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论1960年代前期对《李慧娘》和《有鬼无害论》的批判
作者: 彭厚文 来源: 党史研究与教学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阶级斗争扩大化 《李慧娘》 廖沫沙 孟超 《有鬼无害论》 日期:2011
描述: 昆曲<李慧娘>是作家孟超根据明代周朝俊所作传奇<红梅记>中有关李慧娘的情节创作的,<有鬼无害论>则是作家廖沫沙为<李慧娘>写的剧评.1960年代前期对<李慧娘>和<有鬼无害论>的批判,是为宣传和贯彻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左"倾理论而进行的.这场批判所展现的理论逻辑是十分荒谬的,为在文艺界和整个意识形态领域贯彻执行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左"倾理论打开了突破口.
李慧娘挥剑断情思
作者: 来源: 民间传奇故事(A卷)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李慧娘 木棉庵 红梅记 郑虎臣 马健翎 绿衣人 剪灯新话 鬼恋 瞿佑 冯梦龙 日期:2015
描述: 半载的人鬼热恋,李慧娘和裴舜卿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人鬼恋情是苦涩的,从民俗信仰角度讲,阴阳二世相隔,是不会有结果的,但李慧娘和裴舜卿的人鬼恋情体现了一种精神,一种品格,即对情义的热烈追求。戏曲《游西湖》,最初全称是《贾似道游西湖》,因其主角是李慧娘,所以后来叫《李慧娘》。关于李慧娘的故事,不少戏迷都很熟悉。最早见于明代瞿佑的《剪灯新话·绿衣人传》,以及冯梦龙的《喻世明言·木棉庵郑虎臣报冤》等小说中。最早把小说编演成传奇故事的是明代的周朝俊《红梅记》,原来故事结构比较松散。新中国成立后,著名编剧马健翎先生经过改编,突出了李慧
越剧《李慧娘》荣获中国戏曲学会奖
作者: 晓微 来源: 中国戏剧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河北梆子 小百花艺术中心 京剧 绍兴 贾似道 爱情故事 越剧 昆剧 中国戏曲 学会 日期:2011
描述: 2010年12月18日,由绍兴小百花艺术中心出品、绍兴小百花越剧团演出的越剧《李慧娘》,荣获中国戏曲学会奖。该剧根据明代周朝俊的传奇《红梅记》改编,讲述的是南宋书生裴禹与权相贾似道侍妾李慧娘离奇的爱情故事。包括昆剧、京剧、婺剧、越剧、秦腔、川剧、晋剧、淮剧、扬剧、蒲剧、河北梆子等在内的地方剧种均演绎过这个故事。
从《红梅记》述评舞台剧创作
作者: 卢正文 来源: 音乐时空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艺作品 文言小说 舞台剧 贾似道 版本 故事 创作 剪灯新话 红梅 电视剧 日期:2013
描述: 文艺作品中关于“裴禹与李惠娘”的故事,有着众多版本的描述,戏曲、电影,到电视剧都讴歌着李慧娘的情爱和侠义。 这个故事最早见诸于明代周朝俊(根据明初翟佑的文言小说《剪灯新话·绿衣人传》所著)的《红梅记》,1958年有江上青编剧,由西安市越剧团演出的越剧版。1959年经香港粤剧著名编剧唐涤生的耕耘,也有了粤剧《再世红梅记》版,后又有彩色艺术片《红梅阁》(1981)与电影《再世红梅记》(1986),更是在电视剧版《天师钟馗之红梅阁》(1995)里,对裴舜卿这个人物进行了再深层次的挖掘、剖析,但他们的结局——李慧娘最终还是离开了裴禹,裴禹最终与卢昭容结合在一起。
川剧《红梅记》:从浪漫诗情到审美意象的营造
作者: 李远强 来源: 四川戏剧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川剧 虚实相生 中国戏剧 鬼魂形象 浪漫主义 情感化 审美意象 诗情 日期:2008
描述: 明代周朝俊的《红梅记》是南戏中的名剧。它的剧情曲折离奇,虚实相生,在中国戏剧文化史上,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熠熠生辉的浪漫主义的鬼魂形象——李慧娘。几百年来的地方戏舞台上,我们时常看到那个由一种死而不灭的仇恨和一种死而不熄的情感化作了强
调寄酷相思
作者: 宇锦(词),马得(图) 来源: 上海戏剧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改编 《李慧娘》 苏州市 京剧院 胡芝风 贾似道 相思 昆剧 日期:2007
描述: 明周朝俊传奇《红梅记》写南宋权相贾似道泛舟西湖,伺妾李慧娘顾盼书生裴瑀并失口赞叹“美哉少年”,贾似道回府后立斩李慧娘,又诱裴瑀入府,囚于书房红梅阁中。李慧娘鬼魂夜入阁中与裴瑀相会,救其脱身。昆剧《李慧娘》由孟超改编。苏州市京剧院又改编为京剧,由胡芝风主演,并摄成影片。[第一段]
从三首经典传唱曲目谈凤阳花鼓的文化内涵
作者: 黄诗箴 来源: 教育界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曲目 舞蹈艺术 文化内涵 艺术形式 乡土气息 日期:2012
描述: 凤阳花鼓初源于明代,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流行于淮河两岸的广袤土地,是植根于世俗乡野,土生土长的古老艺术形式,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建国以后,凤阳花鼓主要以舞蹈为表现形式,尤其被誉为“东方芭蕾”之后,更使得很多人误以为凤阳花鼓只是一门舞蹈艺术。凤阳花鼓成了凤阳人自娱自乐的工具。近年来,凤阳民间花鼓艺术团体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民间艺术表演和比赛活动,参加多部影视片的拍摄,并在全国获奖。凤阳花鼓近年还走出国门,到日本表演,获得赞誉。 《凤阳花鼓》是一首皖北民歌,又称《凤阳歌》。其产生的背景有多种说法: 一是说它来自民间歌舞,是安徽民间歌舞“打花鼓”中的歌曲;安徽花鼓又称为“双条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历史上,由于淮河流域经常闹水灾,一有灾情,老百姓便四处逃荒、沿路乞讨,其乞讨的手段之一就是身背花鼓,手执小锣,边敲边舞边唱,所唱的曲子大都是当地的秧歌、小调,因这种歌舞形式最早流行于凤阳,故又称凤阳花鼓。 二是说它来自明代戏曲,依据是清乾隆年间的戏曲集《缀白裘》第六集梆子腔《花鼓》中出现了这首歌(词与本首民歌基本相同,故略),并被称为《凤阳歌》;因为这段词出自明万历年间周朝俊所编传奇《红梅记》,故有人说《凤阳歌》产生于明代。
20世纪60年代前期对《李慧娘》和《有鬼无害论》的批判
作者: 彭厚文 来源: 党史博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阶级斗争扩大化 昆曲 戏剧 社会主义社会 资产阶级 大批判 毛泽东 封建迷信 创作 无害 日期:2011
描述: 孟超创作昆曲《李慧娘》昆曲《李慧娘》是作家孟超根据明代周朝俊所著《红梅记》中有关李慧娘的情节创作的。孟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影响的作家。他从20世纪20年代起,即开始活跃于中国文坛,曾与蒋光慈、阿英等人一起创建文学团体"太阳社",后来"左联"成立,他是发起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过戏剧出版社副总编辑、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兼戏剧编辑室主任等职。
上页 1 2 3 4 5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