书》(第二作者),《明清小说研究》2015年1期

48.《文本逻辑的阐释力度》,《江淮论坛》2015年2期,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5年5期转载

49.《方国珍的行为方式与路桥地域文化之关系》,《宁波大学学报》2015年5期

50.《十七世纪前期东北亚文化交流中的“三国演义”——以林罗山为中心的考察》,《文化中华》2015年创刊号

51.《汤显祖的文学史观与文体选择》,《文学遗产》2016年3期

52.《挖掘“关学”宝贵资源,弘扬中华人文理想》,《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3期

53.《“文以载道”的两种语境》,《光明日报》2016年7月15日

54.《关于明代文学与清代文学的关系——以诗学为中心的考察》,《文学评论》2016年5期

55.《文学思潮史的写法—以明代文学思潮史为例》,《北京大学学报》2016年5期

56.《向后、向下、向外—关于古典戏曲研究的重心转移》,《文学遗产》2016年6期

57.《中国古代通俗文学的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文学遗产》2017年1期

58.《旗子与靶子——<史记>在明代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光明日报》2017年4月24日

57.《晚明戏曲的戏剧化倾向——以部分稀见戏曲为例》,《文学遗产》2018年4期

58.《汤显祖戏曲创作的创新性》,《汤显祖学刊》第二、三辑合刊,商务印书馆2018年8月

59.《中国古典小说研究三十年的回顾——解说与评论》,《中国古典小说研究的未来》,日本勉诚出版株式会社2018年5月

60.《<稀见明代戏曲丛刊>的文献价值》,《戏曲与俗文学研究》第六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12月

61.《构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良好生态》,《文学遗产》2019年1期,2019年3月

 

六,序跋、书评、随笔

1.《感天动地的窦娥形象》,《古典文学知识》1988年3期

2.《说“狗吠深巷中”》,《古典文学知识》1991年1期

3.《理学的两面》,《读书》1991年9期

4.《借鉴的法则》,《读书》1993年7期

5.《读<明人绝句三十家赏评>想到的》,《江淮论坛》1992年3期

6.《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赏析》,《文史知识》1996年10期

7.《<剿闯小说>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8.《<皇明英武传>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9.《<白牡丹传>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10.《<征播奏捷传>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11.《<青楼梦>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12.《<花阵绮言>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13.《<三宝太监下西洋记通俗演义>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14.《古代短篇白话小说鉴赏集》(参加编写),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1月

15.《柳宗元诗文赏析集》(参加编写),巴蜀书社1989年3月

16.《历代文学名篇辞典》(参加编写),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6月

17.《田汝成》、《王文禄》(合作),《中国文言小说家》,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4月

18.《独立不倚精益求精—徐朔方教授的学术道路》,《文教资料》1996年6期

19.《从师散记》,《文教资料》1996年6期

20.《学者与公众——怀念徐朔方先生》,《钱江晚报》2007年2月27日

21.《马积高先生<风雨楼晚年诗抄>跋》,岳麓书社 2007年4月

22.《怀想如白云》,《马积高先生纪念文集》,岳麓书社2008年10月

23.《吴梅村生平创作考论》序,重庆出版社,2003年9月

24.《归有光研究》序,商务印书馆2008年8月

25.《于谦年谱》序,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10月

26.《陶宗仪研究论文集》序,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

27.《海宁查氏家族文化研究》序,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

28.《路福纪事》序,大众文艺出版社2004年10月

29.《卯时》序,中国档案出版社2006年7月

30.《我在美国读小学》序,杭州出版社2010年4月

31.《书坊主作家陆云龙兄弟文学研究》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32.《祁彪佳研究》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33.《清代乾嘉骈文研究》序,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年

34.《和而不同》,《中华读书报》2000年7月16日

35.《如何开掘儒学的当代功用》,《钱江晚报》2006年9月26日

36.《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误解有多深》,《浙江人文大讲堂》,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12月

37.《人文精神与人文素质》,《风则江大讲堂》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12月

38.《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的几个重要问题》,《省身讲堂演讲录》,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

39.《今天我们应塑造怎样的民族文化性格》,《浙江人文大讲堂》,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3月

40.《人生绝唱,骈体杰作—王勃<滕王阁序>赏析》,《名作欣赏》2010年6期

41.《先进文化与传统文化》,《炎黄春秋》2011年12期

42.《杨循吉研究》序,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

43.《时空感、山水癖与生命意识—<兰亭集序>赏析》《名作欣赏》2012年9期

44.《敦煌小说合集:展现唐代小说的真实图景》《光明日报》2012年5月6日

45.《稗史文心》序,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4月

46.《读书三力:愿力、眼力、精力》,收入《北大中文系第一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

