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
作者: 来源: 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南北气候 旅游景区 国家森林公园 文化底蕴 桐柏山 地质公园 省级 佛道文化 风景名胜区 自然保护区 日期:2008
描述: 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位于南阳市桐柏县的桐柏山脉中段,是千里淮河的发源地,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总面积108平方公里,先后被命名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地质公园等。景区内2000多种动植物和谐共生,被誉为中原天然生物种基因库和自然博物馆,有豫南第一高峰太白顶、六盘谷、盘古殿、千亩原始森林、水帘洞等特色景点130余处。该景区文化底蕴深厚,淮源文化、盘古文化、红色文化、佛道文化等交相辉映。李白的"寻幽无归期,乘兴不觉远",韦应物的"因何去不归,淮上有青山",何景明的"他年淮源能相访,桐柏山中共结庐",都是对此的吟诵。"秦并天下,始建淮祠",自此历代帝王亲自或遣臣来此祈福祭淮,朱元璋、康熙、雍正、乾隆等帝王撰文刻碑于祠内,乾隆亲书《淮源记》。云台禅寺素有"南普陀,北云台"之盛誉,金台观是全国五大道观之一。作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这里是刘少奇、李先念、杨靖宇、贺龙、王震、彭雪枫等老一辈革命家战斗过的地方,保存着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三军会师旧址。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
李、何之争时间考
作者: 魏强 来源: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六月望月食》 李、何之争 《同川甫寺中避暑》 《访子容自荆州使回二首》 日期:2008
描述: 李梦阳《再与何氏书》中批驳何景明的《六月望月食》、《同川甫寺中避暑》及《访子容自荆州使回二首》三首诗的写作时间是确定李、何之争时间的有力证据,李梦阳在书信中称前首诗为近作。查前者作于正德十年(1515)六月,后二者作于正德九年(1514)或十年,结合何景明《与李空同论诗书》及二人生平,李、何之争的时间确定为正德九年至正德十年之间。
明代文艺启蒙的三次冲击波
作者: 许苏民,许广民 来源: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艺启蒙 真诗 人/诗 真我 日期:2008
描述: 中国的文艺启蒙,始于16世纪初的明代中叶。自此而迄于17世纪中期,形成了三次强有力的冲击波。第一波以祝允明、唐寅等吴中四才子和李梦阳、何景明等前七子为代表,反对程朱理学之理对文艺创作之情的束缚,凸显了文艺创作的情感—审美特质;第二波以归有光、徐渭等人为代表,标举天下之至情,凸显了真我为体,觉灵为用的创作主体意识;第三波以李贽、汤显祖、袁宏道、冯梦龙等人为代表,以童心说的新理性主义文艺思想为旗帜,凸显了人即是诗,诗即是人这一文艺启蒙的本质特征和灵魂。文艺启蒙极大地解放了作家的思想和创造力,使晚明文坛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
《列朝诗集小传》的明诗批评及其用意
作者: 周建渝 来源: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列朝诗集小传》 明七子 明诗批评 钱谦益 日期:2008
描述: 本文旨在讨论钱谦益于<列朝诗集小传>(以下简称<小传>)中,对于明代诗坛主要潮流的代表人物李梦阳、何景明、王世贞、李攀龙,以及公安三袁、竞陵钟、谭的批评,并由此进一步探讨这些批评背后可能隐含的用意.全文共分两部分:<小传>对明代诗坛主要潮流的批评;<小传>臧否明代诗人的用意(或成书意图).本文认为,钱氏通过<小传>的编撰,全面否定明代李、何、王、李及其追随者,并以此为标准,褒贬明代弘治以后诗人.通过这一褒贬,旨在削弱或消除四子及竟陵诗人的文学影响,从而增强自己在明末清初文坛上的领袖地位.
明诗研究方法举隅——以“李、何之争”为例
作者: 余来明 来源: 文艺研究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学论争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何景明 古典文学 原始文献 历史情境 明诗 李梦阳 日期:2008
描述: 明诗在近年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界受到很大关注,产出了一系列有影响的成果.作为古典文学后兴的研究领域,相关研究如何作进一步推进?本文以论析李梦阳、何景明间的文学论争入手,强调通过阅读、梳理原始文献,在明代诗歌演进的具体历史情境中展开研究,而不是以清人评论作为建构明代诗史的依据.
论明代前七子李何之争
作者: 郭平安,高益荣 来源: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何景明 前七子 李梦阳 日期:2008
描述: 对明代前七子李何之争的文艺现象进行了反思。李何之争是李梦阳文艺思想的主要表现之一。通过文献分析,认为历史对于李梦阳的评价是不公正的。李梦阳的文艺思想有三个特点。(1)李梦阳在探讨何者为文艺法式的问题上,主张学习古文的结构规律,他不仅强调文必有法式,主张文学创作要学习古典法式,而且还重视法式的灵活运用。李梦阳认为艺术创作要应诸心,他这样认识文学创作是具有真理性的。(2)李梦阳把写字与作文做比类,这是符合艺术规律的,这样并没有什么错误。任何一个人,绝对不会主张文学创作要搞模拟剽窃的。后代文人把李梦阳关于写字与作文作比类的思想,认定为文学创作模拟理论,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3)李梦阳偏好雄浑深厚的文学风格。在争论中,他不仅反对何景明偏好清俊响亮的风格,指责何景明的主张是同室操戈。这些思想不免有些狭隘偏激之乖。
论何景明诗论的内涵、实践与美学特质-以沈德潜《明诗别裁集》为范畴
作者: 余育婷 来源: 东方人文学志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Ming 何景明 School 前七子 Ho Gediao Ching Neoclassical 格调派 复古派 日期:2008
描述: 暂无
郑善夫与弘、正诗风的新变
作者: 蔡一鹏 来源: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弘、正诗风 郑善夫 杜诗 气骨 日期:2007
描述: 郑善夫是活动于明代弘治、正德年间的一位著名诗人。其诗以气格为主,以悲壮为宗,具有独特的审美风貌,当李梦阳、何景明倡导文学复古之时,诗人继承了杜诗的写实精神,创作了诸多反映现实,揭露矛盾,干预时政的优秀作品。这些诗歌成为前七子复古运动的积极成果。深入研究郑善夫的思想与创作状况,可以弥补明诗研究之不足。
上页 1 2 3 ... 19 20 21 ... 37 38 39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