47.《给燕子留个门》序,浙江文艺出版社2013年

48.《儒学巨大的潜在积极意义》,《国学茶座》2014年3期

49.《淡定守护民族的精神家园》,《文学遗产六十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9月

50.《追陪杂记》,收入《乡踪侠影——金庸在浙江》,红旗出版社2015年4月

51.“经典重读与书香社会的构建”笔谈,《中国文化研究》2015年夏之卷

52.《关学整体面貌的第一次完整呈现》,《中华读书报》2016年1月27日23版

53.《搜尽奇文,体物写志-《历代辞赋总汇》评介》,《光明日报》2016年6月7日

54.《中国古代文才思想论》序,人民出版社2016年4月

55.《打造解读经典的经典之作——“中国传统文化百部经典”评介》,《时事报告》2017年12期

56.《由根本问题入手构建中国古典学》,《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2月12日

57.《郁郁文采,辉耀东方——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自信》,《孔学堂》杂志2017年第4期

58.《讲讲金庸吧》,《中华读书报》2018年11月7日第5版

59.《清代骈文研究》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8月

60.《杨家将故事考论》序,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年8月

61.《从礼乐到演剧——明代复古乐思潮的消长》序,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9月

62.《不忘初心——对目前语文教育和作文教学的一点感想》,《语文教学与考试研究》第一辑,语文出版社2019年

63.《文学地理学视野下的明初岭南诗派研究》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11月   

64.《李梦阳生平与作品考论》序,人民出版社2019年12月

 

《稀见明代戏曲丛刊》简介

《稀见明代戏曲丛刊》已由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于2018年10月正式出版。该项目是全国高校古委会直接资助项目,并获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基金资助。共收录《六十种曲》《盛明杂剧》《孤本元明杂剧》《古本戏曲丛刊》等大型曲籍以外的稀见明代戏曲79种(含杂剧42种,传奇37种),以及170种明代戏曲的佚曲,是对明代戏曲文献的又一次较大规模搜集整理。与上述几种易见的大型曲籍相配合,有助于认识明代戏曲的全貌,具有重要学术意义。

该书由北京大学廖可斌教授任主编,浙江大学徐永明教授任副主编。分8册,共456万字。各册主编分别为:杂剧卷(中山大学黄仕忠教授)、传奇卷一(浙江大学周明初教授)、传奇卷二(浙江大学汪超宏教授)、传奇卷三(廖可斌教授)传奇卷四(浙江大学楼含松教授)、传奇卷五(复旦大学黄仁生教授)、佚曲卷一、佚曲卷二(均为徐永明教授)。参与点校整理的还有中国艺术研究院王馗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孙书磊教授、上海戏曲学院刘水云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郑志良教授、黑龙江大学张安祖教授、韩国汉阳大学吴秀卿教授等古代戏曲研究的知名专家,以及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有关机构的中青年学者。整理团队实力雄厚,为该书的学术水平提供了有力保障。

本丛刊所收作品,至少28种是海内孤本或某种版本的唯一存本。其他戏曲所选用的版本,也都属稀见版本,搜集极为不易。例如无名氏《绿袍记》,今仅黑龙江大学张安祖教授家中藏有刻本;范文若《花媚旦》,今仅安徽芜湖市图书馆藏有清钞本;沈嵊撰《息宰河》,今仅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有明末且居刻本;陈一球《蝴蝶梦》,今仅浙江省温州市图书馆藏有清钞本;无名氏《文渊殿》,今仅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善本库藏有钞本;林章《青虬记》杂剧和《观灯记》传奇,今仅存于日本国立公文书馆藏《林初文诗文集》十九卷本中等。丛刊的点校出版,为明代戏曲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具有重要文献价值。

本丛刊采用了校点排版的整理出版方式。现在较大型文献的整理多采用影印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文献原貌,也可减轻工作量,加快进度,并避免录入、标点过程中难免造成的错漏。但戏曲文献形态有其特殊性,不像传统的经史子集文献那样精致。戏曲刻本大多都是坊刻,质量较差,往往版面漫漶,字迹模糊,曲白不分,异体字满眼皆是。大多数抄本更是字迹潦草,难以辨识。为了省力,有些语句就用符号表示,并不全部钞出。若对这样的戏曲文献简单影印,效果会很差,肯定不便于读者利用。凡是从事过古籍整理工作的人都知道,如标点排印,就需要录入、标点、排版和反复校对,与影印相比,工作量不知增加多少倍。何况戏曲文献的整理又有其特殊性,除了上面提到的往往版面模糊、字迹潦草难以辨识外,还有曲牌,有白,有曲词,有科介;曲词需核以曲律,有时曲词还要分正衬,比整理一般诗文作品更为复杂。本丛刊整理者和出版社编辑经过不懈努力,克服这些困难,终于将这套文献奉献于世人面前。

 

附:《稀见明代戏曲丛刊》分冊目录

 

第一册  杂剧卷

1.朱有燉《神後山秋獼得騶虞》

2.朱有燉《小天香半夜朝元》

3.朱有燉《豹子和尚自還俗》

4.朱有燉《宣平巷劉金兒復落娼》

5.朱有燉《天香圃牡丹品》

6.陳鐸《納錦郎》

7.陳鐸《太平樂事》

8.胡汝嘉《紅線金盒記》

9.屠本畯《飲中八仙記》

10.林章《青虯記》

11.鄧志謨《茶酒傳(爭?)奇》

12.鄧志謨《孟山人踏雪尋梅》

13.鄧志謨《風月傳奇•青樓訪妓》

14.吳奕《空門遊戲》

15.吳奕《燕市悲歌》

16.葉憲祖《三義記》

17.葉憲祖《琴心雅調》

18.葉憲祖《渭塘夢》

19.許潮《王羲之蘭亭顯才藝》

20.許潮《陶處士栗里致交遊》

21.許潮《桓元帥龍山會僚友》

22.許潮《漢相如晝錦歸西蜀》

23.許潮《衛將軍元宵會僚友》

24.許潮《元微之重訪蒲東寺》

25.黃方胤《陌花軒雜劇》

26.來集之《兩紗》

27.來集之《秋風三疊》

28.傅一臣《買笑局金》

29.傅一臣《賣情紥囤》

30.傅一臣《沒頭疑案》

31.傅一臣《截舌公招》

32.傅一臣《智賺還珠》

33.傅一臣《錯調合璧》

34.傅一臣《賢翁激壻》

35.傅一臣《義妾存孤》

36.傅一臣《人鬼夫妻》

37.傅一臣《死生冤報》 

38.傅一臣《蟾蜍佳偶》

39.傅一臣《鈿盒奇姻》

40.李逢時《酒懂》

41.無名氏《色癡》

42.李雯《破夢鵑》

 

第二冊(傳奇卷一)

1.無名氏《節孝記》            

2.赤玉峯道人《五倫全備記》   

3.張瑀《還金記》             

4.邊三崗《芙蓉屏記》         

5.林章《觀燈記》            

6.沈璟《一種情》(附日本藏《一種情》殘本二種)    

7.張大複《快活三》一(崇禎間钞本)                 

8.張大複《快活三》二(清钞本)                                             

9.紀振倫《劍丹記》  

 

第三冊(傳奇卷二)

10.高一葦《葵花記》  

11.無名氏《折桂記》  

12.鄧志謨《瑪瑙簪記》 

13.鄧志謨《八珠環記》 

14.鄧志謨《並頭花記》 

15.鄧志謨《鳳頭鞋記》 

16.陳則清《何文秀玉釵記》

 

第四冊(傳奇卷三)

17.王元壽《異夢記》  

18.王元壽《鴛鴦被》  

19.雲水道人《玉杵記》一 (明末刊本) 

20.雲水道人《玉杵記》二 (明万历间浣月轩刊本)

21.無名氏《紅杏記》  

22.蒙春園主人《立命说》

23.無名氏《綠袍記》

24.范文若《花眉旦》 

 

第五冊(傳奇卷四)

25.沈嵊《息宰河》   

26.陳一球《蝴蝶夢》  

27.姚子翼《祥麟現》 

28.青山高士《鹽梅記》 

29.無名氏《雙璧記》   

30.陳軾《續牡丹亭傳奇》

31.沈君謨《風流配》

 

第六冊(傳奇卷五)

32.薛旦《續情燈》

33.薛旦《醉月緣》

34.無名氏《文淵殿》

35.無名氏《東吳記》

36.無名氏《江天雪》

37.無名氏《出師表》

38.王異《弄珠樓》 

39.無名氏《水雲亭》

 

第七册(佚曲卷一)

 

第八册(佚曲卷二)

 

廖可斌主编《稀见明代戏曲丛刊》简介.doc

汤显祖的文学史观与文体选择(廖可斌).doc

晚明文人戏曲的“戏剧化”倾向——以部分稀见剧本为例(廖可斌).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